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0章 登陸旅順口,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十七年(1644)的深秋,當多爾袞親率八旗主力,裹挾著吳三桂的關寧軍,如同決堤的洪流般撲向潼關,誓要將李自成的大順軍碾為齏粉時,整個遼東大地,陷入了一種詭異的空虛。盛京(沈陽)的宮殿依舊巍峨,卻透著幾分空蕩的回響;遼河平原上金黃的麥浪翻滾,卻少了八旗健兒縱馬馳騁的喧囂。帝國的精血,儘數抽往了西線。

就在這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的當口,渤海灣的咽喉——旅順口,迎來了不速之客。

渤海的風帶著鹹腥的寒意,吹過旅順口東雞冠山巔那尊被厚重混凝土炮壘包裹的巨炮炮管。炮手趙石頭裹了裹身上厚實的深灰色呢料大衣,跺了跺腳上釘著防滑鐵掌的皮靴,朝手心哈了口白氣。他是山東登州人,五年前家鄉遭了兵災,跟著流民潮一路逃難,最後在旅順港被招了工。原以為是修碼頭扛大包,沒成想竟成了這“鐵城”裡的一名炮兵。

腳下的旅順,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隻有幾座夯土炮台的軍港。在李長風“深挖洞、廣積糧、鑄堅城”的方略下,這裡被經營了整整十年!目光所及,東西兩側的黃金山和白玉山(西雞冠山)被徹底改造,山體內部掏空,構築了數層相互連通、儲存著海量彈藥糧秣的巨型倉庫和兵營。麵向海灣和陸地的山坡上,星羅棋布著幾十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炮壘,黑洞洞的炮口從射擊孔裡探出,最小的也是能打十二磅彈的重炮,更有幾門需數人合抱的二十四磅海岸巨炮,足以將任何敢於靠近的敵艦撕成碎片。炮壘之間,是蛛網般縱橫交錯的塹壕、交通壕和鐵絲網,密布著射擊孔和暗堡。港口內,巨大的蒸汽起重機日夜轟鳴,將煤炭、鐵料和成箱的彈藥從來自濟州、台灣甚至呂宋的貨輪上卸下。一座座高大的煙囪噴吐著黑煙,那是為整個要塞提供動力的蒸汽機廠和槍炮修理廠。這哪裡是軍港?分明是一座武裝到牙齒、吞吐著工業力量的鋼鐵巨獸!是李長風釘在滿清後背心臟上最致命的倒刺!

“石頭!發什麼呆!看海!”班長老胡沙啞的嗓音打斷了趙石頭的思緒。

趙石頭趕緊舉起沉重的黃銅望遠鏡,望向海天相接處。隻見薄霧彌漫的海平線上,一片低沉的“烏雲”正以驚人的速度蔓延、逼近!那不是烏雲,是上百根巨型煙囪噴吐出的滾滾濃煙!沉悶而富有節奏的“哐啷…哐啷…”聲,如同深海巨獸的心跳,穿透海風,越來越清晰。

“我的老天爺……又來了!”趙石頭倒吸一口涼氣。他是見過大場麵的,旅順作為李家軍最重要的前哨和補給基地,每月都有船隊往來。但眼前這支艦隊的規模,前所未見!

龐大的蒸汽鐵甲艦隊撕開薄霧,顯露崢嶸。旗艦“鎮海”號如同移動的鋼鐵島嶼,巨大的明輪攪動著海水,兩側是體型稍小但數量眾多的運兵船“破浪”級,船體覆蓋著鉚接的熟鐵裝甲,閃爍著冷硬的灰藍色光澤。更令人心悸的是護航的幾艘“怒濤”級淺水重炮艦,低矮的船身上,前後兩座雙聯裝巨大的炮塔令人望而生畏。

“是咱們的人!看旗!”老胡興奮地指著桅杆頂端的赤底金龍旗,以及伴隨其側的各師、各團番號旗——有繡著咆哮虎頭的“靖海師”,有盤繞青龍的“定遠師”,還有簡潔利落的“破陣”、“蕩寇”、“揚威”……

艦隊沒有絲毫減速,以訓練有素的隊形,無視深水港區,龐大的艦體竟直接衝向旅順口外開闊的幾處預設登陸灘頭!船艏沉重的鐵質跳板門在蒸汽絞盤的驅動下,轟然砸落在淺灘上,濺起衝天的泥浪。

“登陸!登陸開始!”要塞各處的高音喇叭裡傳出清晰而冰冷的命令。趙石頭所在的炮位也接到了“保持警戒,提供火力掩護”的命令,雖然他知道,眼前這支登陸部隊,根本不需要他們這些固定炮壘的保護。

下一幕,讓趙石頭這個老兵也感到了靈魂深處的震撼。

無數小艇如同離巢的蜂群,從大船兩側放下,衝向灘頭。而更直接的是,那些巨大的運兵船放下跳板後,早已在船艙內列隊完畢的士兵,如同紅色的鋼鐵洪流,踏著跳板,呐喊著湧上海灘!他們裝備之精良、軍容之整肅,遠超趙石頭在旅順見過的任何一支守備部隊。

“靖海師”的士兵來自日本諸藩的精銳浪人和漁民子弟,身材普遍不高但極其精悍。他們深灰色軍服外麵套著鎖子甲背心,頭戴獨特的“陣笠”式寬簷鐵盔,帽簷下眼神銳利如鷹。除了製式的燧發槍,許多人腰間還插著一長一短兩把武士刀(打刀和肋差),刀柄纏著深色鮫皮,這是他們作為突擊隊和近戰精銳的象征。

“定遠師”的兵源多來自台灣和海南的屯墾軍戶子弟,身材高大健碩,皮膚黝黑。他們背負著碩大的行軍背囊,裝備更加“厚重”——除了燧發槍,許多人肩上還扛著一種帶有支架、槍管更粗的“抬槍”(大口徑燧發槍,兩人操作),火力凶猛。他們負責攻堅和火力支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