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突發的事件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突發的事件,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永富對兒子孫朝陽花了一萬多塊錢買了這套四合院很惱火,在老一輩人心目中,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水磨石地麵,抽水馬桶,噴頭淋浴才是現代化生活。如果屋裡再塞滿了電器,那就最好不過。
這地方大是大,可都是舊房子,院子裡還能看到土,和在老家又有什麼區彆?況且,一家才四口人,需要那麼大地方嗎?吃完飯,各自鑽回自己房間,反顯得生分了。
同時,二老也很吃驚。他們是真沒想到這套破房子會值得這麼多錢。而且,按照孫朝陽的說法,明年搞不好還得翻上一番。翻一倍,那不就是三萬塊了嗎?
他們掰起手指算了算,以老兩口的工資,一個月七十塊嗎,不吃不喝得存上四十年,這個天文數字真讓人頭皮發麻。
震驚使得孫永富和楊月娥再沒有心思和孫朝陽說下去。
等到兒子回書房寫作,他們就坐在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說話。
老孫忽然有點氣憤:“月娥,你說,房子這麼貴,這不是擺明讓大夥兒住不起嗎?老百姓住不起房,不就是電影和書上所說舊社會窮人的得沛流離一樣嗎?”
楊月娥:“永福,你這不是說反動話嗎?新社會可不能說這個。還有,這裡是什麼地方,北京啊,如果大家都買得起房,那全國人民不都朝這裡擠,擠得下嗎?”
孫永富手中香煙不斷,地上很快扔了一層煙頭,語氣沉重:“我也沒想到朝陽能賺那麼多錢,我心裡也怕。在我們老家,萬元戶可是不得了的人物。我估摸著朝陽怎麼也是三四個萬元戶。”
楊月娥心大:“娃娃的錢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正大光明,怕什麼怕?而且,朝陽還拍了電視劇《濟公》。前段時間我看電視劇《魯迅》,魯迅夠進步吧,革命家吧。人家以前留學的時候,家裡直接給了八個大洋。回國革命的時候,在學校教書,幾百塊錢工資。住的是大院子,一個人養活一大家子,也沒有人說他反動啊。還有華羅庚,人家也富裕得很。既然電視上這麼演了,說明有錢不會挨整。”
八十年代電視機開始進入家庭,出現了很多製作精良的電視劇。其中,名人傳記是其中一大類彆。現代的有《華羅庚》《魯迅》《向警予》,古代的有蘇東坡、王羲之、濟公、楊貴妃,故事多是當時最優秀的編劇和作家,很好看。特殊十年出現了一個文化斷層,也就是因為有新的媒體的出現,人們才第一次知道,中國古代和當代有那麼多曆史文化名人,創造出那麼燦爛的文明,算是一次全民傳統文化普及。
“嗯。”孫永富被老妻說服,心裡的擔憂好了些感歎:“以前常聽人說,上海灘和北京城這種大地方遍地黃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過完年回家,廠裡的人問起朝陽的事,你就說他也就那樣,三十塊錢工資,偶爾拿幾十塊錢稿費。京城物價高開銷大,一個月下來也存不了幾個錢,朝陽連自行車都騎不起,每天擠公共汽車上班,住的地方和在老家一樣,也是平房。平房很破,屋頂都長了草,還藏著一頭黃鼠狼。”
說到這裡,他語氣轉嚴厲:“楊月娥你嘴上沒有把門的,我警告你回去以後不許亂說話。”
楊月娥是個愛麵子的,常常為自己養出一對優秀的兒女而驕傲。不讓她得瑟,真真是要了命了。她很委屈,嘀咕:“本來就住的就是平房嘛,本來日子就過得不好嘛。”
孫永富哼道:“三萬多的平房,以後搞不好還得漲,是廠子裡的宿舍能比的嗎,他們住過嗎?電視關了,彆影響朝陽和小小的工作和學習,彆妨礙他們進步。”
二老關掉電視,走到院子裡,轉頭看去,孫朝陽的影子投射在窗戶上。又一轉頭,孫小小的影子也同樣投射在窗戶上。
橘黃色的燈光一直亮到夜裡十二點才熄滅。
“嘰嘰——嘰嘰——”春天了,雖然夜裡很冷,但角落裡還是有蟲兒輕輕叫著。
楊月娥:“我們一家四口終於在一起了。”
……
在這天,何情坐上了去延慶演出的大巴車。
這是在京城各大演出團體春節團拜,下鄉慰問演出,當然,演出費是沒有的。實際上,能夠參加這麼高規格的演出活動,倒貼錢都肯。為了這個演出機會,姆媽使儘全身解數,才把她塞進車裡。
這事有點後世小明星蹭紅毯的味道,何情很心虛,很尷尬,卻無力反抗,她感覺自己的生活已經徹底被媽媽控製了。
上了大巴,何情很自覺地坐到了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
車內彆的明星都互相認識,上車後便打起招呼,然後坐一起有說有笑,她一個人呆那裡如坐針氈。
正難受的時候,旁邊一個女演員忽然問:“第一次下基層啊?”
這個女演員與何情年齡仿佛,小圓臉,燙了頭,劉海搭在額上,看起來非常可愛。
何情轉頭微笑:“第一次,有點暈。”
姑娘:“你一來我就注意到你了,何情。”說著變戲法地從小坤包裡掏出兩盒磁帶,道:“這盒是你的,我天天聽。另外一盒是我出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