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苦逼皇帝,他是奸細,藏寶獵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時光回到三十多年的一個冬日,大明國的政治中心,北京,那時叫順天府。

一連幾天的北風過後,寒氣逼人,大地滴水成冰。以致天剛一擦黑,銜上就很少看到行人了。

這一方麵是天氣寒冷的緣故,另一方麵,與戰亂有關。

雖然與闖王的交戰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原一帶,但戰爭對北京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經濟方麵。

此刻,在紫禁城裡的養心殿裡,坐著一個中年人。他麵色蒼白,雙目無神,滿臉的憂慮,並劇烈地咳咳著。

並不時看著窗戶,呆呆發愣。

他就是紫禁城的主人,珍珠的外公,大明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朱由檢。

從初冬開始,他就感染風寒,一直到現在為止,已經好幾個月了,病情仍不見好轉。

太醫多次勸說他,不要太勞累,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病情就會好的。

反之,病情就會加重。

但是國家正在多事之秋,有那麼多的事等待他處理,他又怎麼能靜下心休息呢。

此時已是深夜,取暖爐的柴火已熄滅了。他也沒有再往爐內加柴,殿內的氣溫急劇下降,和殿外幾乎無異。

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鼻涕都流出來了。

他用手擦去嘴邊的唾沫,喝了口水,思緒終於回到了現實中來。

他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桌子上。

此刻,他案頭上放滿了卷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全國各地文武官員送來的奏折。

折子上的內容一點也沒新意,就像約定好的一樣,內容大同小異。無論是地方,還是軍方,都一個腔調,訴說自己所麵臨的困境:缺錢,缺經費。已經缺到極致,許多該辦的事,因為缺少財政支持,而不得不取消。

甚至連剿匪這樣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社會能否安全穩定的大事,也因缺錢,軍方大佬剿匪的積極性也鬆馳下來。

他們在奏折中懇請崇禎帝能正視他們的困難,趕快履行國家責任,撥發經費。否則,下邊的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

軍方措詞更是直接,說因為軍餉的問題,商洚地區一支剿匪的隊伍,已經發生兵變,集體投敵。

正是這一消息,引起了崇禎更大的憂慮。

地方財政困難,還可以自行解決。他們有地方稅收,隻要行為上節儉一些,減少一些浪費,少往腰包裡裝一些,緊緊腰帶,是可以挺過去的。

特殊時期嘛,應該特殊對待。

地方應該理解政府的難處,在這關鍵時刻,地方和中央隻有互相理解,才能走出困境,合作共贏嘛。

而軍隊就不同了,他們到處流動作戰,每天都在更換作戰區域,錢糧日耗損失巨大,一旦失去了錢糧供應,一天也難以維持。

下鄉去和民爭利,那與匪兵有啥區彆?

因此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即使再困難,他也沒斷過對軍隊的供應。

但是隨著戰爭的擴大,即便對於軍隊,他也感到開始力不從心了。

民間不能再盤剝了,過度的壓搾,使民間極不穩定,到處都充滿了火藥,隨時有爆炸的危險。

河南,陝西,四川,幾乎全被土匪占領,隨著土匪勢力的進一步加大,皇權己受到了極大威脅,並正在被排擠出這些地區。

這進一步壓縮了國內征收稅賦的空間,

為了解決財政危急,使前線將士衣食無憂,安心剿匪,崇禎絞儘腦汁,能想的辦法都想了。

有大臣給他出主意,建議他在政府控製區內,加重農民稅收,把政府的困難,轉嫁到農民頭上,以此來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

崇禎沒有釆取他的意見。

他知道現在中原大地之所以出現這個局麵,就是因為地方政府無節製地盤剝農民造成的。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不造反,隻有死路一條,能不反嗎?

除了官府日益加重的稅收,逼迫農民揭竿而起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各地豪強地主,對農民土地的侵占。

農民賴以活命的土地被日益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使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迫使他們成了無業遊民,再碰上饑荒,老百姓為了活命,不反才怪呢。

崇禎曾數次下旨,要地方官府,視當地情況,適當減少農民稅收,給農民一個生息的機會。

因為失去土地的農民,被迫離鄉背井,流離失所,最後的結果,隻能是被土匪所收容,整編。土匪隊伍聲勢一再擴大,正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雖然他一再大聲疾呼,但收效甚微。

地方政府為了各自的利益,依然我行我素。盤剝百姓之風,愈演愈烈。把許多良民百姓,都逼到了政府的對立麵。許多不該發生暴亂的地方,也戰火四起。

財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官僚豪強手裡高度集中。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崇禎向官員們發出了捐款的倡議。

意思很直白,我知道你們的錢來路不正。由於我的心軟,放任了你們的貪婪,才給我們的國家造成了這麼大的災難。這是我的錯,是我治理國家上的一大失誤,罪責在我,與你們無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他是奸細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他是奸細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