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章 皇後殉節,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的夜,黑得如同浸透了濃墨,沉沉壓在紫禁城層疊的殿宇飛簷之上。宣武門、阜成門方向的火光撕裂天幕,將宮牆內惶惶奔走的人影映照得如同鬼魅。喊殺聲、器物碎裂聲、宮門被撞的悶響,如同跗骨之蛆,穿透厚重的宮牆,啃噬著坤寧宮內最後一絲殘存的寧靜。

周皇後立在坤寧宮正殿中央,一身素色常服在穿堂風中微微拂動。燭火在她蒼白如紙的臉上跳躍,那雙曾經溫婉沉靜的眸子,此刻卻深陷在濃重的陰影裡,如同兩口枯竭的深井,映不出半點光亮。殿內,幾個貼身宮女瑟縮在角落,低聲啜泣,恐懼像冰冷的藤蔓纏繞著每一個人。

她沒有看她們,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熟悉的陳設——那架她曾為丈夫親手調過香的博山爐,那張她教導皇子讀書的紫檀書案,那扇她無數次倚窗眺望、期盼國事安寧的雕花窗欞……每一處,都浸染著十八載歲月的痕跡,也烙印著此刻錐心刺骨的絕望。

“取節來。”周皇後的聲音響起,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壓過了殿外的喧囂和殿內的啜泣,平靜得令人心悸。

一個老宮女猛地抬頭,淚眼婆娑地看著主子,嘴唇哆嗦著:“娘娘……您……”

“取節!”周皇後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那並非憤怒,而是一種瀕臨崩潰邊緣的、玉石俱焚的剛硬。

老宮女渾身一顫,終究不敢違逆,踉蹌著從殿內供奉的紫檀木架上,取下那柄象征著皇後威儀、以赤綬係玉的九節杖。沉重的玉節入手冰涼,赤紅的綬帶如同凝固的血淚。周皇後枯瘦的手指緊緊握住玉節,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她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這殿內最後一點支撐她站立的空氣都吸入肺腑。

然後,她邁步。

一步踏出坤寧宮高高的門檻,步入那被火光和死亡氣息籠罩的回廊。夜風卷著硝煙和塵土撲麵而來,吹亂了她的鬢發。她挺直了那因連日憂懼而微顯佝僂的脊梁,手中玉節在混亂光影中閃爍著冰冷而沉重的光澤。她沒有坐輿,沒有隨侍的儀仗,隻有一個捧著微弱宮燈、抖如篩糠的老宮女勉強跟在身後。

“天災已降!大禍臨頭!”周皇後的聲音在空曠而混亂的宮道上響起,清越而悲愴,穿透了嘈雜,“爾等……有門路的,速速逃生去吧!莫要……莫要在此枉送了性命!”

這聲音如同投入沸水的寒冰,讓那些如同沒頭蒼蠅般亂撞、或蜷縮在角落瑟瑟發抖的太監、宮女們瞬間怔住。他們驚愕地抬起頭,看著那素衣持節、在火光映照下如同神隻又似鬼魅的身影。那是他們的皇後!在帝國傾覆、宮門將破的最後一刻,她沒有躲藏,沒有哭泣,反而持著象征最高威權的玉節,行走在刀兵將至的深宮,勸他們——這些最卑微的奴婢——逃命!

“娘娘……”有人哽咽出聲,撲倒在地。

周皇後腳步未停,淚水無聲地滑過她冰冷的臉頰,在火光下折射出破碎的光。她沒有看那些跪倒的人,目光直視著前方幽深的宮巷,聲音帶著一種穿透靈魂的悲憫和不容置疑的催促:

“走!快走!此地……已非安身之所!尋條活路……速去!” 每一聲催促,都像在她心上剜下一刀。這紫禁城,是她十八年的家,是她母儀天下的象征,如今,她卻要親手驅散維係它最後一點體麵的宮人!

從坤寧宮到乾清宮,從東六宮到西六宮,從尚衣監到司設監……她持著那柄越來越沉重的玉節,踏遍每一處熟悉的殿閣院落。腳步在空曠的回廊、在布滿落葉的甬道上發出單調而沉重的回響。火光搖曳,將她孤單而決絕的身影拉長、扭曲,投在朱紅的宮牆上,如同末路帝後最後淒涼的剪影。

“走啊!都走!”在靠近玄武門的一處偏僻院落,她看到幾個小太監還抱著一堆宮中器物,茫然無措地縮在柴房門口,忍不住嘶聲喊道,聲音已帶上了哭腔,“這些身外之物……能比命還重要嗎?!快走——!”

她擔憂有人因貪戀財物或因循守舊而不肯離去,竟執著地、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再次踏上了巡行的路!整整兩圈!將偌大的紫禁城,每一處可能藏匿著猶豫宮人的角落,都用腳步丈量,用嘶啞的聲音呼喚!玉節的赤綬在夜風中飄蕩,如同招魂的幡。她的鞋履早已被露水和塵土浸透,裙擺沾滿泥汙,體力透支到極限,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唯有眼中那點不肯熄滅的、名為“職責”的火焰在支撐著她。

十八年!從那個十五歲嫁入信王府、擔心丈夫被魏忠賢毒害而親手烙製乾糧的貧寒少女,到母儀天下、時時如履薄冰的六宮之主!她謹慎持重,從不乾政,卻在丈夫被朝臣掣肘、焦頭爛額時默默遞上一碗親手熬製的羹湯。她記得每一個細節——熹宗駕崩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她守在丈夫身邊,心跳如鼓;記得自己勸丈夫南遷時,那句小心翼翼、以“我在南方有個家”為引子的話剛出口,便被崇禎嚴厲冰冷的目光生生逼回,從此再不敢言!更記得為丈夫生下三個兒子時的喜悅,以及此刻看著慈烺、慈炯換上布衣倉皇離宮時,那如同剜心剔肺般的痛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