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0章 遠交近攻,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喬治盛情邀請下,顧廷儀在英吉利大使館用了午飯,嘗了炸魚配薯條、烤牛排等特色菜式。

席間喬治仍念叨安南傳聞,顧廷儀隻笑言“食不言,寢不語”,專心應付刀叉———雖在英吉利擔任公使五年,西洋餐具使用已相當熟練,卻仍覺不如筷子順手。

從英吉利大使館出來時,顧廷儀衣襟上還沾著些牛排的黃油香。

車馬碾過澳門的青石板路,停在葡萄牙大使館門前,席爾瓦大使一見他便紅了眼。

“貴國驅逐居留權過期的葡人倒也罷了,可那些人在澳門的商鋪、宅院全被查封!

五千餘人裡,光在澳門有不動產的就占了三成,祖輩傳下的房子帶不走,如今在馬尼拉睡草棚——裡斯本的商人聯名上書,說要砸了我國駐清使館呢!”

顧廷儀跟著他步入廳內,接過檸檬水淺啜一口。

“大使先生你也知曉,《大清外商管理條例》早有明文:外商每年居留不得過三月,若想長久居留,需在境內開設公司、雇傭十名以上華工,方可申請駐留許可。

被逐的那些人裡,都是隻做行商、未設公司的,本就不合久居之例。”

顧廷儀緩了緩,又道:“至於封掉的房子,也並非充公。

按大清律法,隻要來年他們補辦入境手續、續上居留權,地方官自會解封歸還。

便是我在京城的宅子,若犯了法被查抄,隻要後續厘清案情,照樣能發還——律法講的是規矩,不是絕情。”

說著鋪開九口通商輿圖,指尖劃過青島至防城港。

“這九處口岸藏著多大利?貴國葡萄酒從溫州上岸,比廣州省十日水路。

澳門船運接防城港,轉銷南洋絲綢多賺兩成。”

見席爾瓦的目光落在輿圖上,顧廷儀又添了句:“新開口岸裡,溫州尚無外國使館,按前例各國使館不得同城紮堆,貴國若有意,可優先在溫州設館,碼頭位置也能挑最好的。

隻是有一條,還需貴國應下——不得與向倭國進行任何軍務合作。”

席爾瓦的手指在“溫州”二字上頓了頓,眉頭漸漸舒展。

“既如此……讓那些商民開春後趕緊補辦手續。”

席爾瓦抬眼看向顧廷儀,語氣已平和不少,“倭國這事,我應下了。隻是溫州的使館,還請貴國將名額留給葡萄牙才好。

碼頭位置也得選個近內河的,方便卸貨周轉。”

顧廷儀聞言朗聲一笑,指尖在輿圖上的溫州圈了個圈。

“大使放心,溫州使館的名額自會為貴國留著,碼頭定選內河沿岸最便處,保準貴國商船卸貨、轉運一路順順當當。”

席爾瓦臉上終於露出些笑意,語氣裡的火氣已消了大半——比起暫時被封的房子,大清九口通商的龐大市場,才是眼下葡萄牙最丟不起的根本。

顧廷儀在澳門與席爾瓦敲定事宜後,便帶著通商輿圖與使館協議啟程北返,而另一邊,禮部侍郎徐元夢也完成了對西班牙、荷蘭、法蘭西三國的宣旨,正帶著三方的回複往京城趕。

徐元夢先到西班牙使館,公使曼努埃爾·德·阿戈特聽聞九口通商新政,當即喚來侍女開了陳年雪莉酒,滿麵喜色地舉杯。

“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國的橄欖油與銀器,總算能借新口岸深入內陸了。”

可當徐元夢提及“停止對倭國援助”,他臉上的笑意便淡了,隻舉著酒杯含糊道。

“先進火炮、新式戰船,斷不會售與倭國,這點請大人放心。”至於其他援助,卻半句不鬆口,顯然想留有餘地。

轉赴荷蘭使館,公使亨德裡克·道夫聽聞新政亦是連連點頭,急著要擬信箋傳回阿姆斯特丹。

但說到倭國,也隻肯明麵上應承“不再出售大型火炮艦船”,至於私下往來,隻推說“民間貿易難控”,眼底的閃爍藏不住敷衍,顯然是想兩頭討好。

最後到法蘭西使館,公使路易聽得入神,尤其聽到“可在連雲港府設使館”時,當即起身道。

“侍郎放心!我國願立文書——不僅不向倭國提供火炮戰船,便是技術圖紙、留學生,也一概斷絕。”路易頓了頓,又添了句更顯誠意的話。

“此外,貴國將來法留學的學子名額,我國願從一百翻倍至二百,隻求連雲港府的使館能儘快落成,再劃撥一處靠近碼頭的商棧。”

兩撥人一前一後抵達京城,顧廷儀帶回英吉利、葡萄牙的使館協議,徐元夢則呈上西、荷、法三國的回複。

養心殿內,弘曆看著顧廷儀與徐元夢帶回的奏報,臉上並無意外,隻淡淡道:“西洋諸國能明麵上停了對倭國的扶持,已是進益。”

弘曆指尖在西班牙、荷蘭兩國的回複上點了點,語氣沉了沉:“隻是這兩國態度含糊,得敲打敲打——他們那新使館的申請,先壓一壓,緩些時日再議。”

一旁的軍機大臣躬身應下,心裡清楚,這既是警告,也是拿捏,畢竟九口通商的利擺在眼前,不愁他們不鬆口。

……

1743年十二月中旬,寒風卷著雪粒抽打船帆,旅順軍港的北海水師與遠駐琉球運天港的東海水師主力,終於在安東省濟州島外海彙合。

東海水師提督陳勇立在旗艦“江蘇號”甲板上,望著身後列陣的十八艘戰船,眉頭微蹙。

這支水師原本有二十多艘戰船,如今隻剩這些——其中十五艘是近年新造的主力艦,裡頭便有大連造船廠最早出廠的“奉天號”“大連號”。

隻是前番與薩摩藩海戰損耗慘重,沉了兩艘,另有八艘船身嚴重損壞,此刻還在船塢裡大修。

“陳提督久等了。”北海水師提督王珺乘小艇登艦,隔著漫天風雪拱手,“我帶了二十八艘戰船來,裡頭兩艘是上月剛入列的‘奉天2號’,炮力、航速都屬上乘。”

陳勇目光掃過北海艦隊陣列,見“奉天2號”船帆齊整、艦身簇新,緊繃的下頜線稍緩。

此前聖上為強化琉球防務,下令將三大造船廠的新式戰船儘數劃撥東海水師,大連廠後來新造的艦隻,便依著舊例續用了“奉天2號”“大連2號”的名號——如今這些後續艦隻成了北海的生力軍,倒也算殊途同歸。

“有王提督的生力軍助陣,這趟總算能穩當些。”雪沫落滿兩人肩頭,遠處濟州島的輪廓在霧中浮沉。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