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8章 反複變化的卦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朝陽把蘋果遞給張先生後,就好奇地打量起沈從汶家的陳設,這一看眼中異彩連連。

老先生家裡布置得……怎麼說呢,有點亂。到處都是書,書架上都擺不下了,就堆在牆角的地板上。看架勢,估計有好幾千本。

書也不是文學書籍,都是考古文獻。另外,家裡到處都放著漆器,有盒子,有箱子,有盤子,估計都是古董,以後可值老錢了。

看孫朝陽端詳著那些漆器,沈從汶熱心地在旁邊介紹,這個盤子是湖北那邊淘弄的,據考證是戰國時期的楚國的宮廷用具,你看著漆麵,這包漿……嗯,沒有包漿。

孫朝陽問現在這種漆盤值多少錢,沈從汶回答道,明朝以前的文物禁止交流,他是在做這方麵的研究才留在手上,百年之後,明之前的古董都要交給國家。至於明清的,則留給子孫當個念想。

說著,沈從汶又指著一個木盒子說是乾隆時期的。你看這些紋飾極為華麗,做工極為繁複,其實看起來不太美。實際上,清朝乾隆經曆過一次審美大降級。

他來了談性,熱心地給二位客人掃盲。說,你看這盒子掉漆的地方,裡麵植物纖維狀的東西是麻布。漆器在上漆之前要貼一層麻上去,然後再一層一層刷漆,麻的作用是可以防止熱脹冷縮後漆麵開裂。

孫朝陽心中讚歎,不愧是大師,這水平,上鑒寶節目不得hold住全場?感覺觀複博物館老板和他比起來都差些火候。

張先生看丈夫嘮叨,打斷他:“老沈,你怎麼拉著人就說個不停,不禮貌啊。“

沈從汶才哈哈大笑:“朝陽同誌,木呐同誌,坐坐坐。我就一個老頭,平時冷清得很,你今天又是什麼緣故過來呀?“

聽到沈先生這麼說,孫朝陽心中一笑。沈從汶這裡可不冷清,他年輕時就是個活潑的人,朋友滿天下,和文學界任何一個人都能搭上話。不然,也不可能一個初中學曆就能做大學教授,還是西南聯大這種名校的教授。當然,因為學曆問題,知識界對他也頗多腹誹。

建國後,老先生從事曆史研究,帶出的學生現在都是學術界中堅,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大過年的,不知道多少學生徒弟過來拜訪恩師,這點從屋中到處堆放的禮物就能看出來。

孫朝陽:“沈先生,您是知道的,我是《中國散文》的編輯。先生的散文和小說我基本都是讀過的,尤其喜歡湘西係列,很崇拜你。這是我社往期出版的刊物,還請先生指點,以後每期都會寄給先生過目的。”

沈從汶看了看雜誌,笑著點了點頭:“老了,眼睛花得很。我是個曆史學家,不懂文學的。怕是不能給你們意見。”

他和孫朝陽思維方式和說話方式很合拍,湖廣填四川嘛,大家都是一家人,因此看這個年輕人分外順眼。

不料,孫朝陽眼睛一轉,突然翻開書指著首頁:“雖然冒昧,但我認為這裡麵有一篇文章沈先生你還是有必要看看。”

正是孫朝陽發表的《文化苦旅》係列中的名篇《青雲譜》。

沈從汶:“青雲譜,八大山人?哦,是朝陽同誌寫的文章。我對書畫不太懂,說起來永玉才是行家。”

孫朝陽又翻開那本書,找到《青雲譜》那篇文章:“沈先生,你看看這兩篇作品有什麼區彆?”

沒錯,這就是莽流出版的西貝貨《文化苦旅》。

沈從汶捧起書和雜誌分彆讀了一遍,有些疑惑:“就是兩篇同題散文,雜誌上的青雲譜寫的是八大山人的一生,寫的是他藝術道路。書上的青雲譜,就是一篇普通遊記,題材內容和寫作風格區彆很大……等等,怎麼都是文化苦旅,作者都是你孫三石。”

他滿麵都是疑惑。

孫朝陽反問:“沈先生您不知道嗎?”

沈從汶更奇怪:“朝陽你有話直說。”

孫朝陽道:“此孫三石不是彼孫三石,此文化苦旅也不是彼此文化苦旅。是有人看我的雜誌買得好,文化苦旅係列很受讀者歡迎,另外寫了一本,搶先出版。先生是搞文物的,這本書相當於你們古玩界的高仿。”

沈從汶:“不像話,不像話。我看這高仿的文筆也不錯,文章也有質感,應該出自專業作家之手,冒同道的名,太不體麵,國家應該管管。”

孫朝陽:“有先生這句話就夠了。”

張先生在旁邊笑道:“這事又和我們家老沈有什麼關係呀?”

孫朝陽:“沈先生,張先生,這事我了解過,冒牌《文化苦旅》的出版方是一家混合體製的小出版社,名字叫小花傘出版社,社長筆名莽流,為了這本書,他把戶口簿上的名字都改成了孫三石。現在好了,人家本名孫三石,我本名孫朝陽,反成了冒牌貨。我聽人說,莽流是沈先生的弟子,想來核實一下情況,得罪得罪。”

沈從汶疑惑:“莽流這人我沒什麼印象,記不得了。”

張先生插嘴,說了一個人的名字,道,那人以前在沈先生門下做過課題,莽流是他的弟子,說起來也是一家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