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閱江樓,他是奸細,藏寶獵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天,魏忠賢陪朱由校在那條河上泛舟。

朱由校躺在船頭,魏忠賢搖著槳。不大的河道,兩岸花紅葉綠,亭台樓閣不時閃過,風景很美。

朱由校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在路過岸邊的一樁建築時,引起了魏忠賢的好奇。

他曾多次陪皇上遊覽花園,也曾多次在這兒劃船,對河兩岸的景色,很是欣賞。覺得岸上建築的設計,很有特點。但是,也有部分建築不合人意。

不但對周邊景色起不到美化的作用,還把花園的美,拉低了一個層次。

其中最叫人不忍直視的是岸邊的一樁建築。

這座建築位於河的中段,如果船由北向南劃行的話,它就位於左岸。它緊靠河邊,從岸上到河,有專門的台階可以直達。

房屋兩邊長滿了垂柳。

它叫閱江樓,是這花園裡一棟最大的單體建築。高兩層,麵水而建,闊五間,進深三間。由於它軀體龐大,在整個花園的建築中,很是顯眼。

它是整個花園建築群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不僅因為它的建築麵積最大,而且它還是整個建築群內最古老的。

差不多有兩百年了。

它的建造年代,和它旁邊的河,差不多是同時期的兩大工程。

當年,為了緩解手下的思鄉情緒,成祖大帝挖了這條河。並且在河邊修建了這座樓,並且以河為江,給它起名閱江樓。

當時這兩項工程對成祖影響最大。

除了在河內組織各種活動外,還在這所樓內不定期舉行宴會。文武百官站在二樓城牆的圍欄下,看河裡表演,並飲酒作樂。既緩解了南方人思鄉的情緒,又穩定了人心。

時過境遷,隨著大明朝政權的穩固,人們把留在京城做官當成了一種榮耀。朝廷再也不用為取悅南方人而在這小小的河裡,舉行龍舟賽了,閱江樓也不再舉行宴會了。它們失去了往日的熱鬨,而逐漸被人忘卻。

加之後來的帝王,又根據自己的所好,在花園裡增建了一個個的亭台樓閣,既精美又時尚。新舊一對比,把這個舊建築襯托得既顯臃腫又陳舊,彆說人遊玩了,人躲之唯恐不及。

最後隻有關門大吉,時間一長,因缺少維修,就變成了一所危樓。

魏忠賢每次從河裡走過,都會對這個建築瞄上幾眼。

他認為,這所當年風光無限的建築,已落伍於時代。歲月的流逝,就是一個去舊迎新的過程。舊的東西,注定要被淘汰掉,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新式建築。

他認為,無論從地理環境對周邊的影響,還是建築的美感,這所樓都不該存在了。

它太破舊了,嚴重影響了皇家的聲譽。

他幾次想向朱由校提出拆除這樁建築的建議,但思考一番後,又覺得不妥,就忍住了。

從這所建築建成,到魏忠賢所處的時代,已經二百年了,光皇帝就換了十幾個。這些帝王中不乏喜歡遊山玩水的人,也有一些迷信黃老,精通風水玄學的,他們難道看不出這個建築的缺點嗎?

這麼多人都對他的存在見怪不怪,大概有其存在的道理吧。

為人處事經驗豐富老道的魏忠賢,雖然好奇,但還是閉上了嘴。

有次他想看看樓的內部,但是發現門上掛了鎖,都生鏽了,看樣子多少年不進人了。

他隻好作罷。

但忍不住好奇心,他跑到窗戶前,從窗戶裡向裡看,見房內空蕩蕩的,滿是灰塵,什麼也沒有。

終有一天,陪伴朱由校剗船的時候,魏忠賢忍不住了,提到了這個建築的問題。

“這個樓有些年頭了。”

“是呀,怕有二百年了。”

“呀,怪不得看上去那麼陳舊,原來這麼多年了。”

“是成祖大帝時的建築,這個沒一點錯,有確切的文獻記載。”

“是有些年頭了,都已經成為危樓了,為什麼不修繕一下?”

“當初建這所樓,目的就是為了取悅南方來的將士。後來沒這個必要了,也就沒人管顧它了。”

“怕再過個幾十年,它要自然垮塌。還不如早點拆除了,在這個基礎上,搞個體麵的建築,如建一個涼亭,在這兒眺望河麵,肯定很美。”

“原則上是不準許它垮塌的,”朱由校說道,“祖上留下遺訓,這所樓什麼時候壞了,什麼時候維修,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他垮塌,一定要保證他在原址上存在。”

“這是不是說,這座樓的地位十分重要,既不準許它壞,又不準許用彆的建築代替它,可以這樣說嗎?”

“對,是這樣,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寫在聖訓裡的,誰也改變不了。”

“啊,看不出這麼一樣建築,這麼重要,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個,”朱由校剛開始想說什麼,想了想,又閉上了嘴。

“一定是這所樓顯藏著什麼東西吧,”魏忠賢說道。

其實他也是胡猜。

感覺如果樓內沒有特彆的東西,就不該擁有這麼高規格的重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他是奸細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他是奸細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