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章 堿性轉爐煉鋼法,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臣領旨!必傾工部之力,不負聖恩!"周明遠跪地領旨。
踏入電報機實驗室時,濃烈的桐油味與鐵鏽氣息撲麵而來。
弘曆的玄色皂靴碾過滿地鐵屑,目光落在試驗台上那台裝置上。
黃銅齒輪與纏繞麻線的導線構成的原始器械顯露真容——正是記憶中的電報機雛形,隻是每個零件都帶著手工打磨的拙樸痕跡。
"陛下請看!"白發蒼蒼的老匠顫巍巍遞來半截繼電器,溝壑縱橫的手掌上沾著深褐色的油漬。
"這銜鐵我們反複鍛打了七七四十九次,才讓咬合聲這般利落。"
弘曆接過零件,指尖拂過齒輪邊緣細密的銼痕,忽然聽見清脆的"哢嗒"——身旁麵容稚嫩的清華大學學子正演示按鍵,儘管觸感生澀,那聲響卻如晨鐘暮鼓。
"好!好!"弘曆連道兩個"好"字,忽然伸手握住老匠布滿裂口的手。
老人渾身劇震,渾濁的眼眶瞬間泛起淚花。
緊接著,弘曆又走向清華學子,握住那些執筆推演公式的手,指腹觸到青年掌心新磨出的繭子。
工坊內驟然寂靜,唯有炭火劈啪作響。
當弘曆的手掌依次掠過白發匠人、清華師生與工部官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你們皆是社稷棟梁!"弘曆突然振臂高呼,龍袍掃落案頭散落的設計圖紙。
"老匠人的巧思,清華學人的學識,缺一不可!待這電報機問世,你們的名字,必將與這神器一同,刻在巍巍青史之上!"
"臣等必不辱命!"聲浪轟然炸開,清華學子死死攥住寫滿公式的筆記本,老匠人顫抖著將額頭叩向地麵。
弘曆當著眾人麵,大致講解了電報機研製要點以及瓦特蒸汽機的運作原理,看著眾人或皺眉思索,或奮筆疾書的模樣,將關鍵要點稍作強調後,便轉身離去。
研究院裡此起彼伏的記錄聲,混著若隱若現的驚歎。
寒風裹挾著塵土掠過京城郊外,在周明遠的引領下,弘曆的龍輦緩緩停駐。
不遠處,中華神威火炮公司與中華震天火炮公司的廠旗獵獵作響,高聳的煙囪不斷騰起灰煙。
自中華1738火炮橫空出世,弘曆欽點火器奇才戴梓執掌營建。
曆經五載擴建,這片占地近萬畝的廠區已然崛起——工坊林立,巷道縱橫,從圖紙研析到成品試射,研發、製造、試驗等環節在此環環相扣,構成龐大而精密的軍工體係。
廠區西側,整齊排列的民房便是工人生活區,高牆鐵門戒備森嚴,進出皆需查驗腰牌,確保軍工重地的絕對隱秘與安全。
在戴梓帶領下,弘曆踏入彌漫著硫磺氣息的試炮場,幾門新式火炮在雪地上泛著幽藍的冷光。
"陛下請看,這是新製的中華1738重型火炮改良版。"戴梓布滿老繭的手掌撫過炮身,精鐵鑄造的炮管泛著冷冽的幽光,在陽光下流轉著金屬特有的鋒芒。
戴梓躬身轉動炮架,齒輪咬合聲鏗鏘作響:"臣反複校準膛線角度,如今射程已從兩千步增至三千步。"
隨著一聲令下,炮口迸發出刺目火光。驚雷般的轟鳴震得凍土簌簌作響,炮彈拖著熾烈尾焰劃破天際,在遠處雪坡炸出直徑數丈的深坑,飛濺的雪粒裹著硝煙升騰而起。
弘曆盯著騰空的濃煙,鳳目微眯:"戴愛卿,安南之戰時火炮炸膛頻發,死傷將士甚眾。如今這隱患可曾根除?"
話音未落,戴梓已伏地叩首,額頭沁出的汗珠滴落在結霜的地麵:"臣嘗試改良精鐵冶煉之法,奈何火候與雜質把控仍有不足..."
弘曆眉頭擰成川字,望著遠處試炮場尚未散儘的硝煙,腦海中翻湧著後世煉鋼史的脈絡——19世紀中葉的酸性轉爐法雖大幅度提升煉鋼效率,卻在麵對含磷鐵水時束手無策,而數十年後的堿性轉爐革新,才真正實現冶煉技術的飛躍。
"將士性命重於泰山!朕曾在古籍中見過一種''堿性轉爐煉鋼法'',此爐可前後傾轉,用白雲石混著焦油砌成爐襯,往爐裡鼓風時再添生石灰,高溫之下,鐵水中的雜質會像被磁石吸走般,化作爐渣浮上來。
如此可大幅提升精鐵純度,你即刻召集匠人,把這法子給朕吃透!"
不等戴梓回話,弘曆已踱步至炮架旁,靴跟重重碾過結冰的炮座:"再者,此炮威力雖強,然過於笨重,你需琢磨如何將其化整為零。"
戴梓猛然抬頭,眼中爆發出狂熱的神采:"化整為零!臣可借鑒古建榫卯之妙,以特製卡扣加固受力點,確保拆分重組後仍能精準發力!"
"正合朕意!"弘曆朗笑出聲,袍袖拂過戴梓肩頭,眼中鋒芒化作融融暖意。
戴梓轟然跪地,聲如洪鐘震得空氣發顫:"臣縱使粉身碎骨,也要將這種火炮鍛造出來!定叫它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讓敵寇聞風喪膽!"
隨後,弘曆一行人踏著殘雪,抵達中華威遠、鎮國兩家火槍公司。
試射場上硝煙未散,新製火槍以每分鐘4-5發的頻率噴吐火舌,相較於中華1736火槍,雖僅是射程從百五十步增至二百步,但槍管的打磨精度與膛線改良仍可見匠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