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 暴君又何妨?,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743年四月初,紫禁城,太和殿。

移民服務局局長趙軒捧著明黃奏匣,踏過三級白玉階,跪地高聲奏報:"啟稟皇上!截至三月末,全國移民總數已達三百五十萬。

其中關外墾荒者一百九十萬,安東省安置四十萬,紅河、瀾滄兩省分納七十萬、五十萬,戍邊大業正呈星火燎原之勢!"

話音未落,監察禦史趙啟銘已撩起緋袍疾步出列,象牙笏板撞得朝珠輕晃:"陛下!移民之舉操之過急,河南府衙強拆民宅,山西驛站鞭打流民,這般行徑與暴秦何異?

更有密報稱,紅河巡撫趙文楷縱容兵丁屠戮土民,瀾滄恒文竟以活人祭祀山神!此等暴行,豈不愧對列祖列宗的仁德之道?臣懇請陛下徹查!"

霎時間,十多個言官轟然出班,此起彼伏的彈劾聲震得銅鶴香薰輕顫。

弘曆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爭執的群臣。

身為知曉未來曆史走向的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此番決策必將招致千古罵名。

即便後世號稱"自由燈塔"、高舉"人權至上"大旗的美利堅,為攫取廣袤領地,自建國起便對印第安土著施以雷霆手段,驅趕、屠戮、奪其故土,將無數部落文明付之一炬。

雖背負罄竹難書的惡名,卻借此奠定遼闊疆域,終成雄踞一方的強國。

紅河、瀾滄兩省的密報雖觸目驚心,但為保大清萬裡江山永固,為絕後世邊疆動蕩之患,即便化身世人眼中的暴君又何妨?千秋功罪,他自擔待!

定了定神,弘曆沉聲道:"朕已有所耳聞。二人初任巡撫,行事確有不妥。

朕會下旨訓誡,日後定能改進。"

弘曆的語氣不怒自威,將滿殿質疑聲儘數壓下。

言官們麵麵相覷,隻得躬身退回班列,玉帶板撞出細碎的悶響。

監察禦史趙啟銘卻猛地踏出半步,笏板直指丹墀:"臣還有奏!戶部尚書蘇琦在上海開設證券交易所,引得萬民趨之若鶩。

市井間賣田鬻宅者不絕於途,舉國上下皆做暴富癡夢,此等亂象,分明是動搖國本的禍根!請陛下即刻關停,以正視聽!"

戶部尚書蘇琦紫袍翻飛,搶步出列抗辯:"交易所乃皇上欽準的富國良策!小民通過認購股票,亦可共享江南沃土的歲入紅利,這正是藏富於民的盛舉,何談禍亂?"

"盛舉?"趙啟銘冷笑,袖中抖出一卷文書,"短短半月,股票價格從百銀狂飆至四五百銀元,分明是官商勾結的擊鼓傳花!當百姓血本無歸之日,便是社稷動蕩之時!"

蘇琦額角青筋暴起:"交易所設下百兩白銀的準入門檻,豈是市井小民能染指的?即便偶有波折,也不過是幾家商號折損,與國本何乾!"

內閣首輔張廷玉輕咳一聲,撫了撫斑白長須,語氣沉穩道:"老臣以為,證券交易所既為皇上欽定,必有深遠考量,貿然關停恐非良策。

然如今股價暴漲,確有投機過熱之象。"

張廷玉頓了頓,目光掃過爭論的二人,"還望陛下降旨,著戶部詳查交易細則,增設監管章程,對入市資金、交易流程加以規範。

如此審慎行事,方能興利除弊,保新政長遠。"

張廷玉話音剛落,弘曆便投去讚賞目光。

這位三朝老臣雖未深研交易所利弊,卻一眼點中規製缺失的要害。

交易所初建如璞玉待琢,弘曆雖知後世金融之利,卻也清楚當下運營細則仍需借老臣經驗填補。

弘曆看向仍欲進諫的趙啟銘,語氣沉定:"趙卿啊,新事物哪有不試錯的?當年開放口岸,多少人說壞了祖宗規矩,如今海外商船帶來的稅銀,可是國庫半壁江山。"

弘曆微微前傾,"這交易所便似初生幼樹,眼下股價瘋長不過是枝椏旁逸,隻要按張首輔所言立好規矩,五年後、十年後,必能為我大清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讓國力蒸蒸日上。”

趙啟銘額角沁汗,轟然跪地叩首:"臣目光短淺,險些誤了陛下宏圖大業!"三叩後伏在青磚上。

弘曆將茶盞重重擱在案上,望向躬身待命的蘇琦,目光如炬:"蘇卿,即刻抽調戶部精乾,會同上海證券交易所主事,三日內擬出交易所規製。

門檻要嚴,市井流民一概不得入內,資金往來須逐筆核驗,嚴防官商勾結。

若見哄抬股價、空買空賣之徒,不必請旨,先鎖拿再奏!”

蘇琦重重叩首:"臣遵旨!定叫投機之徒無所遁形!"

未等朝堂氣氛稍緩,禮部尚書楊名時已捧著鑲金冊匣趨步而出:"啟稟陛下,今科七百名貢士已悉數抵京,靜候殿試!"

弘曆抬手撫過腰間明黃絲絛,輕聲道:"著禮部明日帶他們遍覽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政法大學與醫科大學。"

龍目掃過群臣驚愕的神色,弘曆加重語氣:"讓這些寒窗十載的才子們看看,何為真正的新學,何為救死扶傷的醫術。

告訴他們——既可繼續參加殿試走科舉老路,亦可在這些學府繼續深造,開萬世之先!"

楊名時伏地叩首領旨。

與此同時,上海府十裡洋場人聲鼎沸,自從證券交易所設立,各地勳貴富商、投機客蜂擁而至。

朱漆官轎剛在青石街前落下,蟒袍玉帶的京城權貴便被眼前景象驚住——金發碧眼的西洋人穿梭往來,哥特式鐘樓與中式樓閣交錯林立,鎏金洋燈將暮色染成琥珀色。

"這哪像江南地界?"操著京腔的老管家嘖嘖稱奇。

身旁搖著折扇的公子哥指著街角三層洋樓嚷道:"你看那雕花鐵欄杆!比咱王府的都精巧!"

話音未落,不遠處身著長衫的商人與戴禮帽的西洋掮客用半生不熟的英語討價還價。

"這批份額我要三成!"

"No,最多兩成!"

黃浦江兩岸更是熱鬨非凡。

西岸教堂鐘聲悠揚,東岸貨棧桅杆如林,碼頭工人的號子聲、搬運貨物的碰撞聲此起彼伏。

滿載西洋鐘表的商船剛靠岸,又有裝著絲綢茶葉的貨船鳴笛啟航,攪得江麵碎金翻湧。

"借光借光!"挑著點心擔子的小販用滬語吆喝著擠過人群,擔子兩頭"叮叮當當"響個不停。

街角茶館裡,操著四川話的商人拍著桌子大笑:"這洋人的咖啡,喝著跟中藥似的!"

鄰桌寧波掌櫃搖頭反駁:"嘗嘗他們的奶酪,香甜得很!"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