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庵堂認母》,到劇組了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章 《庵堂認母》,到劇組了,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朝陽沒有辦法,隻得把自己寫了個劇本,並且要和劇組在蘇州拍攝的事情大約說了一遍。又道,整部劇要寫六集,目前隻能出了一集就準備開機。
做為編劇,他要跟劇組寫劇本,以免因為供稿不及時拖延進度,畢竟隻給了兩個月拍攝時間。而且,隨著拍攝的進程,劇本有的地方也需要隨時修改,工作性質就這樣,沒辦法。
另外,二妹將來讀高中的事情不能不上心,關係到她的前程嘛。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蔣見生也沒辦法再勸,點頭說,讓二妹在劇中演幾個角色,以文體生的資格特招進北師大附中確實是一個好辦法。隻要你按時把稿子寄回來就行,我這邊按照事假給你算工資。
孫朝陽:“多謝理解。”他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期期艾艾問:“老蔣,你覺得我二妹人才如何,上了屏幕,行嗎?”
蔣見生:“二妹很漂亮啊,天生就是做明星的。”
孫朝陽:“就是矮了點,瘦了點,我正在給她增重,看能不能再躥點個子。還有,你們都說她好看,我怎麼覺得普通呢,難道是因為從小看到大,看習慣了?”
蔣見生:“二妹還小,加強營養,肯定能長個頭。還有,演戲的事情我還是知道一些的。演員上了熒幕,會給許多特寫。這特寫鏡頭首先需要的是臉小,臉小才上鏡,二妹在大熒幕上未必就不是個美人。”
孫朝陽:“隻能朝好的地方想了。”
次日,孫朝陽去學校給孫小小請了兩個月事假。學校看了假條以及北影廠開具的證明,很高興,說,文藝要為人民服務,孫小小這麼小的年紀就為祖國的文化事業添磚加瓦,我校自然要大力支持,大力宣傳。
孫朝陽說,宣傳的事情等電視劇上映再說吧。不過,等到節目播出,已經是暑假了。下學期孫小小同學隻怕已經不在貴校了,你們不是幫其他學校宣傳嗎?
校領導哈哈大笑,道,孫小小同學如果上了屏幕,成為大明星,那是我校的光榮。真讓她回老家縣城念高中,就是浪費人才,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失職。那麼,最後預祝孫小小同學拍攝順利。
這已經是變相對孫朝陽做出承諾,如果孫小小同學所拍攝的電視劇順利上映,而且有一定分量的戲份,學校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個優秀的學生,特招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當然,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的成績不能太差,彆像去年特招的那位市跳水隊的退役運動員的考試成績那樣可圈可點就行。
至於孫小小的學業問題,班主任和謝樺都很重視,布置了兩個月的作業,還寫了個學習大綱,讓孫朝陽督促妹妹自修。
陳凱哥那邊的演員也選好了,燈光、攝影、場記、化妝師,都來自北影廠,皆是老陳共事多年的朋友和後輩。至於演員,有北影的,有中央電視台的,還有其他廠借調的,分了角色,到拍攝的時候,讓他們自己乘車過去。服裝和道具那塊兒,因為實在太多,從北京帶過去太複雜,就從上影借用,或者直接在蘇州的裁縫鋪子裡做。到現在,可說劇組已經搭建完善了。由此可見,陳懷凱的人脈和活動能量,以及在業界的威望。
老陳以前之所以對兒子愛搭不理,主要是覺得娃娃能力有限,獨力執導一部影片要壞名聲。在文藝界混,出道就砸鍋,以後再要想翻身就難了。所以,才把陳凱哥放兒影廠,一是磨練他性子,二是靜待時機。
這次陳凱哥拿來孫朝陽的劇本,給了老陳一個大大的驚喜。他萬萬沒想到孩子選劇本的眼光如此之好,或許自己對他 評判和人生計劃應該做出必要的調整。
《濟公》是個好劇本,一旦播出肯定能紅。讓凱哥憑這部戲出道,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為了兒子的前程,老陳操碎了心。中國老一輩的父母,不都是這樣,為家人活著,為兒女活著,可憐啊!
陳凱哥會在蘇州那邊拍攝,至於老陳,則坐鎮北京指揮。
孫朝陽因為是編劇,劇組就安排他先一步去蘇州適應環境。畢竟,他要從頭到尾跟組。而在人們的心目中,作家對居住和生活條件有一定要求。如果對地方不滿意,影響創作狀態,那就糟糕了。
孫朝陽在北京呆了很長一段時間,靜極思動,當下就帶著妹妹買了兩張火車票,出發。
兩個年輕人也沒什麼講究,行李很少,就一個包,裝了幾件衣服。當然,為了小妹長身體的事情,孫朝陽提前換了不少全國糧票,以備不時之需。
經過兩天疲勞的旅程,火車終於停到蘇州火車站。然後又依照地址,換乘了幾路公交車,搖搖晃晃聽到了一個叫石路的地方。
下車,眼前是古色古香的水鄉民居,一座石橋橫跨小河,橋頭是座大石牌坊,上書“僧渡橋”三個大字,也不知道有何典故。
過春風十裡,正楊柳依依,河邊一片碧綠。孫小小何時見過這種風景,眼睛貪婪的看著眼前一切。在沒有電視和網絡的年代,她對於江南這兩個字的概念隻停留在語文書上,停留在“江南好”停留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真到地頭,才發現原來如此,就好像是地球人到了火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