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鐵腕治城,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1月20日,後金軍兵再次在德勝門與滿桂、侯世祿部交火。明軍誤傷己方,侯世祿潰逃,滿桂率殘部死守,身中數箭仍堅持作戰。同日,袁崇煥部在廣渠門外與後金左翼蒙古兵及白甲護軍激戰,袁崇煥身中十數箭(因穿重甲未穿),明軍追擊至運河邊,後金損失慘重。
大戰之前,崇禎皇帝和李長風徹夜長談,要求李長風要肩負錦衣衛之職,肅清城內的奸細,絕不能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奸細打開城門的事情。同時,穩定社會治安,打擊囤積居奇的不法商販。城外的2000李家軍仍歸李長風節製,要在適當的時候對建奴開展反擊,但不允許進城。
五更天的梆子剛敲過,李長風一襲飛魚服立在正陽門箭樓上。他望著城下蜿蜒的流民隊伍,突然指向人群裡一個裹著破棉襖的漢子:"第三列第七人,抓!"
錦衣衛緹騎如狼似虎撲下去時,那漢子竟從懷裡掏出短弩。弩箭擦著李長風耳邊飛過,釘在城門匾額"正陽"的"陽"字上。待緹騎將人拖到跟前,李長風用繡春刀挑開犯人衣襟——胸口紋著正白旗的狼頭刺青。
"大人神了!"百戶看著滿地收繳的匕首火折,"您怎知他是細作?"
李長風拾起細作掉落的窩頭,掰開露出半截羊皮紙:"流民領粥都是狼吞虎咽,唯有這廝把窩頭攥出指印。"羊皮紙上用朱砂畫著德勝門炮位,正是昨日剛調整的布防圖。
朝陽門粥棚突然傳來騷動。烏蘭一鞭子抽翻插隊的糧商,馬靴踩在對方肥臉上:"昨日粳米還是三錢一鬥,今日就敢要八錢?"她揮手招來木匠,兩個"米"字木枷往糧商脖子上一套,城門口頓時跪了一排白胖的"米"字囚徒。
"這招比我們套馬還有趣。"烏蘭笑著往粥鍋裡撒了把鹽,"李千戶說鹹粥頂餓,都排好隊!"
流民中忽然擠出個獨臂老漢:"小老兒原是薊鎮炮手,願為將軍效命!"他身後呼啦啦跪倒一片,有鐵匠舉著打鐵錘,有獵戶背著牛角弓,連瞎眼的更夫都攥著銅鑼。
民心可用啊!經過仔細挑選,李長風又挑選1000多青壯加入李家軍,彌補了這幾天的減員。
通過流民互相指認,李長風前前後後抓了上百個建奴奸細,全部押解給崇禎皇帝。皇帝一時大喜,命李長風全部押到城頭,當著攻城的建奴麵全部砍了腦袋。
此刻乾清宮內,李長風正將九邊堪合圖鋪在龍案上:"建奴慣用''驅羊圍獵''之術,我軍當效法成祖皇帝五征漠北之策。"他手指劃過居庸關,"建奴必然打不下京城,現如今正在北直隸四處擄掠,可命宣大精銳藏兵於此,待虜騎掠至昌平,則關門打狗。"
袁崇煥突然冷笑:"李千戶可知,城外尚有十萬饑民?"
"正要用這十萬雙眼睛。"李長風迎上袁崇煥的目光,"下官請開安定門,許流民入外城安置。建奴細作既要刺探,就讓他們看個夠——看我在西直門虛設百門紅衣大炮,看德勝門夜夜篝火通明!"
崇禎的朱筆懸在半空,一滴墨汁落在"袁崇煥"的署名上。年輕的皇帝突然將茶盞砸向袁崇煥:"聽聽!這才是謀國之策!爾等日日''五年平遼'',平到虜騎臨城!"
是夜李長風巡視至阜成門,忽見趙清漪提著宮燈立在譙樓。她解下猩紅鬥篷,露出裡頭鵝黃襦裙:"爹爹臨終前留了封信......"話音未落,城外突然火把如龍——竟是正藍旗夜襲!
趙清漪手中的宮燈被箭矢射穿時,李長風一把將她拽到譙樓箭垛後。燃燒的燈油潑在青磚上,映出城外如潮水般湧來的正藍旗鐵騎。
"帶趙姑娘去甕城!"李長風將人推給親兵,轉身抽出尚方寶劍。劍鋒劃過女牆,迸出一串火星:"神機營!放火龍出水!"
三道火龍呼嘯著竄下城頭,夜空霎時亮如白晝。衝在最前的巴牙喇兵連人帶馬化作火球,空氣中彌漫著焦糊的肉香。烏蘭在德勝門望樓上看見火光,反手將牛角號塞給副將:"我去接應那書呆子!"
此刻譙樓下的馬道亂作一團。趙清漪的襦裙被流矢劃破,卻死死護著懷中書信。幾個正藍旗銳兵借著雲鉤攀上城頭,鑲鐵馬靴剛踩上垛口,就被李長風連人帶甲劈成兩半。
"大人小心!"趙清漪突然尖叫。
李長風回身格擋已來不及,一支透甲錐直取後心。千鈞一發之際,烏蘭的套馬索淩空飛來,箭矢擦著李長風肋下飛過,釘在譙樓立柱上。
"好俊的身手。"烏蘭甩著滴血的彎刀,眼睛卻盯著趙清漪撕裂的裙裾,"隻是趙姑娘這衣裳,怕是經不起戰場風塵。"
城外突然響起震天爆炸。孫元化被特赦,帶著火器匠人推來十門改良佛朗機小炮,炮口噴出的不再是實心彈,而是裝滿鐵蒺藜的霰彈囊。衝過護城河的建奴如割麥般倒下,鮮血染紅了殘雪。
“孫大人打的好啊!”李長風讚歎道!
“這就是一些不中用的小炮,要是能找到我鑄造的那些紅衣大炮就好了!”孫元化不無遺憾的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