第421章 野蠻生長的年代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1章 野蠻生長的年代,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朝陽的信寄出去後,又想到這次培訓班的人要麼是科幻小說作家要麼是科幻雜誌和出版社的編輯,不知道他們懂不懂飼料。
就四下打聽起來。
大家都一陣笑,說,養殖這玩意兒太LOW,咱們寫的要麼是外星人,要麼是宇宙探險,寫什麼養豬啊。
不料,老童卻叫住孫朝陽,說他倒是可以給孫朝陽幫點忙。
老童以前是大學教授,搞考古的,後來因為寫科幻小說出了名,才被弄去峨影廠做專業編劇。其實他對當職業作家實在沒有多大興趣,想的就是重新回到院校搞學術。
有一年他在做考古研究的時候,從古墓葬中挖到幾顆炭化的植物種子,找四川農大的專家問過,和那邊有過接觸,後來還經常見麵。
其中有個專家就是搞飼料的,在國內頗有名氣,搞的幾個配方還拿過獎。到時候可以介紹認識一下。就是川農大太遠,校區在雅安地區。那地方都靠著青藏高原了,又不通火車。坐汽車過去,路上足足要走一天。
說到這裡,老童搖頭,道,這種重點院校竟然在偏僻的地方,嚴重影響了科研教學,如果放在省城就好了。哎,三線建設都要鑽山溝,沒得辦法。
反正在老童的口中,把那專家誇出花兒來。
孫朝陽故意裝出不相信的樣子:“真的嗎?”
老童:“我騙你做什麼,人家拿的那幾個獎都是國內有分量的,還申請了專利,這總做不了假吧?”
八十年代各行業的獎項不多,含金量十足,倒也權威。、
孫朝陽忙問起那專家的來曆,老童說此人當年是在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的,學的是微生物發酵專業,主攻方向是釀造,比如釀酒、食品加工什麼的。
孫同誌笑道,食品加工專業對口啊,給人吃是吃,給牲畜吃也是吃。
老童繼續說,專家學業優異,大學畢業後,本派來四川進酒廠的。不料,川農大招了他的研究生,畢業後就留校當老師做科研,出了不少成果。此人姓楊名彬。
拿著老童給的通訊地址,孫朝陽請假去了縣郵電局,撥了號,等了大約半小時,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文雅的聲音:“請問您是誰,找我有什麼事嗎?”
孫朝陽說自己是樂山地區仁德縣人,家裡親戚搞了個磚廠,現在對飼料加工很有興趣,打算搞一個鄉鎮企業,是童恩正推薦了您,讓我來跟你聯係。
楊彬:“飼料啊,豬飼料,我手頭有幾個申請了國家專利的配方,百日出肥沒問題。”
孫朝陽很高興:“那我們找對人了,下來保持聯係。假期的時候,會有人登門拜訪先生麵談。”
楊彬:“你給多少錢?”
孫朝陽:“啥……”
楊彬不快:“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都得說錢,又不是十幾年前,所有研究成果都要被收走,變成集體創作。這些東西都是我自己私下搞的,請尊重我的個人勞動。不給錢,你就想拿走,開玩笑嘛。你彆提老童,是是是,他是著名作家。但不給錢,我管你是老童還是童子,都不行。”
這人說話又急又快,很衝,很嗆。
孫朝陽很意外,八十年代的知識分子都自尊,君子不言利。像這種赤裸裸要錢的人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隻要談錢就好,你不說錢,我心理還不踏實呢。楊教授,我就喜歡和你這種直接的人打交道。你豬飼料配方要多少錢?”
楊彬報了個數字,倒不是太高。孫朝陽很爽快地答應了,說,我現在就在郵電局,打完電話就給你彙一百塊錢定金以表誠意。至於手續什麼的,暑假的時候有人會來找你辦理。
楊教授見他這麼爽快,高興了些,說,成,我先口頭承諾專利給你,等暑假看到人再說。
孫朝陽又道,楊教授,我們對飼料生產是外行,也不知道應該弄什麼設備,怎麼生產,你有沒有什麼意見。
楊彬說,要什麼生產技術啊,反正按照他的配比,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和裡麵,豬吃了絕對長肉。彆說豬,人吃了也要成大胖子。
孫朝陽說,可不能給人吃。
楊教授道,設備其實就是那些,烘乾、消毒、成球、包裝,簡單得要命。學校和沿海的機械加工廠有聯係的,到時候問他們買一套生產線,那邊會派技術員過來手把手教。你一個鄉鎮小廠,年產量也沒多少,作坊式的,彆搞得好像是什麼高科技似的。一個車間就能把設備裝完。這玩意兒說穿了就是個來料加工。吃工農業剪刀差的,沒什麼科技含量。隻要膽子大,搞了絕對賺錢。
“對了,你彆打電話了,快把定金給我彙過來。”
孫朝陽聽完,心中踏實了,忍不住問:“楊教授,你很缺錢嗎?”
“廢話,誰不缺錢,誰不愛錢。古人說,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人的價值要想體現出來,就得把自己賣出去。無論是出賣體力還是出賣智力。如果賣不出去,說明你沒有價值,你的人生就是一場遺憾。”
孫朝陽無語,心道,這廝還真是赤裸裸,不像個知識分子,不是好打交道的人,就讓舅舅和小小去頭疼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