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乘帆遠航,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三年的大海,波瀾壯闊,海浪拍打著船舷,發出沉悶的聲響。李長風站在船頭,海風撩動著他的衣擺,身旁是火器專家孫元化。若不是李長風穿越而來,按照曆史軌跡,明年孫元化便會被斬首於西市。如今,孫元化成為了他手中的一張王牌。
從天津往南,船隻的第一個落腳點便是登州。登州,這可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地方。它地處山東半島北端,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和海運樞紐,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港灣內檣桅林立,遠處的城牆上,斑駁的痕跡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這裡駐紮著登州水師,他們肩負著保衛海域、運送物資的重任。然而,覺華島一戰,給登州水師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當時,登州水師負責給覺華島運送糧食,可島被建奴攻破時,外海結冰,船隻來不及撤退,許多水師將士就此喪命,那慘烈的場景,至今仍讓登州水師的幸存者們心有餘悸。
孫元化陪著李長風一同乘船抵達登州。在被閹黨彈劾之前,孫元化身為山東右參議,在此地布局多年,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極為熟悉。
二人下得船來,踏入登州城。城中景象,讓人心生感慨。街道上,隨處可見做火器的匠戶,他們大多麵黃肌瘦,眼神中透著無奈與困苦。
登州的火器匠戶們,日子過得十分淒慘。自從覺華島一戰後,登州水師的訂單大幅減少,匠戶們失去了生計來源,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一間破舊的茅草屋裡,一對父女相依為命。父親老張是登州有名的火器匠人,手藝精湛,曾為登州水師製造過無數火炮。然而,如今他卻隻能靠打些零工維持生計。
“爹,您吃點東西吧。”女兒小翠端著一碗稀粥,輕聲說道。
老張搖了搖頭,聲音沙啞:“小翠,你吃吧。爹不餓。”
小翠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她知道,父親是為了省下口糧給自己。她輕輕放下碗,握住父親的手:“爹,咱們的日子會好起來的。”
老張歎了口氣,眼中滿是無奈:“小翠,爹對不起你。沒能讓你過上好日子。”
小翠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爹,您彆這麼說。隻要咱們在一起,日子再苦也不怕。”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李長風和孫元化走了進來,看到屋內的情景,心中不禁一酸。
“老張,我回來了,是老夫對不起你們!讓你們過這種苦日子。這位是李將軍,他想請你們去海南島,幫我們製造火器。”孫元化輕聲說道。
老張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真的嗎?李將軍,您願意用我們這些匠人?”
李長風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鄭重:“老張,你們的技藝是我們最需要的。到了海南島,每人每月能拿二兩銀子,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老張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他緊緊握住李長風的手:“李將軍,謝謝您!謝謝您!”
小翠也激動地站了起來,眼中滿是期待:“爹,咱們終於有希望了!”
李長風微微一笑,目光溫柔而堅定:“小翠,你放心,到了海南島,你們的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隨後,孫元化帶著李長風來到他苦心經營多年的火器作坊。作坊裡,機器大多閒置,匠人們神情落寞。孫元化一聲令下,告知眾人願意跟隨他們前往海南,不僅能繼續從事火器製作,而且每人每月能拿到二兩銀子。匠人們聽聞,眼中先是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緊接著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二兩銀子,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能讓他們擺脫眼前的困境。於是,眾人紛紛響應,願意追隨孫元化和李長風前往海南。
為表誠意,李長風馬當時就為每一位匠人發放了5兩的安家費。於是,匠人們高興的喊著號子,把火器作坊內的機器和工具全部打包抬上了大福船。
忙到中午,李長風發現餓了,他招呼著這群匠人們一同去吃飯。大魚大肉可勁造,他請客!眾工匠聞聽歡喜不已,自知跟對了明主。
李長風與孫元化於登州城內一家頗具古韻的酒樓中對坐而飲。酒過三巡,周遭食客們的談笑聲、杯盞碰撞聲交織在一起。然而,一段對話卻如同一股清流,瞬間吸引了李長風的注意。
鄰桌一位身形壯碩、滿臉胡茬的漢子,正眉飛色舞地向旁人講述著:“你們可曉得咱登州水師的千總潘大忠?那可真是條響當當的好漢!覺華島那一戰,外海都結了冰,建奴如餓狼般撲向覺華島。咱登州水師奉命運糧,結果被困在那冰天雪地之中。”
漢子頓了頓,猛灌一口酒,砸吧砸吧嘴,繼續說道:“潘千總當時就像那戰神下凡呐!他手持長刀,身先士卒,帶著兄弟們跟建奴拚殺。那刀光霍霍,建奴的鮮血濺得他滿身都是,可他眼都不眨一下。為了給兄弟們殺出一條血路,他一人就砍翻了十好幾個建奴。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帶著剩餘的兄弟們,在那冰麵上一步一滑地往回逃。建奴在後麵緊追不舍,潘千總邊打邊撤,愣是帶著兄弟們活著回到了登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