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逃出虎口,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囚車的鐵欄在寒月下泛著血鏽,烏蘭懷中的李巴圖哭啞了嗓子,小臉貼著母親滾燙的胸膛,將那枚翡翠雙魚佩烙出紅痕。多爾袞的鎏金甲胄早被剝去,單衣下擺沾著林丹汗親衛吐的唾沫——那痰裡混著嚼碎的檳榔渣,正是三日前他們獻給察哈爾部的貢品。

夜幕降臨時,囚車突然停了下來。多爾袞聞到空氣中混雜的硫磺味,那是後金軍常用的火藥氣息。他正要起身,卻見幾個穿粗布短打的漢子圍了上來,為首那人腰間彆著核桃木算盤,袖口露出半截墨色緞子:"這位爺,您這趟買賣賠大了。"

"滾開!"看守的蒙古士兵揮刀砍來,卻被來人用大把大把的金葉子哄得眉開眼笑。

"睿郡王還識得此物?"

鑲著波斯琉璃的煙杆挑開囚車氈簾,山西口音的老者舉起盞羊角燈,火光映出他腰間錯金銀算盤。

多爾袞瞳孔驟縮,那算盤缺角處分明嵌著片琉球硨磲,與皇太極書房暗格的鑰匙材質相同,這是……大金內應的身份識彆!

老者身後,兩個夥計正往看守手中塞景泰藍鼻煙壺,壺底"內府監造"的款識在月光下泛著幽藍。

"範某受人之托。"老者用煙杆敲擊囚車,暗號般的節奏驚醒了昏迷的烏蘭,"來救王爺出火坑!"

林丹汗的軍隊雖氣勢洶洶,內部卻腐敗叢生。山西範家抓住這一弱點,用大量的金錢賄賂了負責看守的士兵,竟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多爾袞、烏蘭以及她的孩子一同贖回。

五更梆子響,囚車已換成範家運茶的駝隊。烏蘭透過貂皮簾縫,看見林丹汗的黃金大纛正在離他們逐漸遠去。多爾袞攥著半塊碎茶磚,磚內濃鬱的茶香讓他心曠神怡。

"過了殺虎口,便是歸化城。"範老掀開車簾,塞外朔風卷著根發黃的草葉撲在烏蘭臉上。

七日後,當駝隊歇在鄂爾多斯鹽湖時,李巴圖突然指著南方尖叫。沙丘後轉出二十匹戰馬,鑲白旗的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天聰五年的春獵日,沈陽城頭的海東青旗被狂風撕開道裂口。烏蘭在顛簸的馬車中蘇醒時,腕間李長風送的翡翠雙魚佩正抵在多爾袞腰刀上——那刀鞘鑲著從大漠商隊搶來的紅珊瑚,與她發間折斷的鹿角簪纏作一處。

"福晉當心。"

侍女扶她下轎時,故意踩住蒙古袍角。烏蘭踉蹌跌進鑲東珠的錦褥,瞥見鏡中的自己無比虛弱。

多爾袞掀簾而入的刹那,烏蘭將李巴圖藏在身後。

"睿王府不缺兒子。"多爾袞用刀尖挑起嬰孩,滿語混著漢話,"但缺個能上馬打仗的世子。"他突然掰開李巴圖掌心,那道橫貫生命的胎記正與大金的命運相重合。

“來,兒子,叫阿瑪!從今以後你就叫多爾博!”

三日後祭祖大典,薩滿的熊皮鼓震落梁上灰。當多爾袞高舉"多爾博"接受族老祝福時,烏蘭看見皇太極送來的賀禮——那是一整張白色的虎皮。

子夜,烏蘭撬開李巴圖的長命鎖,夾層裡藏著一張羊皮紙,上麵用漢字寫著“李巴圖大明李長風之子”。

"主子,十四爺往奶娘湯裡添了鯽魚,奶水包充足的。"侍女掏出包馬奶糕,"這是宮裡禦膳房用真馬奶製作的,睿郡王請您品嘗。"

寒露那日,多爾袞帶著多爾博校閱漢軍旗,鑲白旗老將的腮肉劇烈顫抖,貝勒爺怕是沒聽過《趙氏孤兒》的戲碼吧!

多年以後, 春風卷著黃沙撲進沈陽城時,多爾袞正用鹿皮擦拭李巴圖新得的燧發短銃。

"阿瑪!"

李巴圖的童音混著馬蹄鐵聲響炸開時,多爾袞手中的通條戳破了鹿皮。帳簾卷起的刹那,他看見五歲孩童跨著棗紅小馬衝來。

多爾袞的指尖在短銃機括上顫抖,鑲著東珠的扳指磕出細響。五年前太醫斷言他此生無嗣的診脈案,此刻正墊在案頭煮奶茶的銅壺下,被水汽洇出"精元枯竭"的墨痕。

"巴圖魯看見狼群!"孩子滾鞍下馬,袖口滑出的望遠鏡筒還帶著遼東的霜花,"在西南山穀,領頭狼的右耳缺個口子..."他忽然用滿語混雜蒙語比劃,"就像阿瑪去年射傷的那隻!"

烏蘭追進帳時,正撞見多爾袞將李巴圖舉過頭頂,孩子腰間的翡翠雙魚佩撞上盔甲,裂開了一道縫隙。

這翡翠雙魚佩是李長風留下的。

"我的多爾博!"多爾袞用帶繭的拇指摩挲孩子眉心的朱砂痣,那是三日前薩滿跳神時點上的"天狼印記"。

當夜慶功宴,科爾沁貴族獻上的整牛突然抽搐著站起。李巴圖跳下金絲楠木椅,將銀刀刺入牛頸的瞬間,多爾袞看見他瞳仁閃過北京城頭的炮火。滾燙的牛血潑在《明清議和條約》抄本上,漢文與滿文交織成猙獰的黑龍。

"阿瑪快看!"孩子舉著血淋淋的牛心,臟器紋路竟勾勒出沈陽故宮的飛簷。多爾袞大笑著賜下祖傳的玉扳指,卻沒發現牛心還在跳個不停。

三更時分,烏蘭在祭星石旁找到蜷縮的李巴圖。孩子用燧石在岩麵刻著歪斜的文字,每道劃痕都是一筆一劃的漢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