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忠烈祠,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對有功將士進行嘉獎之後,李長風並未忘記那些為了收複澳門、扞衛大明尊嚴而獻出寶貴生命的陣亡將士。他懷著沉痛而崇敬的心情,決定在三亞設立忠烈祠,以此來緬懷這些英勇無畏的英靈。
忠烈祠的選址經過了精心考量,最終定在三亞一處風景秀麗且地勢開闊之地。此地青山環繞,綠水潺潺,仿佛大自然也在為這些英烈提供一片寧靜而祥和的安息之所。李長風親自指揮工匠們修建忠烈祠,從設計圖紙到選材用料,他都一一過問,力求將忠烈祠打造得莊嚴肅穆,以彰顯對陣亡將士的敬重。
與此同時,對於所有陣亡將士的遺體,李長風下令將他們統一安葬在專門規劃的烈士陵園中。陵園內,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挖掘墓穴,將烈士們的遺體妥善安放。每一個墓穴都被認真標記,記錄著烈士的姓名、籍貫以及所屬部隊。整個安葬過程莊嚴肅穆,全體將士列隊默哀,向這些為國家捐軀的戰友致以最後的敬意。
當忠烈祠竣工之日,三亞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自發前來,見證這一莊重的時刻。忠烈祠的大門高大雄偉,門楣上懸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忠烈祠”三個燙金大字,筆力雄渾,氣勢磅礴。走進祠內,一排排牌位整齊排列,上麵刻著每一位陣亡將士的名字。牌位前擺放著鮮花、祭品,香煙嫋嫋,寄托著人們無儘的哀思。
李長風帶領全軍將士,在忠烈祠前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他身著素服,神色凝重,親自點燃香燭,向英烈們深深鞠躬。“諸位英烈,你們為了大明的山河,為了百姓的安寧,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你們的功績,將永載史冊;你們的英魂,將永遠庇佑著這片土地。我等定當繼承你們的遺誌,保家衛國,讓大明繁榮昌盛。”李長風的聲音堅定而洪亮,在忠烈祠內久久回蕩。
將士們紛紛效仿,依次上前祭拜。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淚花,心中既有對戰友的不舍與悲痛,更有繼承遺誌、奮勇前行的堅定決心。百姓們也在祠外默默祈福,感恩這些英烈為他們帶來的和平與安寧。
李忠又運來兩萬流民,如同一股新的力量注入了李長風在海南的發展藍圖之中。李長風深知這是一次擴充實力的好機會,在流民抵達後,他迅速展開了有條不紊的安排。
首先,他從流民中挑選出身體素質良好、年輕力壯的男子,優先補充兵員。在選拔現場,流民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眼神中既有對新生活的期待,又帶著一絲緊張。李長風親自坐鎮,麾下將領們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篩選,檢查流民們的體魄、耐力以及基本的戰鬥素養。被選中的男子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他們明白,這將是改變命運的契機,從此他們將成為保衛大明、守護海南的一份子。
除了補充兵員,李長風還根據流民們各自的能力進行細致分配。他安排那些有一技之長的流民,如木工、鐵匠、泥瓦匠等,加入到海南的建設隊伍中。這些工匠們被帶到各個建設工地,他們的手藝將為海南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從修繕房屋到打造兵器,每一項工作都關乎著海南的發展。而那些擅長耕種的流民,則被安置到新開墾的農田中,傳授他們先進的種植技術,以提高糧食產量,保障海南的物資供應。
然而,澳門一戰讓李長風深刻意識到,戰爭帶來的不僅是勝利,還有眾多傷者亟待救治。由於傷者數量太多,現有的醫護力量捉襟見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李長風做出了一個大膽且具有前瞻性的決定——招募女兵,讓她們擔任醫護兵和文藝兵。
每個女兵每月二兩銀子!李長風怕招不到女兵,所以開出了一個很優厚的條件。
招募女兵的消息一經傳出,在海南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年輕女子聽聞後,紛紛踴躍報名。她們有的是出於對那些受傷將士的同情,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恢複健康;有的則是懷揣著對新生活的向往,渴望走出傳統的束縛,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新的意義。
大明的女子可開放的很,在招募現場,女孩子們一個個精神飽滿,展現出不輸男子的勇氣與決心。李長風親自向她們闡述了醫護兵和文藝兵的重要職責:“醫護兵們,你們肩負著拯救將士生命的重任,每一個傷口的處理,每一次悉心的照料,都關乎著他們能否重返戰場,繼續為大明而戰。而文藝兵們,你們要用歌聲、舞蹈和表演,為將士們帶去慰藉與鼓舞,讓他們在艱苦的戰鬥和訓練之餘,感受到溫暖與力量。”
經過層層選拔,一批年輕、聰慧且富有愛心的女子脫穎而出,成為了海南李家軍首批女兵。她們接受了專業的醫護和文藝培訓,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教導急救知識、傷口處理技巧,由擅長歌舞的藝人傳授表演技藝。
李長風深知,一支組織嚴密、指揮順暢的軍隊是立足之本,也是實現他宏大抱負的關鍵力量。在完成流民安置與女兵招募後,他馬不停蹄地對軍隊進行了全麵而細致的整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