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8章 三優占其二
血沃中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068章 三優占其二,開局一把刀,狂掃八荒,血沃中華,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日後,趙炳炎回到升龍州城,太後楊淑妃親自出東門迎接三位愛卿,君臣之間又是一番客套。 文天祥和張世傑竟然激動的老淚縱橫。 場麵太煽情,趙炳炎忍不住也擠出兩滴眼淚。 回到府上,朱靜怡就像跟屁蟲一樣,連趙炳炎洗澡都守在浴桶邊上。他背過身去叫朱靜怡搓背,那裡他摸不著,是衛生死角。 小姑娘當真細心的替他擦洗。 趙炳炎換了身衣服坐下吃茶,問朱靜怡收發報連的如何? 姑娘告訴他皇城司選了三十人,三人一組操練,都會了。她爹還著人用四書五經編了一套密碼,姐妹們用著很順手。 趙炳炎去儲藏室放出十套設備,叫她去找皇城司分配下去,帶上幾套去鎮夷關操練,將前線的信息及時傳遞到升龍來。 小姑娘歡喜了,立刻跑起來辦事。 剛跑出去,又疊回來說:“那個啥,吳曉彤帶著女兵來啦,漢王見還是不見?” 他聽得愣住,旋即瞪了朱靜怡一眼說:“忙著呐,該見的時候自然就見。” 小姑娘歡喜的上去在他臉上啪的打了個香啵出門。 次日,太後召集廷議。 趙炳炎通報了此去蜀地的見聞,諸位臣工聽到還有一支長寧軍在淩霄山抗元,激動了,不少臣工還留下熱淚,連呼忠義,此乃忠義之軍呐。 趙炳炎講了川蜀依托山城、堡壘抗元大概情況,遺憾的是這些山城堡壘因為缺乏援助,看到朝廷崩塌後一個個先後淪陷、投降,要是大宋王師能早一點過去解救他們就好了。 眾臣都覺得長寧軍是大宋抗元的一麵大旗,不能倒。 他說這次元軍看著來勢洶洶,隻要擊敗當前之敵,他有把握帶領一支隊伍突進蜀地,把川蜀抗元的仁人誌士召集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收複蜀地。 眾人聽到他如此說來,群情激動,都支持趙炳炎的主張。 但是,陸秀夫堅決反對。 他認為大軍衝進蜀地也許可行,過去之後卻陷於周圍元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何以生存? 這是其一,其二是漢王要帶多少人馬入蜀? 漢王若是抽空了海南和升龍的精兵,又陷於元軍的包圍之中,兩廂不能救援,那大宋不是危也? 眾人一下子拔涼拔涼的麵麵相覷。 是呀,一旦孤軍作戰,陷入絕境之後這支軍隊很可能徹底崩潰。 他說不用那麼悲觀,這叫蛙跳戰術,過去元軍還千裡迂回大理,占領大理後再進攻咱們宋境腹地的呢。 大宋近衛軍一旦有一支軍隊進入蜀地,元軍必然抽調人馬圍剿,這就減輕了海南和升龍二路的壓力。若是蜀地發展順利,再兩麵夾擊,勢必將收複的失地連成一片。 如此,咱們大宋複國的局麵便打開了。 諸位臣工又開始熱議。 楊淑妃一臉歡喜的說大善呐,此舉既能挽救蜀地抗元義軍,又能收複失地,還能彰顯我大宋天朝神威。 旋即她又說:“隻是,隻是這一招太過凶險,哀家舍不得叫漢王涉險了。” 趙炳炎咋覺得這女人特能煽情呢。 他馬上站起來施禮道:“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臣請領兵出征。” 文天祥趕緊說茲事體大,且容再議議。 趙炳炎也知道不可能一次議定,繼續聽陸秀夫關於加強官員執紀的議題。 這才不到一年的安穩期,各地就暴露出官員吃拿卡要、為非作歹的醜事。他提議設立都察院,恢複對百官的監管。 