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募捐
堵上西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募捐,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堵上西樓,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零一章募捐第12頁 鳳曆十六年八月十六。 這一天臨安城發生了兩件大事。 臨安書院舉行了一場三千學子的募捐大會。 在這場大會上,所有的學子們都伸出了善良的手,都慷慨解囊,籌集了足足三萬三千餘兩銀子! 院正李舉更是拿出了四萬餘兩銀子—— 那是六月十九那場比試賣門票所得的一部分。 臨安書院攏共湊齊了八萬兩銀子,由江老夫子帶著李三秋等人去卓記錢莊將這些銀子兌換成了大額的銀票。 他們又去了花溪彆院,可遺憾的是陳小富並沒有在彆院。 迎接他們的是翠紅。 翠紅說少爺一大早就去了瓦泥山,說是有災民病重。 他們想去瓦泥山卻被翠紅姑娘給阻止了。 她告訴江老夫子等人,說……那些災民們有不少身體狀況很不好,少爺擔心存在瘟疫的隱患。 你們現在去並不合適,還是等過些日子瓦泥山的那些災民們的病都好了再去吧。 回書院的途中,江老夫子再次感慨—— “即安的身份比你們所有人都要高貴,可他卻絲毫不在意!” “他不在意自己的安危,他卻在意每一個災民的病!” “什麼叫大善?” “這就叫大善!” “細看曆史千年,偽善者巨,大善者寥寥無幾。” “偽善者做善事為的是名和利,大善者做善事,為的是救災民於水火,棄自身之利益。” “你們讀書,是從書中去明白道理,做人……當以即安為鏡。” “老夫不要求你們成為即安那樣的無私之人,老夫隻希望你們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官居要職的時候……多想想治下的百姓!” 臨安書院所有學子因陳小富救助災民之事都被上了一課,這一課並無教材,卻令所有學子隱約明白了當官的意義。 同在這一天的晚上,依舊是花魁大賽的那個巨大的舞台,臨安城所有青樓裡的所有的姑娘們都齊聚在了這裡! 以紅袖姑娘為首的她們,在這裡舉行了一場義演! 收門票! 一張門票二十兩銀子! 這些銀子全部要捐給陳公子用以賑濟那些災民們! 這是臨安城史無前例之事,也是大周王朝甚至天下諸國也未曾有過的事。 當映月島義演之事傳入葛子健的耳朵裡時,這件事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 臨安書院的學子為那些災民募捐,現在連青樓的姑娘都要義演給災民募捐…… 這是陳小富的善舉帶來的效應。 這樣的效應定會傳入帝京傳入女皇陛下的耳朵裡。 陳小富之名,會因此而更上幾層樓! 自己身為臨安的父母官,這時候就必須做點什麼了。 說是蹭陳小富的東風也好,說是他作秀也罷,無論如何他都需要有所行動。 他命湯師爺放出了風聲,今夜義演,他會親臨現場。 夕陽剛剛落山,映月島已人滿為患。 義演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葛子健受邀登台。 就在那皎潔的月光下,就在大紅燈籠的照耀下,葛子健慷慨陳詞: “不瞞諸位,即安乃吾弟!” 這話令所有人大吃一驚,全場更加寂靜。 葛子健背負雙手又道: “雖非同父同母,卻有八拜之交!” “即安之大善想必諸位都已知道,即安之善舉已感染了許多人,感動了許多人!” “想必大家都聽說了臨安書院募捐之事。” “臨安書院的學子們,硬是將自己省吃儉用餘下來的銀子都捐獻了出去,他們說……陳公子有大愛,他們說如果人間皆有大愛,何來災民們遠走他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一百零一章募捐第22頁 “他們以陳公子為鏡,獻出了他們的愛。” “今夜,咱們臨安城裡這些姑娘們,她們齊聚在此為諸位獻藝,亦是因陳公子之大愛!” “她們令本官感動!” “她們用她們的行動讓本官知道人間自有真情在!” “本官這個當兄長的,亦當為吾弟之善舉儘一份綿薄之力!” “在場的諸位都是臨安城的商賈巨富,本官希望你們在賺錢的時候也想想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災民們,想想陳公子舍棄所有家產也要給那些災民們提供庇護的偉大壯舉!” “本官在此表個態……本官的俸祿雖不多,亦當為此事做出表率。” “本官決意捐獻紋銀……三千兩!” “請所有人見證,請紅袖姑娘上前來!” 就在所有人的注視中,葛子健從袖袋中取出了一疊銀票。 他極為慎重的將這疊銀票放在了紅袖的手裡,極為誠懇的對紅袖說道: “為避嫌,亦為避免這善銀過他人之手去一半,本次募捐,所有善銀皆由紅袖姑娘負責,由卓記錢莊吳掌櫃親自登記造冊!” “諸位所捐的每一文錢,本官保證都會落在陳公子的手裡,都會用在災民的身上!” 他又轉身看向了台下的觀眾,沉吟三息大聲說道: “此善款捐獻為自願,本官對此能載入臨安縣誌之事做一見證。” “捐款結束之後,本官將於明日持捐款名單請匠人於北亭立善碑……碑上將刻下所有捐款者的名字。” “捐得越多者,名字可排在更前麵!” “本官宣布,捐款現在開始!” 沒有人料到會有這麼一出。 他們是花了二十兩銀子買了門票來看的,理論上他們算是已儘了一份心意。 對於捐贈之事,他們原本頗為抗拒,可在聽到葛城守說今夜之事會載入臨安縣誌,還要留名於石碑之上…… 他們頓時就激動了! 這裡絕大部分都是商賈,因為臨安城的學子們兜裡沒銀子了,他們買不了那二十兩銀子一張的門票。 商賈雖說日子過得挺不錯,但社會地位卻極為低下。 倘若他們的名字能留在臨安縣誌留在北亭的石碑上,這將是莫大的榮耀,是能將自己的名字書寫在族譜之上,甚至會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銀子捐了可以再賺,但名聲這個東西,錯過了這個村可就真沒有那個店了! 頃刻間,許多的人向台上湧來。 大商賈當然要捐大錢將自己的名字列於石碑的最上麵! 可誰也不會帶多少銀票在身上,於是,葛子健為其擔保先打一個欠條! 明日再將欠條上的認捐銀子送至卓記錢莊。 紅袖萬萬沒有料到這些商賈們竟然如此瘋狂! 在鐵捕頭所帶來的三十個捕快拔刀威脅之下,那些人這才排起了隊。 “何記棺材鋪何西何老板認捐紋銀三百兩!” “周氏豆腐鋪子周一山周老板認捐紋銀二百兩!” “雲氏脂粉店雲從溪雲老板認捐紋銀……三千兩!” “周氏珠寶周謙周老板認捐紋銀……五千兩!” “梁氏綢緞莊梁齊峰梁老板認捐紋銀……一萬兩!” “……” 是夜,臨安城的商賈們慷慨解囊,唯有王記糧鋪的老板王玉果,他沒有來。 他在家裡。 他與他的兒子王子賢正大眼瞪小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