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8章 建立國內研究基地的想法,踏準風口成巨富,風起雲淡,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嗯。“李舜讚同的點點頭,同時眉頭也不由自主的緊蹙起來。關於江所長反映的港島生活成本過於高昂的問題,他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就港島現在的這個物價,很多工資不菲的歐美人過來,看了都會覺得膽寒。彆的不說,港島光是一籠小籠包,就敢賣50港幣。而在98年申城,50塊都能吃一頓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午餐了。
當時考慮把研究所放在港島,也是出於技術保密的原因。雖然國內從85年開始,就已經頒布了專利法。可10年時間過去了,很多地方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
這也導致很多的專利技術,哪怕已經被嚴重的侵權,也得不到什麼聲張正義的機會。而且九十年代,國內的很多單位和部門對於民營經濟體,可以說並不友好。強取豪奪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國內一些地方的政府,對於民營企業態度上的不確定性,增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李舜自然不敢把,掌握很多核心機密的研究所設在國內。不過把研究所設立在港島,同樣也麵臨著很多的問題。
首先遇到的,就是生活成本及經營成本過高的問題。就港島那高昂的房價及生活成本,就已經能勸退大部分人。而且港島作為一座金融城市,科研人才的培養也長期得不到重視。
因此,想從港島高校中,挖到合適的科研人才的可能性不會太高。與此同時,國內的諸多高校卻培養出,大批專業對口的技術人才。兩項一比較,就會發現內地更適合科技企業的孵化。
要知道未來,人才將會是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研究所想要得到快速的發展,就需要大批人才的交流和加入。隻可惜,一張小小的簽證,卻阻擋住絕大多數人才的加入之路。
見李舜露出沉吟的神情,江所長還以為他是在核算經營成本的事。於是又趕緊補充道:”除了生活成本外,我們所裡人員出行的交通成本也很高昂。
到底是一直受資本主義熏陶的,港島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金錢的社會。反正在港島工作生活,就沒有一樣是便宜的。李老板你看看,能不能適當提高一下我們所裡預算撥款的金額。“
這下李舜總算是聽明白了,江所長為什麼會挽留自己一行人下來吃飯。估計,打的就是這個要錢的主意。隻是此刻李舜心裡想的,就遠遠要比單純的給錢複雜的多。
首先就是研究所的研究辦公場地,想要進一步的擴容肯定是異常的困難。和國內很多地方政府手握大量的土地資源不同,港島政府手上能掌握的土地本就不多。
‘再加上前幾年港島瘋狂的開發,留在港島政府手上的土地資源就更少了。因此想要拿到研究所後續發展的土地,靠·劃撥是不可能的。想要也隻能去土地交易會競拍了。
而且與國內人才的交流通道受限,也嚴重製約研究所的進一步發展。再加上港島生活及經營成本的奇高,也使研究所每年都不得不花費大量的金錢,來保證研究所的正常運營。
不琢磨,可能還意識不到。可仔細一琢磨,李舜還是為研究所,前途不明的未來而感到擔憂。看來設立第二研究所,也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帶著一點試探,李舜詢問起江所長:”江所長,如果我在國內再設立一個大型的電子研究基地。你看這個想法,可不可行?“
江所長並沒有立即回複李舜。而是反複打量他幾眼,確定不是玩笑後,這才說道:”在國內設立大型的電子研究所,也不是不行。關鍵要看設立在哪裡?人員的薪資和待遇,以及能否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
這下李舜都不得不佩服,江所長的老江湖了。他提出的三個問題都是極其尖銳的,也是很關鍵的。最重要的自然是,能否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
在國內,一個項目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政府是否支持。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從項目立項,到購地審批開始都將會是舉步維艱的。
其他的,諸如所在城市以及薪酬,也是項目能否成功的極其重要的因素。其實這些問題,李舜心中也是早就有考量的。電子研究所落戶的最佳城市,自然首選是鵬城。
因為華強北這個橋頭堡的存在,再加上周邊電子企業的林立。鵬城聚集了,豐富的電子人才資源以及資訊上的優勢。可以說鵬城,就是華國電子企業落戶的最佳選擇。
朝江所長微笑的點了下頭,李舜這才壓低聲音說道:”鵬城電子工業的技術積累,還是雄厚的。再加上當地研究氛圍以及配套企業的存在,讓研究所有了發展的空間。
另外我和鵬城市府的關係還算不錯,相信能得到一定的助力。而且,這裡距離港島足夠近,方便以後的管理。因此我的第一選擇肯定是鵬城。
至於技術人員的薪酬和待遇,我覺得更加沒有什麼問題了。薪酬方麵,我肯定會保持和港島同步。至於待遇,也肯定會參照港島的標準。不過鵬城的房價不高,到時可以給全體員工提供更適宜的住宿條件。“
見李舜都這麼說了,江所長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了。想了想,他還是好奇的問道:”如果在鵬城設立研究基地,那港島這裡的研究所怎麼辦?“
”那自然是保留。“李舜微笑著說道:”這裡,沒啥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因此這裡的規模也就不會再繼續擴容了。等國內的研究基地建成後,很多基礎的研究將會轉移到國內。
這裡重新裝潢後,將會成為一些高精尖項目的研發基地。到時候隻要兩邊一起發力,相信研究所很快就能成功的升格成研究院。而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也能更快的推入市場。“
研究所升格成研究院,可是很多科研人員的夢想。此刻的江所長,顯然也被研究院的這三個字打動了。好一會,這才呼吸沉重的說道:”要想升格成院,投入的資金肯定是個天文數字。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初步的預算?“
喜歡踏準風口成巨富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踏準風口成巨富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