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尋找解圖密碼,他是奸細,藏寶獵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從有了這張圖之後,魏忠賢就有事乾了,每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趴在書桌上做深入的研究。
想從圖中找到藏寶的確切位置,十分地迫切。
但是做到這一點似乎很不容易,圖上除了山,還是山。那個神秘的藏寶點到底在哪兒呢?圖上沒做任何說明,全憑自己的猜想。
這要是塊地方小還可以,比如圖中所畫的是一個大院,隻要找到它的坐標位置,不標明藏寶點也不妨礙找寶成功,大不了挖地三尺,還怕它飛了不成。
但這張圖就太叫人費解了,它不但在圖上沒做任何標記,就是標明了藏寶的地址,你尋找起來也要費一番周折。
從圖上看,大大小小幾十個山頭,它涉及到的範圍實在太大了。
魏忠賢不明白,不就是藏一些東西嗎,乾嘛要畫這麼多山頭在上麵呢?
他琢磨了好幾天,終於有了答案。畫圖人這樣做,就是故意擺迷魂陣,迷惑人。
這項設計最大的好處是,等於給這個圖又加了一道保險。對於意外得到這張圖的人,比如魏忠賢,它無異是一場災難。因為即使你有幸得到了這張圖,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因為你根本就看不懂啊。
這大概就是永樂大帝的高明之處,他使一些彆有用心的人得到此圖後,充滿了絕望。
局外人看不懂此圖,這就是這張圖設計的最精妙之處。但對於自己的子孫,看懂此圖卻沒有一定障礙,尤其是手握重權的帝王。
在有關此圖方位的辨識上,他肯定設計了一套簡便易行的方法,讓子孫後代一看到此圖,就知道這是哪裡,寶藏在那個地方。
永樂大帝是個聖人級彆的人物,絕對不會拿這麼一大堆財富,去賭後世子孫的聰明才智。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閱江樓密室,他借助一個瑞國的故事,巧妙地把地扯信息傳遞給後人,通俗而又自然,一般人都能悟得透。
而怎樣看懂這樣一個圖,永樂大帝一定還留有安排,也許他把破解此圖的密碼,編成一個故事,得到此圖的人,根據故事的提示,會很輕易地找到藏寶點。
當然,這個至關重要的故事,隻能在帝王之間代代相傳。
就像那個瑞國的故事一樣。
如果不是客氏的努力,他們也許永遠不知道閱江樓下有一個密室,更彆說找到了。
根據這個猜想,朱由校一定掌握著看懂這張圖的密碼。他可能是世上唯一知道這個密碼的人了。
如果客氏能從他嘴裡挖出來這個秘密,破解這個寶藏之謎,也就不費吹灰之力。
相反,如果他們得不到某些方麵的提示,那這個圖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書。彆說他們,就是聖人來了,也會搖頭歎息,知難而退。
這樣一張代表財富的東西在手裡,由於缺少破解線索,其實沒有任何價值,和一張廢紙沒有什麼兩樣。
這樣的情況很叫人尷尬:掌握圖紙的人,因為缺少信息的支持,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而掌握著信息的皇族,卻因為圖的丟失,信息失去了用武之地。
現在,要想找到這起寶藏,隻有雙方合作,一方提供圖紙,一方提供信息,珠聯璧合,才能取長補短,得到各自所需的東西。
而這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注定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對於魏忠賢一方來說,偷來的東西,敢讓皇家知道嗎,那不是自投羅網嗎?傻子才會乾這事。
照這個情形發展下去,弄不好,這筆寶藏,就隻能永遠地埋藏在大山裡了。等待它命運的,隻能是後世中的有緣人去發現,去擁有了。
幾天的觀察,找不到一點頭緒,嚴重影響著魏忠賢的心情。它由最初的信心滿滿,到垂頭喪氣,隻用了短短三天時間。
這幾天,他心情糟透了。向朱由校請了假,說自己病了,其實是沒心情上朝伴駕。每天對著圖唉聲歎氣,恨自己不夠聰明,一張圖都看不懂。
他甚至迸發了向天下賢士征求意見的想法。
天下之大,各樣的人才都有。在你麵前是難題,但在彆人眼裡,解決起來或許就是小菜一碟。
應了那句話,術業有專攻,自己搞不懂的,並不證明彆人也不懂,隻是你沒找對人而已。
後來一想,還是算了。畢競是偷來的東西,事關重大,保密還來不及呢,豈敢向外界透露這消息?這不是找死嗎?
因此隻有靠自己的努力了。
為此,魏忠賢給自己定了一個任務,就是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堅持不懈地觀賞此圖。說不定某天靈光一閃,靈感來了,一下子就破解了其中的謎。
他渴望這一天早些到來。
魏忠賢一連幾天沒到宮裡去,彆人倒沒感覺到什麼,但有一個人堅持不住了,她就是客氏。
自打從閱江樓裡找出藏寶圖後,客氏一直處於興奮之中。
她知道藏寶圖裡所代表的,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其數量堪稱天文數字,因此得到它的心情十分迫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他是奸細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他是奸細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