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西班牙低頭,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島府的海風帶著鹹濕的氣息,吹過英吉利大使館嶄新的尖頂。

公使喬治正站在使館露台,手中捏著剛從國內送來的信函,信紙邊角已被海風濡濕。

身後的秘書懷特匆匆趕來,遞上譯好的文書。

“公使閣下,清國已同意每日外銷三百份痘苗,每劑五十兩白銀,條件是我國需按‘百劑換一名’的比例接納留學生,入頂尖學府攻讀數理專業。”

喬治指尖劃過“五十兩”“百劑換一名”的字樣,望向使館外繁忙的港口——滿載東印度公司棉花的商船正緩緩靠岸,華商與英商在棧橋上議價,遠處清國海關的緝毒船桅杆上,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大清皇帝比青島府的老頑固清醒多了。”

喬治輕笑,轉身對懷特道,“國內疫情正急,利物浦的紡織廠已停工過半,國王陛下的親筆信催得緊,五十兩雖貴,但我們彆無選擇。”

懷特麵露難色:“可牛津、劍橋的董事會絕不會輕易鬆口,國內現有的四百多清國留學生已讓他們頗有微詞,按這比例,一萬劑就要再收一百人。”

“去年波斯王子求入學時,他們也這麼說。”喬治走到地圖前,指尖點向大清版圖。

“但波斯沒有痘苗,更沒有上億人口的市場,給清國回函,我們接受‘百劑換一名’的條件,若能增加日供量,可開放兵工廠參觀。”

喬治望著暮色中的青島港,眼中閃過算計。

“即便給清國一千留學名額又如何?遠渡重洋求學四載,每人衣食住行、書籍儀器至少耗銀一萬兩,這筆錢最終多半流入倫敦商棧、曼徹斯特棉廠,儘數進了我們的口袋。”

喬治指尖輕叩地圖上的清國疆域,眼中閃過深算。

“眼下荷蘭在南洋蠶食商路,西班牙壟斷馬尼拉貿易,沙俄覬覦清國東北皮毛,我們正需借清國之力牽製對手。

董事會該明白,這買賣賺的何止是銀子,更是長遠的戰略主動,穩賺不賠。”

懷特蹙眉道:“可董事會總以‘學術傳統’為由抵觸,他們擔心清國留學生太多,會影響本土學生的資源分配。”

喬治聞言冷笑一聲,將信函拍在露台欄杆上。

“學術傳統?當年他們為了東印度公司的鴉片貿易,連教會的‘禁商令’都能撕碎,現在倒跟我談傳統?”

喬治轉身盯著懷特。

“你去告訴董事會,清國留學生不是來‘分資源’的,是來當‘橋梁’的。

清國的科舉士子視數理為‘奇技淫巧’,可他們的皇帝已經意識到,沒有精準的槍炮和先進的造船技術,龍旗遲早會被洋槍打落。

這些留學生越熟悉我們的文化,清國上下就越清楚,想要追趕就得跟我們打交道——他們的礦場需要我們的蒸汽抽水機,紡織工廠需要我們的棉花,造船廠需要先進造船技術,甚至連新軍操練都得參考我們的章法。”

懷特仍有些猶豫:“可國內報紙已經在罵‘黃種人汙染學術殿堂’了,下議院還有議員提議限製清國留學生數量。”

“讓他們罵。”喬治抬手理了理領結,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等利物浦的煙囪重新冒煙,曼徹斯特的紡織機轉起來,議員們會忙著給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敬酒,報紙會把清國留學生寫成‘文明交融的使者’。

懷特,政治和生意的本質從來一樣——誰能帶來真金白銀,誰就能定義‘傳統’和‘文明’。”

懷特終於點頭,將喬治的話一一記下。

海風裹挾著遠處華商的叫賣聲飄來,喬治望著港口穿梭的商船,嘴角勾起一抹算計的笑意。

上海的雨絲裹著潮濕的悶熱,打在西班牙公使館的雕花鐵窗上。

公使阿戈特將一份剛從京城輾轉送來的信函狠狠摔在紅木桌上,瓷質咖啡杯被震得跳起,褐色液體濺在燙金紋章的桌布上。

“歧視!這分明是赤裸裸的歧視!”阿戈特操著帶著卡斯蒂利亞口音的法語怒吼,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清國人此前限製我們在倭國的貿易額度,如今又借著痘苗搞差彆對待,真當西班牙的艦隊是擺設嗎?”

站在一旁的秘書費爾南多連忙拾起信函,信紙邊角已被雨水洇得發皺,上麵“各國痘苗配額明細”的字樣格外刺眼。

“公使閣下,清國給各國的痘苗配額劃分得清清楚楚,連商船查驗都帶著偏向……”

“偏向?這是明著打壓!”阿戈特猛地轉身,腰間的鎏金劍柄撞擊桌麵發出悶響。

“憑什麼英吉利、法蘭西、葡萄牙每日都能穩穩拿到六十劑,偏偏我們西班牙和荷蘭,每日隻配二十劑?

六十對二十!這不是限製,是羞辱!”

費爾南多捧著另一份折疊的文書,指尖微微發顫。

“公使閣下,清國……清國倒也留了餘地。”他將文書輕輕放在桌上,聲音壓得極低。

“他們提出三個條件,任選其一便可提高配額——要麼取消馬尼拉對華人商販的苛捐雜稅,允許他們自由出海參與香料貿易,要麼停止向倭國大名出售火器,要麼……擴大馬德裡大學對清國留學生的接納名額,按‘百劑換一名’的比例來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