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混進來一個奇怪的哥們兒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混進來一個奇怪的哥們兒,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蔣見生感歎:“窮啊,我什麼時候有錢過?”
這個溫州奸商有個特點,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吼窮,吼得你心浮氣躁,吼得你恨不得把兜裡所有錢都掏給他。
老蔣:“襪子藏在鞋裡又沒有人能看到,不用那麼講究。”
孫朝陽:“你這是驢糞蛋打霜表麵光,老蔣你出門跟人談生意的時候注意點,彆讓人看到破襪子,以至懷疑你是個飲食詐騙犯。”
蔣見生忙把腳收了收:“對對對,不能讓人懷疑我的實力。”
他又說,最近老家那邊的經濟建設好興旺,自從做外貿以後,許多死氣沉沉的國營小廠都被盤活了。現在大家都在做小商品,比如生產拉鏈、紐扣什麼的賺外彙。廠裡的管理製度也靈活,不但有固定工資,還記件發獎金。一個月算下來,獎金比工資都高,這極大地調動工人的積極性。
看國營和街道工廠效益如此之好,地方上的心也活了,已經有人試著想掛靠村集體搞家庭加工作坊。但這種小型微型企業有個問題,需要雇傭工人,這算不算剝削?
還好前一段時間國家出了個新政策,非國有企業和公司,雇傭工人不超過七個就不算是剝削。
“雖然現在還有許多條條框框限製,但人是活的,總會找到出路。”蔣見生笑道:“我老家那邊的很多集體和村辦企業還是大著膽子衝上去,先乾了再說。對了,前幾天我們老家有個村辦企業聽說有一家國營廠的老舊設備要賣,恰好有他們所需要的反應釜。於是,上百個農民齊齊上陣,幾天工夫就把整套流水線給 拆了回去,連一根水管一顆釘子都沒落下。社會變了,朝陽,我感覺屬於咱們的時代來了!”
他躊躇滿誌地從書櫃裡拿出一疊證遞給孫朝陽,其中最重要的是營業執照。
公司名《溫州陽光文化音樂有限公司》,注冊資金三萬元,法人代表蔣見生。公司股份由三個部分組成,北京某縣的廣播電台、蔣見生、孫朝陽,各持有不同比例。
現在手續雖然沒跑完,但問題應該不大。磁帶銷售渠道,找樂隊、錄音棚什麼的他都聯係好了,萬事即將備齊,隻欠東風。
這東風就是挑歌。
孫朝陽開玩笑地說:“老蔣,你也是文化人出身,聯係幾個好的作詞作曲家,買他十幾首版權,找歌手來唱錄好了一賣,那不就齊活兒了。”
蔣見生搖頭:“找人寫歌,再找人來唱倒是容易。但你能保證你選的歌就一定能紅,一定能流行?一盤帶子錄好,開始鋪貨,怎麼也得錄個十萬盤,動用那麼大資金,如果賣得不好虧了本,咱們可都要去跳玉淵潭死了乾淨。我雖然是乾藝術的,但乾的是文學藝術。一本稿子交我手裡,我自然看得出好壞。可音樂卻不行,我這人天生就對音樂不敏感,也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麼歌兒。”
孫朝陽:“那倒是。”
蔣見生:“朝陽你上次寫的鞋兒破帽兒破現在就很流行,可見你是懂行的。藝術這塊兒以後得由你全權負責,買什麼歌,請什麼人來唱,都由你一個人說了算,我隻負責宣發和日常管理。”
孫朝陽很乾脆地點頭說:“行,這塊我來負責。”他畢竟是穿越者,未來會流行什麼歌曲,什麼歌星能夠大紅大紫,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有了這個金手指,想不大賺都難。
孫朝陽問:“老蔣,先問問,第一個專輯你打算做什麼類型的?”
蔣見生:“咱們請作曲家寫幾首,再從國外流行歌曲中扒拉幾首,找五六個明星來唱。十幾首歌曲,五六個歌星,總有一首會得到聽眾喜歡。隻要有一首歌紅了,就不愁銷路。”
找國內詞曲家寫歌倒不是什麼問題,問題是老一代優秀音樂人的風格和現在的流行歌曲不搭,而且像付林這種名家也不會理睬這家新成立的皮包公司。所以,老蔣就把毒手伸向國外的大紅歌。
他的意思是從小日子那邊找幾首正當紅的,填上詞就乾,既保險,又不用付版權費,何樂而不為。
聽他這麼說,孫朝陽倒是抽了一口冷氣,這蔣見生同誌意識很超前嘛!確實,八十年代港台歌壇確實喜歡翻唱小日子的歌曲,特彆是港島,尤其愛翻唱中島美雪的歌兒。有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一個港島樂壇的說法。
現在是八十年代,內地用國外的東西也沒有版權的說法。但這事後患很大,未來等到加入WTO,人家過來打版權官司,他孫朝陽和蔣見生就算有再多錢也不夠賠的。
另外,做合輯首先裡麵都必須是成名歌星的代表作,這樣用戶才肯掏錢去買。否則,人一看,合集裡的 歌曲一首都沒聽說過,歌星一個都不認識,還買個屁啊!
所以,還是得做原創,還是得做單集,先推一個歌星出來打響名號再說。
聽孫朝陽說出其中的利害關係,蔣見生醒悟,點頭:“確實,國家將來隻有越來越開放,說不定哪天就弄部版權法出來,咱們不就成違法犯罪分子了。哎,還是得自力更生。不管了,反正選歌選人的事情以後交給你,我也懶得費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