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君臣猜忌,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長風大敗建奴後,解救百姓的消息如疾風般傳至京城,一時間朝野震動。崇禎皇帝坐在那金碧輝煌卻透著絲絲寒意的乾清宮龍椅上,心中對李長風的忌憚如藤蔓般瘋長。他深知李長風如今手握重兵,又立下如此大功,威望日隆,已成為他心中一個難以忽視的威脅。

而崇禎皇帝剛愎自用、猜忌多疑的性格,在此時更是暴露無遺。朝堂之上,他看著那些誇讚李長風的奏章,臉色愈發陰沉。一旁的親信太監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李長風擁兵自重,如今又立下大功,恐日後尾大不掉啊。”崇禎皇帝冷哼一聲,“哼,朕豈會不知。想那袁崇煥,當初也是戰功赫赫,結果呢?還不是心懷不軌。”

崇禎皇帝所言的袁崇煥,正是他自毀長城的典型例子之一。袁崇煥,這位曾讓後金聞風喪膽的名將,寧遠一戰,炮轟努爾哈赤,寧錦大捷,又力挫皇太極。崇禎帝初即位,對其委以重任,袁崇煥許下“五年複遼”之諾。然而,皇太極繞道入關,袁崇煥千裡馳援,卻遭崇禎帝猜忌。皇太極趁機施反間計,崇禎竟深信不疑,將袁崇煥下獄,最終處以淩遲之刑。一代名將,就此含冤而死,大明失去了遼東的擎天支柱。

還有孫傳庭,亦是如此。孫傳庭在陝西苦心練兵,組建秦軍,多次擊敗農民軍,擒獲高迎祥,幾乎將李自成逼入絕境。可好景不長,李自成在河南勢力複振,崇禎帝不聽孫傳庭所言軍隊未練熟、糧草未備齊的實情,盲目催戰。孫傳庭無奈出關,最終在郟縣之戰中因糧道被截而潰敗,自己也戰死沙場。從此,大明再無可以抗衡農民軍的精銳之師。

盧象升同樣是悲劇收場。清軍南下,盧象升臨危受命,一心抗清。但崇禎帝對和戰舉棋不定,主和派又處處掣肘,削減盧象升兵權,斷其糧餉。巨鹿賈莊一戰,盧象升孤立無援,以寡擊眾,最終力戰而亡。大明失去了一位忠勇的良將,北方防線更加岌岌可危。

如今,崇禎皇帝看著李長風,仿佛看到了下一個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他在心中暗自盤算,如何削弱李長風的勢力,以免其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而李長風這邊,雖大勝而歸,但也察覺到了朝廷風向的變化。他深知崇禎皇帝的為人,自己立下大功,恐怕已引起皇帝的猜忌。回到天津望津島後,李長風召集諸將,麵色凝重地說道:“此次我們擊敗建奴,本是大功一件,但朝廷態度恐已改變。崇禎生性多疑,我們不得不防。”眾將紛紛點頭,他們也都明白局勢的嚴峻。

果不其然,臘月二十三,崇禎皇帝召見永安公主朱清漪,永安駙馬、寧遠侯李長風。

紫禁城皇極殿。

金龍盤柱下,李長風一襲蟒袍,與永安公主朱清漪並肩而立。崇禎高坐龍椅,目光掃過丹墀下堆積如山的建奴首級,嘴角難得浮起一絲笑意。

“寧遠侯李長風,晉封鎮海大將軍,賜丹書鐵券,歲祿萬石——”

“陛下!臣有本奏!”

封賞未畢,兵科給事中吳甘來突然出列,聲如裂帛:“李長風口外縱敵,該當何罪?!”

殿內霎時死寂。

“臣附議!”都察院禦史王章上前一步,“建奴入寇時,李長風遲遲不至,致使京畿遭劫,此罪一!”

“擅自攻伐朝鮮、日本、安南,僭越朝廷權柄,此罪二!”

“擁兵海外,私設錢糧,此罪三!”

唾沫橫飛間,李長風忽地笑出聲。

他轉身直麵群臣,蟒袍廣袖無風自動:“諸位大人可知,建奴入寇當日,爾等在何處?”

“在青樓聽曲?在府邸納妾?還是在城門緊閉的城樓上瑟瑟發抖?!”

“你!”王章氣得渾身發抖。

李長風踏前一步,聲震殿宇:“我率軍血戰喜峰口時,爾等的家丁正搶奪百姓口糧!我追擊建奴八百裡時,爾等的奏章還在扯皮遼餉該加征幾成!”

他猛地扯開衣襟,露出胸口猙獰箭瘡:“這道傷,是在黑峪關為救三百漢民留下的!諸位大人若有此膽色,再來教李某用兵!”

“夠了!”

崇禎突然拍案,目光掃過李長風衣襟下的傷疤,瞳孔微縮。

“寧遠侯功過,朕自有決斷。”

他緩緩起身,袖中密報已被攥成紙團——那是洪承疇呈上的“李長風私放多爾袞”鐵證。

“退朝!”

出宮路上,朱清漪輕撫丈夫胸前傷疤:“為何不告訴皇兄……多爾博的事?”

李長風望向北方風雪:“若知我有子嗣在敵營,猜忌更甚。”

遠處傳來祭灶的爆竹聲,可紫禁城的黑夜,才剛剛開始。

崇禎八年,臘月二十四,子時,乾清宮暖閣。

洪承疇跪在蟠龍金磚上,額頭緊貼冰冷的地麵。燭火將他的影子拉長,扭曲如鬼魅。

“陛下,李長風攻安南、占呂宋,皆無兵部堪合,此乃僭越人臣本分!”他雙手高舉密匣,聲音如毒蛇吐信,“更可疑者,其艦隊名曰‘靖海’,實則私鑄‘長風通寶’,此非謀逆,何為謀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