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章 明軍出動,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孫傳庭這老狐狸聽說南陽、襄陽都安插了內應,立馬膨脹得跟吹鼓的豬尿泡似的,連夜謀劃著要乾票大的。他讓鄭嘉棟和解文英帶著本部精兵,悄沒聲息地繞過正麵的農民軍,從魯山那邊直撲南陽。這老小子盤算得美:等李自成那龜孫兒急著回援南陽時,自己再從後頭掩殺過去,保管叫這幫泥腿子吃不了兜著走!

果不其然,鄭嘉棟他們前腳剛走沒幾天,對麵農民軍的營盤就跟馬蜂炸了窩似的亂成一鍋粥。隻見那旌旗歪歪斜斜,灶坑裡的火星子還沒滅透,人就呼啦啦往南撤。孫傳庭在巢車上瞅得真切,樂得後槽牙都呲出來了:"弟兄們,給老子衝!"

農民軍這邊撤得七零八落,殿後的苦差事落在了李友和小羅虎肩上。這李友如今可抖起來了,手裡攥著的再不是跟馬世耀借來的銅人槊,而是從襄陽王府淘換來的稀罕玩意兒——蓮花鐵鏜。好家夥!這鐵疙瘩長得跟朵鐵蓮花似的,中間杵著根槊頭,兩邊支棱著五個尖刃,耍起來呼呼帶風。最絕的是那血槽,陽光底下一照,寒光凜凜的能晃瞎人眼!

日頭毒得很,照得戰場上塵土飛揚。李友這大高個兒扛著鐵鏜,活像尊鐵塔似的戳在後軍陣前。後頭的小羅虎也沒閒著,帶著千把輕騎兵來回溜達,跟遛狗似的始終跟明軍保持著安全距離。遠處山梁上的烏鴉"嘎嘎"直叫,像是在等著撿現成的"戰利品"。這一仗啊,且有的熱鬨看哩!

這鐵疙瘩的腦殼足有一尺寬,平放著瞅,中間三根利刃活脫脫就是盛開的蓮花瓣,當間兒那根長槊頭跟花心裡吐出的花骨朵似的。李友手裡攥的這稀罕玩意兒,名喚蓮花鐵鏜。

李友這大高個兒,膀大腰圓足有一米九五,掄起這沉甸甸的鐵鏜,活像座鐵塔似的威風。當初打襄陽時,他頭一個躥進王府,就為淘換件趁手的家夥什。眼紅馬世耀那杆銅人槊不是一天兩天了,上回打開封還是借人家的使喚。

在王府演武堂轉悠半天,架子上淨是些尋常刀槍。正懊惱著呢,親兵劉二寶扛著根鐵疙瘩躥過來:"哥,瞅瞅這是啥寶貝?"好家夥!跟五股叉似的鐵鏜,在庫房犄角旮旯不知吃灰多少年,一擦竟明晃晃的晃人眼。幾個後生搶著要耍,愣是掄不動——上秤一稱,足足二十多斤沉!

李友這莽漢接過來就是一頓呼呼生風的耍弄,正帶勁兒時,武把式武大均溜達過來喝彩。李友趕緊收勢:"武大哥來得正好,給掌掌眼,這到底是個啥家夥?"

武大均接過來掂量掂量,眯著眼細瞅:"兄弟啊,這怕是《水滸》裡解寶使的蓮花鏜..."話沒說完,那鐵刃在日頭底下閃過一道寒光,照得人後脊梁發毛。

武大均把那鐵鏜翻來覆去掂量好幾遍,突然咧著嘴壞笑起來:"李友兄弟...啊呸!瞧俺這記性,該叫威武將軍才是!"

李友掄起拳頭就捶他肩膀:"少跟老子耍貧嘴,說正經的!"

"這玩意兒確實是鏜沒錯,"武大均揉著肩膀齜牙咧嘴,"就是跟尋常鏜長得不大一樣。"

闖軍裡頭配合戰車打仗的弟兄們也使喚鏜。車戰講究長短家夥搭配,短刀、長槍、大斧、鏜鈀、錘瓜、連枷啥的,各有各的用處。武大均突然話鋒一轉:"兄弟聽過《水滸》評書不?"

"打下洛陽那會兒,在街邊茶攤上聽過幾回。"李友撓撓頭。

"知道雙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兄弟倆不?"

"隱約記得說書的提過一嘴..."

武大均一拍大腿:"那解寶就是個打獵的,使的就是這蓮花鏜!"說著把鐵鏜往地上一杵,"這鏜全長八尺八,镔鐵杆子六尺六,底下綴著四寸長的鐵鐏。腦殼上五個尖刃,中間這根扁平的跟槊頭似的,活像朵蓮花骨朵。耍起來底下鐵盤嘩啦啦轉,跟唱大戲似的熱鬨!"

歇了口氣,武大均又補充道:"不過咱這鏜跟解寶那個是不是一脈相傳,可就說不準嘍。"

日頭漸漸西沉,演武場上的塵土被照得金燦燦的。武大均當場就給李友比劃起馬上使鏜的招式,那鐵刃劃破空氣的"嗚嗚"聲,驚得樹上的麻雀撲棱棱直飛。遠處灶房飄來燉肉的香味,跟鐵器上的腥氣混在一塊,莫名透著股沙場特有的粗糲勁兒。

明軍對峙這些日子,雖說兩邊也交過幾回手,可李友這莽漢愣是沒撈著上場的機會。這回當了全軍的後衛主將,手裡攥著新得的蓮花鐵鏜,心裡跟貓抓似的癢癢,巴不得衝上去給明軍幾個龜孫子開開瓢。可轉念一想,自個兒如今是統兵大將,再不能像從前那樣莽撞了,隻得按捺住性子在後頭壓陣。

後來李自成禦駕親征山海關,跟吳三桂那龜孫乾仗時,清兵突然從斜刺裡殺出來。李友總算逮著機會,帶著弟兄們跟清兵真刀真槍地乾上了。可憐大順軍跟關寧鐵騎廝殺了一天半,早就人困馬乏,哪還頂得住以逸待勞的八旗兵?饒是李友勇猛過人,那蓮花鐵鏜一個橫掃,尖翅子紮進清兵身子竟拔不出來。後頭躥出個韃子兵,一矛就給他捅了個透心涼。這杆稀罕兵器,倒成了要了他性命的催命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