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之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芝麻糖包芥菜油墩子,美食內卷:古代廚娘修煉手冊,喉舌之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七章芝麻糖包芥菜油墩子第12頁
漕船過了汴河閘口,水麵忽然寬得像鋪開的錦緞,兩岸的柳絲垂到水裡,綠得晃眼。
戚蘿正給竹籃裡的香菇噴水,就聽船頭傳來驚呼:“到汴京了!那不是虹橋嗎?”
她湊到艙窗邊,遠遠望見座飛虹似的木橋橫跨河麵,橋上擠滿了人。
挑擔的、推車的、說書的,連橋欄邊都扒著看熱鬨的孩童,聲浪順著水風飄過來,比洪澤湖上的浪頭還熱鬨。
“這橋真闊氣!”
王嬸湊過來,手裡還攥著給孫子織到一半的虎頭鞋。
“聽說橋上能跑馬車,兩邊全是鋪子,賣啥的都有。”
旁邊搖櫓的老船工接話:“何止虹橋?往前去,朱雀門、州橋、相國寺,哪處不比咱楚州熱鬨十倍?
就說那州橋夜市,從天黑賣到天亮,煎炒烹炸的香味能飄半條街,說書的能從唐玄奘取經講到楊家將,聽三天都不重樣。”
戚蘿聽得眼亮,指尖無意識地敲著窗沿:“那做吃食的,在哪處落腳好?”
“要說吃食,還得是金陵橋附近。”
老船工櫓杆一擺,水花濺起老高。
“那片住的多是尋常百姓,早市晚市連軸轉,你做的素醬卷、糯米燒麥,定能賣得俏。離碼頭也近,卸貨的、趕路的,都愛往那兒鑽。”
正說著,宋修的小廝阿呆提著食盒走過,聽見這話,腳步頓了頓。
“戚姑娘要在汴京落腳?我家公子說,南薰門內有處宅子空著,帶小廚房,離大相國寺近,要不……”
“多謝好意,”戚蘿笑著擺手,“我還是想先在市井裡看看,住得踏實。”
她心裡有數,宋修那樣的富貴人家,住處定是講究。
可她要做的是市井吃食,離著煙火氣遠了,反倒不趁手。
況且欠人情總歸不好。
船靠岸時,碼頭上的腳夫比過江之鯽還密,扛著貨箱的號子聲震得人耳朵發麻。
戚蘿雇了個老漢推車,把竹箱、炊具一股腦往上堆,銅板遞過去時,老漢笑得見牙不見眼。
“姑娘是去金陵橋?那我熟!昨兒還送個賣花的阿婆去那邊,巷子裡的萬齡菊都開了,香得很。”
車輪碾過青石板,咯噔咯噔響。
出了碼頭,街麵突然寬得不像話。
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綢緞鋪的幌子繡著金線,酒樓的門簾上墜著銀鈴。
連挑擔子的貨郎都比彆處體麵,吆喝聲都帶著點抑揚頓挫。
“這就是汴京啊……”
戚蘿掀開車簾一角,看傻了眼。
路邊有穿綠袍的小吏騎著馬飛馳而過,鞍韉上的銅鈴叮當作響。
茶坊裡坐滿了人,有的搖著折扇聽書,有的低頭啜茶,連跑堂的都穿著乾淨的青布衫,動作麻利得像在跳舞。
到了金陵橋,老漢指著巷口的門樓:“姑娘瞧,那就是三聖巷,裡麵住的多是手藝人,有磨剪刀的張師傅,做木梳的李娘子,都好相與。”
巷子裡果然熱鬨,青石板路被踩得油亮,牆根下有老娘們坐著擇菜,見來了生麵孔,都抬眼打量。
戚蘿剛把東西卸在牆根,就有個挎著竹籃的婦人走過來,鬢邊插著朵新摘的木香:“姑娘是新來的?租房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十七章芝麻糖包芥菜油墩子第22頁
“是呢,”戚蘿福了福身,“不知這附近可有合適的屋子?帶個小廚房就成。”
“巧了。”
婦人拍著大腿笑。
“我家隔壁王屠戶的閒房剛騰出來,小院帶間耳房,廚房雖小,灶台卻新,上個月剛壘的。
他今早還跟我念叨,說想租給個乾淨利落的,彆糟蹋了他那口好鐵鍋。”
跟著婦人往巷裡走,果然見著處小院,門楣上還掛著串乾辣椒,紅得喜慶。
王屠戶是個紅臉膛的漢子,正蹲在院裡劈柴,見了人,斧頭往地上一拄。
“租金每月三十五文,押一付三,屋裡的家什你隨便用,就是彆給我弄破了。
那口鐵鍋,是我托人從相州捎來的,厚得很,熬湯最香。”
戚蘿進屋看了看,耳房雖小,卻窗明幾淨,廚房的灶台擦得鋥亮,鐵鍋果然厚實,鍋底還帶著點沒燒儘的炭黑。
她當即點頭:“成,就這屋了。”
付了錢,王屠戶咧著嘴把鑰匙塞給她:“缺啥就跟我說,彆客氣。對了,往前拐兩條街就是早市,菜新鮮還不貴,後晌有挑擔子賣河鮮的,都是汴河裡剛撈的,活蹦亂跳的。”
收拾到日頭偏西,戚蘿才歇下來,坐在門檻上啃著乾糧,看巷子裡的孩童追逐打鬨。
賣糖人的挑著擔子走過,竹簽上的孫悟空、豬八戒做得活靈活現,引得孩子們圍著轉圈。
隔壁的李娘子端著碗綠豆湯過來,碗沿還冒著熱氣:“姑娘嘗嘗?剛熬的,加了點冰糖,解解暑氣。”
戚蘿接過來,綠豆熬得沙軟,甜絲絲的正好。
“聽王屠戶說,姑娘是做吃食的?”
李娘子挨著她坐下,手裡還納著鞋底。
“打算賣啥?咱這巷口雖熱鬨,可租金也不便宜,得選個俏利的營生。”
“想先做點芝麻糖包、薺菜油墩子試試水,”戚蘿舀著綠豆湯,“再煮點酸梅甘草水,解渴。”
李娘子眼睛一亮:“這主意好!昨兒我去州橋,見那邊賣油墩子的排老長隊,就是貴了點,兩文錢一個。你若做得外酥裡嫩,定能留住回頭客。”
正說著,巷口傳來貨郎的吆喝:“新摘的杏兒——甜得很!不甜不要錢!”
戚蘿起身要去買,李娘子一把拉住她:“彆買他的,貴!等會兒張屠戶家的小子從果園回來,捎的杏兒又大又甜,還便宜,我幫你留二斤。”
她看著李娘子熟稔地跟路過的鄰居打招呼,心裡忽然踏實下來。
夜色漸濃,巷子裡亮起了燈籠,昏黃的光落在青石板上,映得各色花的影子搖搖晃晃。
王屠戶拎著壺酒從外麵回來,見戚蘿還在收拾,喊道:“姑娘,明早跟我去早市?我認得個磨芝麻的老漢,他的芝麻磨得細,還能賒賬!”
戚蘿笑著應道:“好啊,那可多謝王大哥了。”
夜色剛漫過巷口的樹梢,王屠戶的酒壺還沒擱穩,巷口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有個穿短打的漢子撞開半掩的院門,褲腳沾著泥,嗓子啞得像被砂紙磨過。
“王屠戶!借你家灶台用用!我家娘子生了,接生婆說要燒熱水,可我家柴火濕得點不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