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喜峰口,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還沒亮,李長風就悄悄起身了。路過烏蘭的蒙古包,她還在熟睡,月光透過蒙古包的氈簾灑在她臉上,映出一片柔和的光暈。李長風輕輕撫過她的臉頰,心裡湧起一陣不舍。但他知道,自己必須走。

收拾好行裝,李長風掀開氈簾。草原上的晨風帶著寒意,他緊了緊身上的羊皮襖。馬廄裡,他的坐騎“追風”似乎感應到了主人的情緒,輕輕打了個響鼻。

“好夥計,”李長風拍了拍馬脖子,“咱們該上路了。”

他翻身上馬,最後看了一眼烏蘭的蒙古包。晨霧中,蒙古包的輪廓若隱若現,像一幅水墨畫。李長風咬了咬牙,一夾馬腹,追風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

草原在晨光中蘇醒,露珠在草葉上閃爍。李長風策馬狂奔,耳邊是呼嘯的風聲。他知道,烏蘭醒來後一定會追來,所以他必須快,再快。

然而,就在他翻過一座小山丘時,身後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李長風心頭一緊,回頭望去,隻見一匹棗紅馬正疾馳而來,馬背上的身影再熟悉不過。

眼淚一下奪眶而出。

“烏蘭!”李長風勒住馬韁。

烏蘭追了上來,臉上還帶著晨露,氣喘籲籲:“你這個騙子!說好要帶我一起的!”

李長風無奈地笑了:“你阿瑪不會同意的。”

“我才不管!”烏蘭揚起下巴,“你要去送死,我就陪你一起死!”

李長風看著她倔強的眼神,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伸出手,烏蘭毫不猶豫地握住。兩匹馬並轡而行,在晨光中奔向遠方。

一路上,他們穿過茫茫草原,翻越崇山峻嶺。白天趕路,晚上就依偎在一起取暖。烏蘭總是把最後一塊乾糧留給李長風,說自己不餓;李長風則會在夜裡悄悄起身,給烏蘭蓋好毯子。

第九天中午的時候,他們趕到了距離喜峰口不遠的一處屯堡。此處已遭兵災,大火將每一間屋子都燒成灰燼,諾大的屯堡裡不見一個活人,老人、孩子全部被屠戮殆儘,青壯年、糧食、婦女、財貨全被擄走,帶不走的人就殺掉,帶不走的東西就燒掉,這就是後金韃子的混蛋法則,一點點吸乾大明的每一滴血液。

二人沉默不語,尋了一塊乾淨的所在,依偎著吃了一點乾糧。

第十天傍晚,他們終於看到了喜峰口。夕陽下,那座巍峨的關隘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橫亙在群山之間。然而,此刻的喜峰口卻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

大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極率5萬清軍繞遼鎮,取道蒙古,入寇大明。

關隘下,後金大軍如潮水般湧來。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年輕汗王皇太極的金頂大纛在風中獵獵作響,數萬大軍列陣以待。

這一年的冬月格外凜冽,喜峰口外的山道上滾滿了冰渣子。李長峰握緊了馬韁繩,透過結霜的睫毛望去,遠處的狼煙被一道道點起,迅速衝破天際,像是蒼狼垂死的嗚咽。後金鐵騎的號角聲穿透天際,驚的關牆上的寒鴉撲棱棱飛起。

此刻,山海關總兵趙率教中了皇太極的“聲東擊西”之計,明軍主力還在馬蘭峪一帶裹足不前。

“轟!”一聲炮響,拉開了攻城的序幕。後金士兵如螞蟻般湧向城牆,雲梯一架接一架架起。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城牆上明軍士兵不斷中箭倒下。

李長風看到,城頭上一個身穿鎧甲的將領正在指揮作戰。那是他的父親李遵祖,雖然年過半百,卻依然挺拔如山嶽。爺爺李如鬆和二爺爺李如柏相繼戰死後,李家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就差被文官彈劾全家流放了。

“殺!”後金士兵的喊殺聲震天動地。他們悍不畏死,前赴後繼地衝向城牆。明軍雖然頑強抵抗,但寡不敵眾,防線岌岌可危。

八旗騎兵身披重甲,前鋒鐵蹄已經突破了鹿砦,十匹馬並排衝撞的聲浪幾乎掀翻了城牆,更有精銳的白甲兵緊盯著關牆上的薄弱處——右側三百步的望京台,不斷遊走拋射,試圖找機會一舉突破。

明軍推出了床弩,對著靠近的八旗兵就是一陣亂射,不過準頭欠佳,並沒有給後金軍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後金軍越發猖狂,開始不斷聚攏兵力發起衝鋒。雲梯架起來了,越來越多的韃子開始蟻附攻城。

城牆下傳來刺耳的金屬撞擊聲,越來越多的火油被裝在罐子裡拋下。突然,李長風看到又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視野裡,一個頭戴八瓣盔的明軍小將迅速出現在垛口,抽出背上的三角銃,點燃後槍管裡連續噴出三道火焰,瞬間點燃了堆在牆角的草料,赤紅的火浪伴著火油的流淌順著陡坡奔湧而下,將最前排的八旗兵燒成跳動的骨架。

那射銃的小將正是他的三弟李長火,李長風家裡兄弟四個,分彆以風林火山命名。

“弓箭手,快射箭!”父親李遵祖的吼聲在山穀間炸開,數不儘的箭矢齊射而出,裹著棉甲的八旗騎兵在箭雨中人仰馬翻,鐵蹄踏碎的冰淩折射出千萬道寒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