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9章 餘華,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餘華從前的職業是在縣城所在地的衛生院牙科做學徒。

他也是幸運的,中學時代正好碰到特殊十年結束,自然沒有去上山下鄉。可高中畢業後,就業問題就擺在麵前了,當時城市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實在太少。在家等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進了衛生院牙科。

他也不懂醫,還好牙科的活兒也不是太複雜,有一把力氣就行。沒錯,拔牙關鍵是手上有勁兒,動作要果斷,一招就得拿下。磨磨唧唧半天不能取得戰果,病人可是要捶你的。

不過,餘華是一個浪漫的文學青年,這種按時上下班的工作卻不合他的心意。他愛讀書,書看得多了,漸漸產生了文學創作的念頭,便提起了筆。

這一寫,第一次投稿竟然就發表了。

他的處女作是短篇小說《第一宿舍》,今年開年寫的,發表在純文學期刊《西湖》。《西湖》是什麼,那可是省級刊物,浙江省的最高文學殿堂。

牛刀小試,作品就能印成鉛字。餘華受到鼓舞,以自己在衛生院做牙科醫生學徒的生活經曆寫了短篇小說《威尼斯牙醫店》,依舊發表在《西湖》今年的第八期。同時,他的短篇小說《鴿子鴿子》投稿《青春》,也將發表於今年第十二期,稿費都彙過來了。

《青春》是南京文聯在一九七九年創辦的文學期刊,主要刊載短篇小說,和《鐘山》同為江蘇文學最重要的期刊。

餘華出手不凡,今年所寫的三部小說都發表於省部級刊物,頓時在老家這座小縣城引起巨大轟動。

那年頭作家的社會地位極高,這麼一個大才子再讓人成天呆在醫院幫人拔牙縣城是不合適的,傳出去不是對海鹽縣的聲譽進行抹黑嗎。

於是,縣裡的四大班子領導開會討論,拍板:牙醫就彆當了,調文化單位去,為人民創造更多更優秀的精神糧食。

餘華就這樣被調去了縣文化館做創作乾事。

他第一天去文化館報到的時候特意起了個大早,但到地方卻鳥毛都沒看到一根。等到上午十點,才有個工作人員悠哉遊哉走來,還責怪他為什麼來這麼早。又解釋說,文化館平時屁事沒有,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也沒人管你,隻每個月記得按時來領工資就行。

餘華震驚的同時,又嗨一聲:“看來,這個文化館我來對了。”

於是,餘華同誌每天都來得很晚,到了文化館就夥同三朋四友在街上晃,美其名曰:采風!

隻是縣城的主要街道他每天都要踩上幾次,這風也沒啥可采的。

對了,彆看餘華平時吊兒郎當遊手好閒,其實在文學創作上他還是很勤奮的,每天都會寫上幾筆。不為彆的,僅僅是一拿起筆他就有種想要讓彆人看看“我寫得多好啊”“我就是個天才啊”的得瑟心理。

今天他又和夥伴出來逛街了。

不過,今天天氣有點不好。

進入十一月後,江南的開始今天小雨,濕漉漉黏糊糊,讓人很不舒服。

逛到中午的時候,其他人要麼有事要麼要回家吃飯,都散了。

餘華一個人走了那許多路,腹中饑餓,正要回文化館食堂打飯,旁邊突然響起自行車鈴鐺,有人喊:“小餘,餘華餘作家這是在做什麼?”

他轉頭看去,是個穿著黃色夾克衫的,戴眼鏡的瘦瘦的中年人,頭發朝腦後梳去,顯得很氣派。

餘華正色:“原來是步廠長,阿彌陀佛,貧僧從東土大唐來,去往西天取經,走到這裡肚子餓了。想著你步廠長家大業大,準備登門討頓齋飯吃。

步廠長撲哧一笑;“餘作家你什麼時候變成唐僧了,我看你就是孫猴子。不就是頓飯嗎,我還請得起,走,跟我進廠吃食堂。”

“阿彌陀佛,要得,要得。”餘華喜滋滋地跳上自行車後座,跟著步廠長進了路邊的浙江省海鹽襯衫總廠。

步廠長叫步鑫生,和餘華的父輩認識。

餘華高考落榜沒個著落,他爹娘曾經想過把娃送進襯衫廠當工作。但想了想,廠子效益好工人福利高,正式工的指標不好解決,就把孩子送去衛生院乾體力活。

今年餘華創作大豐收,老家文化名人一個,步鑫生看到他很高興,就領著娃進了辦公室,又讓秘書送打來飯菜,二人邊吃邊聊。

午飯是盛在兩個和腦殼一樣大的搪瓷缸裡,裡麵有臭鱖魚和臭冬瓜。味兒很大,吃得辦公室裡烏煙瘴氣。

不過,這菜正合餘華胃口。而且,在大家普遍一星期吃一次肉的情況下,這餐已經是非常豐盛了。餘華心中暗想:看來,今天這海鹽襯衫廠我來對了。

步鑫生調侃:“你不是阿彌陀佛嗎,怎麼吃葷?”

餘華:“阿彌陀佛,人的飲食營養要均衡,要有蛋白質維生素澱粉和脂肪,缺一樣身體就要出問題。佛祖慈悲為懷,必然不忍心看我營養不良。”

難得來吃一回大戶,餘華不住承諾,以後一定會在報刊給襯衫廠宣傳,吃過飯後,還把廠子裡訂的報刊雜誌要了十幾本,用細麻繩捆了一大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