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新幣代理商,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涼拌日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739 年春,籌備數月的大清中央銀行在京城盛大開業。
鎏金的匾額在晨光中閃耀,朱紅色的大門緩緩推開,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鎮守兩旁,一場精心謀劃的貨幣革新,就此拉開大幕。
開業沒多久,一條消息如同野火般在京城大街小巷迅速蔓延——朝廷虧本發行新幣,民眾隻要完成兌換就等於賺到。
起初,這條消息隻在茶館酒肆裡,被人們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三兩人湊在一起,壓低聲音議論。“聽說了嗎?這次朝廷鑄新幣,花的銀子比換來的多得多,簡直是虧本買賣!”
“真的假的?要是這樣,那趕緊去換,不就白撿便宜了?”隨著消息越傳越廣,民眾的好奇心和貪欲被徹底勾了起來。
這一切皆出自弘曆的謀劃。新幣推行之初,民眾對其接受度不高,習慣使用舊幣的百姓,對新事物難免心存疑慮。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弘曆決定再次采用 “饑餓營銷” 的手段。
在弘曆的暗中指示下,內務府選派了一批機敏的人手,喬裝成普通百姓,穿梭於京城的各個角落,有目的地散布消息。
這些人混在人群中,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新幣發行背後的 “虧本真相”,言辭間信誓旦旦,仿佛親眼所見。很快,街頭巷尾都在熱議此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新幣兌換。
與此同時,中央銀行內工作人員看似忙碌,實則有條不紊地限量兌換。
每日開放的兌換窗口有限,排隊的長龍從大門蜿蜒而出,一眼望不到頭。不少百姓為了能換到新幣,天還沒亮就趕來排隊,生怕錯過機會。
按照弘曆的安排,戶部尚書兼任大清中央銀行第一任行長海望在京城各處張貼告示,告示上詳細闡述了新幣的製作工藝、防偽特征,以及發行新幣對國家經濟的深遠意義。
為了進一步打消民眾的顧慮,海望還在中央銀行舉辦了多場公開答疑會,邀請社會各界代表參加。
答疑會上,一位老者憂心忡忡地問道:“尚書大人,聽說朝廷虧本發行新幣,這是真的嗎?”
海望微笑著耐心解釋:“老人家,朝廷推行新幣,旨在規範市場,造福百姓。虧本隻是暫時的,等到新幣全麵流通,市場繁榮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
大家儘早兌換,既能享受新幣帶來的便利,又能助力國家發展。”
就在眾人將信將疑時,提前安排好的幾位 “托” 站了出來。
小商販王五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新幣,大聲說道:“我最近用新幣交易,不僅方便快捷,還省了不少麻煩。
這麼好的事,大家還猶豫什麼?”在他們的帶動下,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原本觀望的百姓紛紛加入兌換的隊伍。
然而,就在京城百姓為新幣熱議不斷、踴躍兌換時,民間商票行業卻彌漫著一股質疑的氣息。
京城最大的票號“萬豐票號”內,檀木八仙桌旁,掌櫃趙崇武麵色凝重,指尖反複摩挲著中央銀行發售的新幣。
賬房先生弓著身子,語氣急切:“掌櫃的,朝廷虧本發幣這事,怎麼想都透著蹊蹺。
鑄幣耗費巨大,朝廷怎麼可能平白做賠本買賣?背後說不定藏著大謀劃,咱們做商票生意的,得小心應對。”
趙崇武重重敲了下桌麵,沉聲道:“沒錯,咱們票號向來與現銀打交道,新幣貿然入局,很可能打亂咱們的經營節奏。”
很快,萬豐票號率先表態,通過旗下分號向往來商戶傳達對新幣的疑慮,眾多中小票號紛紛響應,一些民眾也對新幣推行的抵製情緒愈發濃烈。
消息迅速傳到弘曆耳中,他知道當前民間商票行業在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影響力,若不妥善解決,新幣推廣將舉步維艱。於是,弘曆緊急召見海望。
“海愛卿,如今商票行業對新幣抵觸情緒嚴重,長此以往,新幣推廣必將受阻。
當前鑄幣尚有五分利潤,可讓出一分,讓民間商票代理發售新幣,你速去安排,召集京城各大票號掌櫃,舉辦一場溝通會,務必說服他們。此事乾係重大,務必叮囑他們嚴格保密!”弘曆目光如炬,語氣堅定。
海望領命後,迅速籌備溝通會。溝通會上,海望並未急於解釋,而是坦誠分享了新幣發行的初衷、規劃以及麵臨的挑戰:“諸位掌櫃,朝廷發行新幣,旨在營造穩定的金融環境,促進商貿繁榮。
新幣統一規範,能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假幣風險,對商票行業長遠發展益處多多。當下朝廷確實在前期投入較多,但這是為了給大家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然而,趙崇武雙手抱胸,冷哼一聲:“尚書大人,道理我們都懂,但做生意講究實實在在的利益。新幣究竟能不能帶來好處,我們還得觀望。”其他票號掌櫃紛紛點頭,現場氣氛劍拔弩張。
海望不慌不忙,微笑著拋出重磅方案:“為打消大家的顧慮,陛下特意下旨,允許民間商票代理發售新幣,朝廷願讓出一分,諸位可憑借自身實力獲取新幣發售配額,從中盈利。此外,朝廷還會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助力票號與新幣體係無縫對接。但此事機密,還望各位務必嚴守,不得外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