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驚人財政收入,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743年元旦,凜冽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京城,卻吹不散滿城蒸騰的煙火氣。
胡同口的糖炒栗子攤前,鐵皮鍋裡黑砂與栗果翻炒得劈啪作響,焦香混著攤主吆喝"燙手的熱栗",引得裹著棉袍的孩童拽著大人衣角直跺腳。
賣風車的老漢將竹骨彩紙紮就的風車插滿草把,風輪在北風中飛速旋轉,紅綢穗子獵獵翻飛,驚得街角打盹的黃狗豎起耳朵。
新鋪就的水泥路上,三五個少年追逐著滾鐵環,鐵環撞擊路麵發出清脆的"哐啷"聲,引得馬車夫勒住韁繩笑罵。
"小兔崽子,當心驚了牲口!"
戴著瓜皮帽的賬房先生捧著賬本縮在馬車裡,隔著車窗好奇打量著平整如鏡的路麵,往日泥濘裡常陷的車轍不見了蹤影。
街邊包子鋪的蒸籠白霧繚繞,夥計掀開木蓋的瞬間,十八褶包子的麥香混著肉餡湯汁的鮮香撲麵而來。
"客官裡邊兒請!今兒個新蒸的醬肉包,咬一口直冒油!"
跑堂的吆喝聲未落,就見幾個扛著麻袋的腳夫大步跨進店門,粗糲的手掌在水泥門檻上蹭掉積雪,高聲嚷著要"十個肉包,再來碗滾燙的餛飩"。
綢緞莊的雕花木門吱呀推開,穿貂皮鬥篷的貴婦人牽著丫鬟走出來,腳下繡鞋踩在水泥路麵上發出"噠噠"脆響。
貴婦人忍不住低頭細看:"這路當真奇了,瞧著灰撲撲的,走起來倒比青石板還穩當。"
丫鬟扶著主子上馬車,眼尖瞥見對麵雜貨鋪新貼的對聯,紅紙上墨汁未乾的"水泥築就康莊道,聖德庇佑太平年",正被風吹得簌簌飄動。
這時,一陣清脆的鈴鐺聲由遠及近,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錦緞長袍的商賈公子,騎著一輛中華自行車穿行街道,車輪卷著細雪飛轉,靈巧避過行人時,引得孩童們追著歡呼。
紫禁城太和殿內。
"啟奏皇上!自推行五寸令與生育優渥之策,四海臣民踴躍響應,辮發改製者逾萬萬之眾,享受生育優待田稅減免者達百萬之多。
雖田賦歲入降至1600萬銀元,但市井繁庶,商稅激增至3500萬銀元。"
戶部尚書蘇琦頓了頓,繼續道:"自推行藩屬零關稅政策後,琉球、南掌、蘇祿三國商船往來如織,如今安南、朝鮮重歸版圖,也納入零關稅體係。
五地商貿雖日益繁榮,但關稅收入受稅率調整影響,降至1800萬銀元。
幸賴鹽政暢行,得銀1200萬,海外貿易日盛,外貿司創收1400萬。"
弘曆靠在龍椅上,指尖輕叩扶手,神色淡然,似早將一切變化納入掌握,靜靜聽著蘇琦奏報。
蘇琦語氣一轉:"過去一年,中華銀行業務擴張迅猛,於民間信貸執牛耳,戶部分紅500萬銀元。
新幣在大清各地成為主流貨幣,舊幣回收越發順暢,重鑄生利1000萬。
年末礦產股權交易火爆,已有三百餘處礦場完成改製,入賬高達1億八千萬!安南、朝鮮累計運回白銀6500萬,軍隊審計追回資金九百萬,其他雜項收入600萬。
經初步核算,全年財政總收入竟達3.7億銀元!其中礦產股權交易獨占半壁江山,堪稱開天辟地之壯舉!"
話音剛落,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白發蒼蒼的老臣們顫抖著胡須,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震驚,有人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這...這怎會如此之巨?"。
還有人扶著朝笏,搖晃著身軀,口中不斷念叨:"老夫為官數十載,從未見過這般盛況!”
弘曆目光掃過群臣,沉聲道:“礦產轉讓收益、安南朝鮮銀錢乃一時之得,諸位無需驚訝。
去年出兵安南朝鮮、推行移民之策耗資巨大,且說支出。”
蘇琦深吸一口氣,翻開折本下頁:"至於歲出——新設審計、保密、移民服務三局以及安南朝鮮派駐流官,官員俸銀耗4000萬,賑濟災黎用銀600萬,道路改造、黃河疏浚等工程耗資1600萬。
截止年底,移民安南、朝鮮、關外百姓累計兩百三十多萬,其中移民關外占據七成,共耗銀2800萬。
軍費開支最巨,達7800萬銀元,其中戰船打造1700萬、安南之役1600萬、朝鮮用兵800萬,西南練兵300萬,餘為雜項200萬。全年財政總支出為1.7億銀元。"
蘇琦合上折本,聲音鏗鏘:"扣除支出,本年結餘2億銀元,加上上年度結餘的1億銀元,現國庫儲銀已達3億銀元!"
太和殿內鴉雀無聲,朝堂大臣們垂首而立,蟒袍玉帶間,難掩眼底震動——八年前弘曆初登大寶時,國庫存銀不過三千萬兩白銀,如今竟翻了十倍。
老臣們垂首而立,骨節分明的手指捏著朝笏微微發顫,年輕官員眼底藏不住的驚歎與欽佩交織。
弘曆抬手輕撫龍椅扶手上的螭紋,嘴角勾起欣慰笑意:"國庫充盈至此,乃諸位愛卿同心協力之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