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重建紫禁城,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退朝!"弘曆擲下朱批,龍袍掃過禦案帶起的風熄滅兩盞宮燈。
群臣捧著太監分發的新式官服魚貫而出,趙啟銘攥著笏板的指節發白,與梁國治竊竊私語的聲音在空曠殿內回蕩。
鎏金蟠龍柱下,弘曆捏著眉心緩了口氣。
這些年打擊滿族勳貴勢力、推行工商新政,雖將守舊勢力壓入低穀,可每當變革觸及根本,總有人像跳梁小醜般冒出來。
"主子,養心殿冰鑒已添了新冰。"總管太監李玉垂首躬身,暑氣蒸騰中,他鬢角的汗珠滾進衣領,卻不敢抬手擦拭。
弘曆望著廊外蔫頭耷腦的宮槐,忽然輕笑出聲,蟬鳴裹著熱浪湧進殿內,倒襯得這笑聲愈發清亮。
"若朝堂真成了一言堂,新政怕是要成鏡花水月。
那些聒噪的禦史,就當是磨石吧——刀不磨不利,理不辯不明,隻要大方向在朕掌中,些許雜音反倒能讓新政走得更穩。"
煩躁儘消,弘曆抬手示意:"取些冰鎮酸梅湯來養心殿,朕要暢飲一番。
小李子,也賞你一壺。"
李玉頓時眉開眼笑,忙伏地叩謝:"謝皇上恩典!
奴才這就去備,保準湯冰盞涼!"
說罷起身疾步而去,袍角帶起的風卷著殿內暑氣,轉瞬消失在長廊儘頭。
李玉躬身退出後,弘曆獨自望著空蕩的太和殿,萬千思緒在心頭翻湧。
每日從這裡到養心殿不過一裡路,卻要穿過保和殿、乾清宮等重重宮門,光是奏折傳遞就要經多道宦官之手,等文書送到禦前,商機早已錯過,民情也成了舊聞。
弘曆早有革新之意,卻因彼時事務緩急有彆暫且擱置,而今商路通達、新學勃興,政務日益繁雜,這般低效的政務流轉,已難適配眼下蓬勃發展之勢。
不知不覺踏入養心殿大門,弘曆自言自語道:“或許,是時候重建紫禁城了。”
養心殿內陽光透過窗欞,弘曆握著狼毫在宣紙上勾勒,不多時,環形的國會大樓、一字型的行政大樓與方正的司法大樓便躍然紙上。
正專注時,李玉托著青瓷碗輕步而入,將冰鎮酸梅湯輕輕擱在案邊:"主子,酸梅湯冰鎮好了。"
"放著吧。"弘曆頭也不抬,筆尖頓了頓,忽而抬眸看向李玉,"小李子,你且瞧瞧,可看出些門道?"他指尖輕點紙麵的建築草圖。
李玉眯眼端詳片刻,賠著笑福了福身:"奴才哪能參透主子的妙思?但主子謀劃的事,奴才橫豎是儘心伺候的。"
"就你嘴甜。"弘曆擱下筆,殿內熏香混著酸梅湯的酸甜氣息。
弘曆端起青瓷碗飲下一口冰鎮酸梅湯。
涼意自喉間沁入臟腑,驅散了案牘勞形的倦怠,在這娛樂匱乏的時代,這般沁爽的滋味,倒成了難得的歡愉。
弘曆擱下碗盞,目光重又落回宣紙,筆尖蘸飽濃墨,再度沉浸於大樓草圖的勾勒之中。
……
翌日,中華體育館外的日頭曬得水泥路發燙,排隊購票的人潮卻似煮沸的粥鍋般喧鬨。
三丈寬的告示牌上,燙金的票價信息在日光下刺得人眯眼——前三排主座赫然標著一千銀元天價。
自年初朝廷宣布舉辦華人運動會,《中華日報》便連篇累牘報道籌備盛事。
數月造勢下,從江南茶商到塞北馬幫,各地百姓都盼得眼熱。
勳貴富商子弟更是早早打點行裝,或乘商船或雇馬車,浩浩蕩蕩趕赴京城。
待門票發售的消息一出,東直門外的售票點天不亮就排起長隊,錦衣華服的公子哥們攥著銀票,在晨光裡爭著要購得頭籌。
江南知名茶商蘇記茶行的獨子,蘇恩身著月白杭綢長衫,衣襟袖口暗繡著精致的碧螺春葉脈紋,腰間羊脂玉墜隨著動作輕晃,襯得氣質矜貴不凡。
蘇恩倚著朱漆廊柱,青瓷碗裡的酸梅湯蕩開碎冰,涼意混著酸甜氣息飄散。
兩個書童一個輕搖湘妃竹扇驅散暑氣,另一個縮在隊伍裡第五個位置,攥著銀票的掌心沁出汗漬。
少年脖頸間,自製的皮質蹴鞠掛件隨著動作輕晃,那是他用三個月零用錢換來的鹿皮,親手縫製出的蹴鞠紋路。
忽聽得隊伍前端騷動,三個壯漢擠進人群。
"一等座半價!不用排隊!"蘇恩踮腳望去,瞥見票麵上模糊的雲紋水印,喉間頓時泛起酸梅湯的澀意——這分明與《中華日報》刊登的防偽圖天差地彆。
“這票保真?”擠在隊伍中段的老漢攥著銀錢湊近。
為首壯漢露出大金牙:“老爺子,我表哥在工部管基建,這票都是沾運動會的光!”
圍觀百姓騷動起來,幾個小販甚至扔下擔子掏錢搶購。
“大家千萬彆信!”蘇恩突然擠開人群,聲音都帶了顫。
“朝廷說過隻在窗口售票!”蘇恩奪過一張票對著日光,紙麵上模糊的印花在陽光下毫無變化。
“真票水印是動態雲紋,你們這印的圖案粗糙模糊,分明是偽造的!”
壯漢們臉色驟變,刀疤臉抽出匕首抵住蘇恩咽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