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0章 進入樊城,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攻打樊城這一仗,整整打了三天三夜。頭一天可把農民軍給打慘了,城頭上的火炮跟不要錢似的往下砸,那炮彈"嗖嗖"地往人堆裡鑽。攻城的弟兄們一片一片地倒下,血水把護城河都染紅了,少說也得折了幾千號人。

劉宗敏在前線急得直跳腳,手裡的馬鞭子都抽斷了兩根。可到了第三天,情況突然變了樣。城頭上的炮火稀稀拉拉的,反倒是咱們的大炮越打越歡實,轟得那些守城的明軍連頭都不敢抬。老劉心裡直犯嘀咕:"怪了事了!按說這樊城好歹也是個大鎮子,咋說也得備著十天半個月的火藥啊?"

他哪知道啊,守城的王允成和馬進忠那幫人用的是竹筒做的"大竹將軍"、"小竹將軍"。這玩意兒看著唬人,實際上就是個花架子,打不了幾炮就得報廢。真正的好火器都擱在襄陽城裡呢,樊城這邊壓根就沒備多少。

再說那左良玉,自打朱仙鎮吃了敗仗,元氣大傷。手底下能打的兵就剩萬把人,其他的都是臨時拉來充數的烏合之眾。雖說回到襄陽後七拚八湊,愣是湊出二十萬人的隊伍,可他自己心裡跟明鏡似的——這些兵也就嚇唬嚇唬人,真打起來準得尿褲子。

王允成帶著五千精銳去守樊城時,左良玉心疼得直嘬牙花子。可沒法子啊,要是不派這些精銳去,讓那些散兵遊勇守城,不等於是把樊城白送給李自成嗎?臨行前,左良玉把王允成拉到後堂,壓低聲音交代:"老弟啊,實在守不住就趕緊撤回來。千萬彆把老本都賠進去,城丟了沒事,兵要是打光了,咱們可就真完蛋了!"

這左良玉也是個精明人,早就算計好了:能守住襄陽最好,要是守不住,後頭還有江漢平原可以周旋。大不了退到荊州,實在不行還能往武昌跑。他可是讓孫傳庭收拾賀人龍那事兒給嚇怕了,知道手底下沒兵就啥都不是。眼下這二十萬人馬,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啊!

劉宗敏這暴脾氣才懶得琢磨樊城火力咋就突然蔫兒了,他這會兒正扯著破鑼嗓子在前線跳腳指揮呢:"弟兄們給老子往北門衝!他娘的今天非得把這破城門給撞開不可!"

要說這樊城的地勢可真是邪門,整個城就像個倒扣的大鐵鍋,死死扣在漢江邊上。東邊西邊都挨著江水,但凡襄陽城頭的火炮能打著的地方,連個鬼影子都不敢露頭。為啥?那襄陽城上的"大將軍炮"、"二將軍炮"可不是吃素的,碗口大的鐵彈子說砸過來就砸過來,能把人直接轟成肉醬。

這樊城說是襄陽的橋頭堡,可這堡子修得實在不咋地。背靠著漢江,想跑都沒地兒跑,活像個被逼到牆角的耗子。更要命的是那城牆修得跟個扁擔似的,又長又彎,守城的明軍得分散開來防守,這邊剛堵住缺口,那邊又讓人給突破了。

劉宗敏騎在馬上看得真切,手裡的馬鞭子指指點點:"一隊去撞城門!二隊架雲梯!三隊給老子往城牆上射箭!"他瞅準了北門這塊硬骨頭,就是要從這裡撕開個口子。城頭上的守軍手忙腳亂地往下扔滾木礌石,可架不住農民軍跟潮水似的一波接一波往上湧。

有個小校貓著腰跑過來報告:"劉爺,西門那邊......"話沒說完就讓劉宗敏一鞭子抽回去了:"管球他西門東門!今天老子就認準北門了!告訴弟兄們,誰先登上城頭,賞銀五十兩!"這一嗓子吼出去,攻城的農民軍更來勁了,喊殺聲震得漢江水都起了波紋。

城頭上的守軍這會兒可慘嘍,既要防著北門的猛攻,又得提防襄陽方向的炮火誤傷。有個老兵油子縮在垛口後麵直罵娘:"他奶奶的,這仗打得,前有狼後有虎,還不如跳江痛快!"

眼瞅著日頭偏西,王允成在城樓上急得直搓手,這樊城眼瞅著是守不住了。他派人把馬進忠叫到跟前,壓低嗓門道:"馬老弟啊,咱哥幾個今黑得撤了。不過不能叫劉宗敏那廝追得太緊,得給他點顏色瞧瞧。你帶二三百號弟兄,悄悄摸出去給他來個冷不防,打完就撤回來。老哥我和聲桓老弟在城裡接應你。"

馬進忠一聽這話,臉上堆著笑,拍著胸脯應承:"副總兵大人放心,包在兄弟身上!"可一轉身回到自己營帳,那張臉立馬就垮下來了。他狠狠踢了一腳地上的馬紮子,心裡暗罵:"狗日的王允成,好事輪不著老子,送死的差事倒回回都是老子的!"可轉念一想,誰叫自己是降將出身呢?這口氣不咽也得咽,還得裝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

三更時分,馬進忠帶著三百精兵,悄悄打開了西北角的小門。這夥人貓著腰,想繞到北麵給農民軍來個突然襲擊。可剛出城門沒走多遠,就被農民軍的遊騎給發現了。那劉宗敏多精啊,立馬派小羅虎帶著一千輕騎從兩麵包抄過來。

馬進忠一看這架勢,心知偷襲不成反要被包餃子,趕緊招呼弟兄們往回撤。一幫人手忙腳亂地退進城裡,"咣當"一聲把城門關得死死的。要說這城門往裡開的設計可真是有講究,就算敵人追到眼皮子底下也能關上,還能把要衝進來的敵人給頂出去。要是往外開,那可就麻煩大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