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大清人口政策,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742年七月底,紫禁城太和殿鎏金寶頂映著烈日,簷角銅鈴隨穿堂風輕晃。
弘曆端坐在九龍金漆禦座上,殿下文武大臣麵露振奮之色。
如今朝鮮歸附、安南改製,這般開疆拓土盛舉足可比肩漢唐,能參與其間亦是榮耀。
弘曆掃過群臣激奮的麵孔,抬手撫過禦座蟠龍紋,聲線裡帶著誌得意滿。
"昔秦皇漢武開疆拓土,今朕使朝鮮、安南舊土重歸版圖,非朕好大喜功,實乃列祖列宗威德所至,天命歸於大清。"
殿下立刻響起山呼海嘯般的"萬歲"。
待山呼聲漸歇,兵部尚書傅鼐率先出列,聲音洪亮:"啟奏皇上,截至七月中旬,累計從安南運回糧食三千萬石,黃金一百萬兩、白銀兩千萬兩,悉數充入國庫!"
殿中忽而寂靜——數月前,不少老臣聯名上疏,痛陳"安南乃瘴癘煙蠻之地,得之徒增府庫負擔,懲戒番邦當點到即止,何苦勞師動眾糜費錢糧"。
此刻,傅鼐話音落下,幾位曾質疑出兵的大臣紛紛低頭。
傅鼐頓了頓,壓低聲音道,"另得青壯勞力三十餘萬,皆身強體健之輩,按工部造冊分往直隸、江南、川陝諸地服勞役,河工、礦場人手短缺之困有所緩解。"
弘曆指尖叩擊禦案,笑道:"安南瘴癘之地,諸位將士勞苦功高。
著戶部撥銀百萬、賜皇家禦釀萬瓶,犒賞駐防安南各軍,以示朕體恤之意。"
傅鼐叩首領旨,又道:"皇上,安南南北縱跨三千裡,治理難周......"
"朕早有計較。"弘曆抬手打斷,指節敲了敲禦案上的《安南輿圖》,"以橫貫峴港的漢江為界,北設紅河省,南置瀾滄省。"
弘曆指尖劃過安南輿圖,"紅河省首府定於象郡府,統轄北圻諸府。
瀾滄省首府設於嘉定城,控製南圻諸地。"
“皇上聖明!”傅鼐跪地高呼。
弘曆頓了頓,目光冷下來,"安南土民就近遷入內陸山區,可免除田稅。
沿海港口隻許大清商船出入,敢有違令者——"指腹碾過鎮紙邊緣,全家永服徭役,三代不得脫籍。”
領班軍機大臣張廷玉撫掌讚歎:"陛下以江為界劃兩省而治,又恩威並施,此乃因地製宜、分疆施策的千年妙策!"
待殿中議論稍息,戶部尚書蘇琦出列奏報:"啟稟皇上,截至七月中旬,移民服務局水陸並濟,已協助近十萬百姓遷居安南,另有五萬關內流民出關屯田,諸事順遂。"
弘曆撚動朝珠頷首:"如此甚好!著移民局加緊督辦——朕要十年內安南華人占比不低五成,關外百姓增至五百萬。
二十年內,安南華人超過八成,關外華人破千萬。"
蘇琦聽罷,脊背上冷汗驟起,大清百姓安土重遷,縱有賜田免稅之惠,願跨海墾荒者仍屬少數。
但聖意難違,隻得硬著頭皮叩首:"皇上宏願,臣必肝腦塗地。"
弘曆也看出蘇琦為難之色,指節敲了敲禦案:"諸位愛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山東、山西、廣東、河南、湖北、江西、湖南、直隸等省土地稀缺,人滿為患,正該疏解。
著上述省份巡撫嚴格督辦——五年內,凡遷民超百萬之省,擢升一品,不足五十萬者,降一級留任。"
弘曆頓了頓,繼續說道。
"朕聞地方士紳廣占良田卻隱匿丁口,正可借遷民清查戶籍——但有田畝與丁口不符者,逾額土地充公,全家遷居。"
蘇琦伏地叩首:"臣領旨!"
北海水師提督王珺跨前一步,甲胄鋥亮:"啟稟皇上,朝鮮全境已納入大清版圖,前李朝國王李昑奉旨來京覲見。"
殿門吱呀洞開,李昑身著從二品官服,膝行而入,在丹陛前重重叩首,額頭磕出青痕:"臣李昑叩見天朝上國大皇帝,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弘曆掃過其顫抖的雙肩,"既為朝鮮巡撫,當知大清律法——若有陽奉陰違,私藏禁書,便照欺君之罪論處。"
傅鼐趁機出列,壓低聲音:"皇上,朝鮮人口近千萬,雖已歸附,然根基未穩……"
張廷玉撫須獻策:"皇上,可仿安南之策,開放移民,以華人實邊。
再將朝鮮土民分批徙往山區,斷其根基。"
弘曆眼中閃過欣慰之色,指節敲了敲《朝鮮輿圖》:"移民之事由移民服務局統籌辦理,至於朝鮮土民遷移一事——"
弘曆看向李昑,"著你全權操辦,務必穩妥。"
"微臣領命。"李昑聲音發顫。
"朝鮮海防即日起由北海水師接管,"弘曆目光轉向王珺,"土民敢有出海者,全家永服徭役,三代不得脫籍。"
"臣遵旨!"王珺跪地領旨。
弘曆盯著輿圖上朝鮮、安南的新標,指尖微微發顫——這跨越兩個多世紀的疆域拓展,不過是他布局的第一步罷了。
“蘇愛卿,大清人丁幾何?”弘曆突然說道。
戶部尚書蘇琦捏緊手中黃冊,朗聲道:“回陛下,據去年各省奏報,總人口約一億五千三百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