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江戶條約》,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到半天,東京灣海麵上已再無倭國戰船的蹤影。

岸防炮台也早已化作一片焦黑的廢墟,殘磚斷瓦間還冒著青煙,炮管扭曲成怪異的弧度,再無半分威懾力。

德川吉宗在江戶城天守閣上看得真切,手指深深掐進欄杆的木紋裡。

清國水師的火炮威力遠超想象,可他眼底的驚惶很快被執拗取代——隻要清軍不上岸,任憑他們轟炸沿岸,這島國的根基便還在。

武士的血勇、百姓的隱忍,總能撐到對方耗不起的那一天。

王珺站在“奉天2號”的艦橋,狠狠啐了口唾沫:“這老東西是鐵了心當縮頭烏龜!”

陳勇撚著胡須,眉頭擰成個疙瘩:“咱們帶的糧草隻夠支撐半月,總不能真在這兒耗到明年吧。”

王珺將望遠鏡重重合上,“既然如此,那我們兵分兩路,你們東海水師實力保存完好,留下來封鎖東京灣周邊,我去倭國西南海域,凡敢出海的漁船、貨船,一概轟沉——既德川吉宗不肯談,就先斷了他們的海路!”

陳勇點頭應下,又補充道:“再派快船回釜山,讓朝廷調二十艘運糧船來,也得讓他知道,咱們耗得起!”

1743年十二月下旬,寒風卷著零星雪粒掠過海麵,打在船板上簌簌作響。

封鎖倭國海岸已過半月,東京灣的海水泛著冷硬的青黑色,往日穿梭的大小船隻幾乎絕跡,唯有清國水師的艦船像鐵鑄的礁石,在灣口列成密不透風的陣型。

德川吉宗是被町民的騷動驚醒的,他踉蹌著登上天守閣,揉了揉乾澀的眼睛——海麵上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

清國水師不僅沒撤,反而布得更密了。

一艘艘嶄新的運糧船正往戰船上卸著糧草,帆布上的金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比半月前更顯張揚,連桅杆上晾曬的衣物都透著從容。

江戶城內早已沒了往日的喧囂,米價漲了十倍,鹽倉見底,連武士家裡都開始摻著糠麩煮粥。

昨日有個漁民不信邪,偷偷劃著小舢板想出海,剛駛出半裡地,就被清國水師的火炮轟成碎片,木屑混著血水飄了整整一夜,嚇得再沒人敢碰船槳。

德川吉宗攥著欄杆的手在發抖,他原以為清國水師撐不過幾日,可如今對方的炊煙比江戶城的還旺盛,甚至能望見甲板上士兵們圍坐烤火的影子。

“將軍,京都來急報。”侍衛捧著竹簡跪下,聲音發啞得像被砂紙磨過,“諸藩大名聯名上書,說再不開戰或議和,他們就要……就要自行與清國交涉了。”

“自行交涉?他們這是要造反嗎?”

德川吉宗猛地轉身,木屐在地板上蹭出刺耳的聲響。

自從清國水師封鎖海岸,商船不能出海捕魚、對外貿易,各地藩庫日漸空虛,薩摩藩的蔗糖堆在倉庫發黴,長崎的荷蘭商館也派人來催問通關——這些大名早就按捺不住了。

德川吉宗胸口一陣發悶,半月前的慘敗像塊烙鐵燙在心上,那是他在位二十多年來最狼狽的一役,四百艘戰船毀得隻剩殘骸,如今連自家武士都開始私下抱怨“將軍畏戰”。

“讓他們再等等!”德川吉宗喉結滾動,“傳我命令,打開江戶城儲備糧倉,先穩住町民。”至於那些大名……他眼底閃過一絲狠厲,等熬過這陣,再慢慢清算。

然而,日子一天天捱下去,江戶城的儲備糧倉見了底,町民們聚在街頭巷尾竊竊私語,連巡邏的町人都敢對著武士的背影啐唾沫。

各藩的急報像雪片似的飛進天守閣,薩摩藩的蔗糖黴爛了三成,長崎的法蘭西商館放話要斷絕貿易,最讓德川吉宗心驚的是,加賀藩大名竟帶著家臣闖進京都,在二條城門前拔刀立誓,說再等下去就要“提兵江戶,為將軍分憂”——那話裡的逼宮意味,傻子都聽得出來。

更讓德川吉宗坐不住的是民間的流言,街頭的說書人把幕府的退讓編成段子,說將軍夜裡抱著傳國玉璽哭,說他把祖宗的佩刀當了換米,甚至有人畫了漫畫,把他畫成縮在龜殼裡的老烏龜。

町裡的孩童追著武士喊“縮頭將軍”,連寺廟的和尚都在講經時暗諷“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這些話像針似的紮進德川吉宗心裡,每次登城都覺得城下的目光裡藏著刀子。

就在這時,侍衛又捧著一份急報進來,膝蓋剛沾地就帶著哭腔:“將軍,長洲藩主毛利宗廣……說要親自來江戶,還帶了六千藩兵,說是‘助將軍穩定大局’!”

德川吉宗猛地拍碎了案上的茶碗,熱水混著碎瓷濺了一地。

毛利宗廣?那是外樣大名裡最桀驁的一個,此前薩摩藩敗北時,就屬他跳得最歡,說要“親率藩兵與清國決一死戰”。

如今帶六千人來江戶,是來“穩定大局”,還是來趁機掀了他的幕府?

德川吉宗捂著胸口直喘粗氣,天守閣的木欄被指甲摳得咯吱響。

外麵的風聲越來越緊,城下町的喧嘩隱約傳來,像是有無數人在喊著“倒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