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大小金川異動,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儘管朝廷通過張貼告示、街頭宣講、商鋪提醒等方式,將蜂窩煤安全使用須知傳得家喻戶曉,仍有一些百姓貪圖夜間取暖方便,悄悄把煤爐搬進臥室,覺得“就用一晚不會出事”。
然而短短幾日內,各地接連傳來煤氣中毒身亡的消息,這些慘痛教訓傳開,方才讓更多人意識到通風換氣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聽聞田文鏡奉旨南下,河南、湖南等地礦場的蛀蟲們如驚弓之鳥,畢竟田文鏡素有"冷麵閻羅"之稱,辦起案來人頭滾滾。
平日裡沆瀣一氣的官員們連夜焚燒賬冊,爭相將礦場股權轉讓,但總有人自恃根基深厚,河南靈寶煤礦廠督趙元吉便是其中最囂張的一個,不僅克扣礦工血汗錢,將官辦礦場變成自家錢莊,囤積煤炭操縱市價,把民生資源當作斂財工具。
田文鏡的官轎剛入豫境,地方反貪局官員為自證清白,第一時間遞上涉嫌貪腐礦場線索。
田文鏡當即下令,近千名反貪局官員迅速出擊,趁著夜色包圍涉案礦場,扣押各類貪腐證據。
麵對堆積如山的證據,趙元吉仍強詞奪理,試圖脫罪。
田文鏡猛然拍案而起,怒聲斥責:"人證物證確鑿,豈容你在此狡辯!"
三日後,趙元吉等數十名貪腐官員被押赴菜市口斬首示眾,血淋淋的頭顱高懸城樓,嚇得各地貪官汙吏心驚膽戰。
血腥氣尚未散儘,新的冤情又傳入田文鏡耳中。
盧氏縣獵戶李大牛在鷹嘴崖摔斷三根肋骨,探出一處新煤礦,依規稟報官府後,新礦開采權益文書卻被縣衙高官扣下。
田文鏡當即卸下官袍,挎著銅鈴扮作貨郎,穿梭於山間村落。
在山腳下的茶棚裡,駝背老樵夫添著枯枝歎道:"大牛去官府報備後,第二天縣令就帶人封了山。他去討說法,反被誣賴私挖官礦,打得臥床不起......"
幾日後,盧氏縣縣衙大堂擠滿了聞訊趕來的百姓。
三個佝僂身影被押跪在青磚上,知縣周軾額頭冷汗涔涔,仍試圖辯解。
田文鏡將染血草圖重重拍在案上,民間聯名舉報狀如雪片紛飛:"李大牛九死一生探出的礦脈,你們竟敢巧取豪奪!"
“大人,冤枉啊,聽我們解釋……”周軾額角撞地,官帽滾落一旁。
田文鏡猛地拍響驚堂木:"即刻查封周家產業!涉案官吏革職抄家!"田文鏡霍然起身,腰間玉帶撞得屏風叮咚作響。
"周軾身為父母官,知法犯法,罪無可赦!明日午時三刻,斬首示眾!家眷一律發配寧古塔!"
話音未落,周軾突然暴起,掙開衙役桎梏,朝著公案瘋狂嘶吼:"田文鏡!我草你馬!老子做鬼也不放過你!"
幾名衙役慌忙撲上,拖拽間官靴脫落,罵聲漸漸消散在幽深的回廊儘頭。
拄著棗木拐杖的李大牛被眾人攙扶著,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顫抖著接過蓋滿朱紅官印的文書。
當指尖觸到"李大牛"三字的瞬間,壓抑已久的哭聲混著喝彩聲驟然爆發,聲浪掀得簷角銅鈴叮當作響,驚起滿樹寒鴉。
養心殿內,弘曆展閱田文鏡傳回的奏報,拍案稱讚:"田愛卿果然不負朕望!"
次日,《中華日報》頭版刊出田文鏡整飭礦政詳情,貪官伏法案例與懲處結果赫然在列,配圖中戴著枷鎖的貪官汙吏被押赴刑場,與衙門前百姓歡呼畫麵形成鮮明對照。
就在全國各地因朝廷新政推行洋溢著濃濃暖意時,一封四百裡加急奏報驚破了養心殿的寧靜。
奏報開篇,四川巡撫紀山言辭急切稟明,大小金川一帶局勢驟緊——當地土司倚仗地勢險要,公然縱容部族武裝劫掠往來商賈。
商隊的騾馬財物被洗劫一空,數名掌櫃甚至慘遭殺害,血染茶馬古道。
此消息一經傳開,過往商戶無不談之色變,紛紛繞道而行,往日熱鬨的川藏商路頓時變得冷冷清清。
更棘手的是,部分土司暗中囤積糧草軍械,似有割據自立之勢,若任由其發展,不僅川藏商貿命脈將被掐斷,更可能引發周邊部族效仿,動搖西南邊陲根基。
奏折末尾,紀山懇請朝廷速速定奪,增派兵力震懾土司,護佑川藏商路安寧。
弘曆握著奏報的手青筋微顯,案頭還放著百姓讚頌新政的折子,此刻卻被陰影籠罩。
"傳軍機大臣入宮議事!"弘曆嗓音低沉,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不多時,領班軍機大臣張廷玉、兵部尚書傅鼐、怡親王允祥、莊親王允祿魚貫而入,緊隨其後的還有第一集團軍軍長傅恒、紀委劉統勳、戶部尚書蘇琦等人。
眾人見禦案鋪滿西南輿圖,尚未及行禮,便見弘曆將奏報重重拍在圖上。
"好好看看!"弘曆怒目圓睜,"朕才為田文鏡整肅礦場的捷報欣慰,這些土司竟敢截斷川藏商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作亂!"
張廷玉顫巍巍拾起奏報,老花鏡下的目光瞬間凝重:“大小金川地處川西北要衝,是連接西藏、青海的咽喉要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