趙炳炎覺得陸秀夫在辦正事了。 他說禦史華嶽雖然年齡大點,但是此人剛直不阿,可用。提議讓華嶽執掌都察院。派出精銳護著此人督察百官。 文天祥立即支持,認為朝中就是要這種六親不認的官員執紀、才能遏製住官員的腐敗、變質。 楊淑妃見沒人反對,同意華嶽作為都察院院首。 這是廷議直接任命的一部長官,台下的眾臣有想法了。大宋朝廷當真是公平、公正、公開選拔任命官員呐。 夜已深,趙炳炎還在書房忙碌。 朱靜怡過去拉他睡覺,他問發報機如何安排的? 姑娘說他爹開森的不得了,一套送去海南路,一套送去清化,一套留在太後的鳳喜宮,其餘的全都送去鎮夷關前線啦。 他叫把太後那裡的也送去鎮夷關交給前線使用,他這裡再請諸葛大仙送兩套功率大點的,距離太遠,功率小了收不到信號。 朱靜怡和她乾爹將大功率收發報機拿到後歡喜了,老太監連連讚歎,對諸葛大仙的神器奉若神靈,吆喝手下像伺候玉器一樣輕拿輕放,生怕就弄壞了。 趙炳炎提醒他們要準備手搖和充電兩種模式使用,太後的鳳喜宮有電,可直接接入使用,還是要防備沒電的時候手搖發電。 朱公公連聲謝過,有了發包機省事多啦,他認為驛站都可以拆掉一些。 趙炳炎立即批評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驛站不僅不能裁撤,還要一步步完善加強。因為發報機是神級外來品,遲早有用沒了的時候,咱們要趁此機會建好驛站傳遞情報。 父女倆領悟過後,立刻忙去了。 趙炳炎望著朱靜怡遠去的背影,才注意到此女換了一身合適的女式軍裝,又是誰送給她的呢? 次日,張世傑和文天祥一起來找他敘話。 張世傑認為他昨日提出的蛙跳蜀地很大膽,很冒險,一旦打開局麵全盤皆活,兩人專門來商議此事。 他叫錢世潘安排去密室敘話。 三人坐下後他說:眼下蜀地還有仁人誌士,血性男兒,咱們出擊有人和這一優勢,時節將入秋正值蜀地糧食豐收,有糧,乃是占據天時。 做事不可能占儘天時、地利、人和,三優占其二,足亦。 文天祥緊急著問他:“漢王真要北伐,如何打算?” 他看著張世傑說:大將軍和陸相搭檔,助太後鎮守行在。我陪右相出征蜀地如何? 張世傑馬上說不可,他要帶兵出征。 趙炳炎搖搖頭說他的老家就在蜀地,對那片土地太熟悉不過。再有,諸葛武侯希望他回到蜀地救黎民於水火,他去蜀地能得到諸葛先生的鼎力相助。 張世傑缺少諸葛先生這個助力,不爭了,問他如何用兵? 他打算帶三個旅經雲南行省入蜀,走之前先將廣南西路的惡狗打掉。 三人商議後出去找太後楊淑妃廷議。 他們剛出密室,見到陸秀夫和華嶽站在外麵,他問何事? 陸秀夫笑嗬嗬的說:“漢王力主華大人主持都察院,華公這是要向漢王討個章程。” 他看了看文天祥和張世傑說:“應該去國主那裡噻,華大人曆經幾朝,見多識廣,主持都察院駕輕就熟,無慮。” 文天祥和張世傑也是一通鼓勵,都說華嶽的好。 華嶽對著趙炳炎深深作揖說:“老朽謝過漢王太愛,當下漢王主新政,我大宋日新月異,老朽不敢怠慢,還請不吝賜教。” 草,太酸了。 趙炳炎也不客氣,告訴他眼下督察的目的是為了穩定朝局,其他的問題都要圍繞穩定來辦。 眾人都是頷首。 他說太後已就任國主,再有人提恢複帝製,反對共和就是不講政治。不講政治就是對朝廷不忠,必須嚴辦。 女人執政自古有之,我等必須維護太後執政的權威。 其他的,華大人看著辦吧,大宋百廢待興,律法的修整成了重中之重,大理寺的宋慈是個人才,華大人不妨把這些國之棟梁都團結起來辦差。 都察院和大理寺都查案很累,應該有專項辦案經費,就用抄沒來的銀子首先保證開銷,再衝入官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