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星星之火,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個月轉瞬即逝,在禮部精心操辦下,弘曆順利將路易莎公主納入後宮,冊封為妃。
一些深受“華夷之辨”傳統觀念影響的保守派官員,接連呈上措辭急切的奏折,懇請將納妃事宜低調處理,以免西洋風氣衝擊大清根基。
自明初以來,閉關鎖國政策已推行數百年,在這漫長歲月裡,中華大地深受儒家傳統文化浸潤,秉持 “天朝上國” 的觀念,將自身視為世界中心,自視甚高,把西洋事物一概視作奇技淫巧,不屑一顧。
長期與外界的隔絕,讓臣民對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思想被禁錮在舊有的框架裡,形成了盲目排外的心理,對新生事物本能抵觸。
為打破這一困局,扭轉臣民對西洋的固有偏見,推動雙方交流合作,弘曆決定抓住納妃這一契機,打破常規。
不僅果斷昭告天下納妃之事,還安排《中華日報》在頭版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路易莎公主的背景,以及西洋諸國的文化和技藝,期望借公主入宮一事,激發臣民對外部世界的興趣,逐步改變他們的觀念。
消息一經傳開,迅速在大清上下掀起軒然大波。
在京城東四牌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私塾先生,手持報紙,痛心疾首地說。
“《春秋》有雲,‘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如今皇帝迎娶西洋女子,還大肆宣揚,長此以往,華夏禮儀何在?”
周圍幾位老者聽得直點頭,一旁賣糖葫蘆的小販也唉聲歎氣:“雖說咱不懂大道理,但總覺得洋人的東西進了宮,往後怕是要出亂子。”
這時,一個年輕的後生忍不住反駁:“說不定洋人的東西能讓咱們的日子變好呢!”話還沒說完,就遭到眾人的圍攻,隻好灰溜溜地走開
在江南貢院附近的“墨香樓”茶館,眾多準備應試的書生圍坐在一起,義憤填膺,一位穿著長衫的年輕書生拍案而起:“科舉取士,為的是傳承聖賢之道。
如今西洋學說借公主入宮之勢湧入,若任由其發展,經典蒙塵,斯文掃地!”其他人紛紛附和,有人甚至提議聯名上書,懇請皇帝收回成命。
就在眾人情緒激昂之時,一位書生站起來,試圖勸大家冷靜:“或許我們該先了解一下西洋文化,再做判斷。”但他的聲音很快被淹沒在一片聲討聲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廣州、福州、寧波、上海等地,接受過西洋思想熏陶的群體,對納妃一事持支持態度。
在廣州府,不少與洋人打過交道的商人,看到報紙後喜出望外,憑借海外貿易發家的富商馬寶果興奮地說:“這可是大好事!英吉利公主入宮後,西洋與大清的往來會更頻繁,咱們的生意也能越做越大,還能學到更多先進的經營之道。”
在福州,經營茶葉生意的林老板也笑著說:“聽說洋人的茶葉加工方法很先進,要是能引進,咱們的茶葉肯定能賣得更好。”
清華大學校園裡,學子們熱烈討論著這一話題,已經在此就讀三年多的林宇激動地說:“這是大清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公主帶來的不僅是西方的知識,更是全新的思維方式,能為國家的革新注入強大動力。”
一些出訪過西洋的官員,也對納妃之事表示認可,曾跟隨莊親王一同出訪英吉利的戶部侍郎蔣廷錫在家中與友人談論時說道。
“西洋諸國在工商、製度方麵確有可取之處。陛下通過聯姻促進交流,有望讓大清借鑒其長處,實現自強。”
但這些支持的聲音,在 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浪中,顯得十分微弱。
弘曆知道大清上下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革新之路必定艱難,但這些支持的聲音,宛如星星之火,已然點燃。
1739 年9月初,京城秋高氣爽,碧空澄澈。
弘曆身著尋常服飾,在侍衛暗中跟隨下微服私訪,踏入京城的大街小巷,隻見店鋪密密麻麻,往來行人絡繹不絕,處處透著繁榮的氣息。
治安秩序井然,偶有警察隊列整齊、步伐劃一,開展巡邏與訓練。街邊攤位上,工藝品種類繁多,精妙絕倫。
眼前的這番盛景,讓弘曆心中滿是欣慰,畢竟這離不開自己這幾年的精心謀劃。
回想穿越而來這四年,憑借手中至高無上的皇權,推動大清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就。
軍事上通過軍製整編、成立皇家陸軍大學、換裝新式火槍火炮等一係列改革措施,極大提升了大清軍事實力,同時加強了皇權對軍隊的掌控。
政治層麵重用曆史名臣,對落後的官僚機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成立警察局,反貪局,檢察局等新機構,社會治安、官員腐敗和司法公平等都有了顯著提升。
經濟領域頒布《企業法》和取消雜稅,保護商人的合法權益,統一幣製則激發了商業活力,取消丁稅這一舉措,更是大大減輕了底層人民的負擔,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在文化教育革新的浪潮中,發行《中華日報》、派遣官員和留學生出訪西洋、成立清華大學,科舉殿試增設天文地理等實用知識,全方位推動文化教育領域進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