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毛泰迪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墨家:紙,真香!,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卷毛泰迪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紙,究竟是何物?”

相裡子眉頭緊鎖,眼中滿是疑惑,

“造”字,他自然明白其意,“術”字,他也知曉其含義,

可這“紙”字,卻是頭一回聽說,聞所未聞,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蘇齊並未直接作答,而是微微一笑,反問道:“諸位,平日裡用那竹簡,可還順手?”

扶蘇輕歎一聲,率先開口:“甚是不便。父皇勤勉,日理萬機,每日批閱奏章無數。我曾親眼所見,父皇案牘之上,竹簡堆積如山,兩個身強力壯的力士,專門負責搬運,一個負責將批閱完畢的竹簡撤下,另一個則負責呈上新的竹簡,即便如此,依舊是手忙腳亂,甚是繁瑣。”

張蒼捋了捋胡須,也跟著感慨:“竹簡笨重,攜帶不便,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讓人頭疼的是,竹簡篇幅有限,一根竹簡,至多也就能寫上三十來字。尋常竹簡,一束約有五十至一百片,可即便如此,若要將一部完整的《道德經》儘數記錄,至少也得用上三束簡牘,才能勉強容納,這還是在字跡緊湊的情況下。”

相裡子點了點頭,補充道:“若論替代竹簡之物,帛書倒是一個選擇。帛書質地輕柔,便於攜帶與保管,而且,帛書吸墨性更勝於竹簡,書寫起來也更為流暢。”

“可帛書太過昂貴了!”蘇齊一語道破關鍵,“孟子曾言:‘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由此可見,帛乃是貴重之物,尋常百姓根本用不起。而我所說的‘紙’,其造價遠低於帛書,且產量極大,遠非帛書可比!”

“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相裡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急切地追問,“那這‘紙’的重量又如何?”

“比竹簡還要輕上許多!”蘇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相裡子眼中閃爍著求知欲,急切地追問:“這紙……究竟該如何製作?”

蘇齊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此法,乃是我偶然所得,今日便傳授與你們,且聽好了。”

“第一步,斬竹漂塘。”

“需將那嫩竹斬下,截成段,浸泡於水塘之中,讓其充分吸水,軟化纖維。”

“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至關重要,浸泡時日長短,皆有講究,早了則纖維未軟,晚了則竹肉易腐,需得恰到好處。”

蘇齊頓了頓,見眾人聽得入神,繼續說道:“除了竹子,還可加入樹皮、麻頭等物,此乃增韌之法,可使紙張更加堅韌耐用。”

“將這些原料一同放入水中,以巨石壓住,浸泡數日,待其吸飽水分,再細細搗碎,使其纖維充分分離,直至成為細膩的漿狀物。”

“第二步,煮楻足火。”

“將搗碎的原料放入大鍋之中,添水,以猛火煮之。”

“此步驟,火候乃是關鍵,需得烈火烹煮,將原料煮至稀爛,化為紙漿。”

“煮時,還需以巨石壓住,使原料充分受熱,煮得更透,更爛。”

“此過程,需得耐心,少則數個時辰,多則一日夜,方能將原料煮至化境。”

蘇齊的聲音將眾人的思緒帶入到那熱火朝天的造紙場景之中。

“第三步,蕩料入簾。”

“待紙漿冷卻,便到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取那特製的竹簾,此簾需以細竹編織,平整而細密,乃是造紙的關鍵所在。”

“以竹簾輕輕舀起紙漿,在水中輕輕蕩滌,使紙漿均勻地附著在竹簾之上,形成薄薄的一層紙膜。”

“此步驟,全憑手藝,需得輕重得宜,快慢適中,方能製出厚薄均勻的紙張。”

“蕩料之時,還需眼疾手快,將多餘的水分濾去,使紙膜緊密地貼合在竹簾之上。”

蘇齊的聲音抑揚頓挫,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淋漓儘致,仿佛親眼所見一般。

“第四步,覆簾壓紙。”

“將紙膜從竹簾上取下,一張張疊放整齊,小心翼翼,不可有絲毫差錯。”

“再用平整的木板覆蓋其上,以巨石壓緊,將紙膜中多餘的水分緩緩擠出。”

“此步驟,需得耐心等待,讓水分慢慢滲出,不可急躁,否則紙張易皺,前功儘棄。”

“第五步,透火焙乾。”

“待紙膜半乾之時,將其輕輕揭下,貼於爐火旁的牆壁之上,以文火慢慢烘烤。”

“此步驟,火候亦是關鍵,不可過猛,以免紙張焦黃;亦不可過弱,以免紙張潮濕,難以保存。”

“需得文火慢焙,讓紙膜中的水分慢慢蒸發,直至紙張完全乾燥,方可取下。”

“如此,一張張薄如蟬翼,輕若鴻毛的紙張,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蘇齊的聲音戛然而止,留下眾人沉浸在造紙的神奇過程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隻是……”蘇齊突然話鋒一轉,眉頭微蹙,“竹簡本身具有防蛀功能,而紙張卻不具備,因此,一些長時間需要保存的文件,怕是暫時無法用紙張來保存。”

他補充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遺憾。

相裡子瞳孔驟然收縮,臉上每一條皺紋都寫滿了震驚,仿佛聽到了什麼天方夜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