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的毛毛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光明與進步,遠古人皇紀,七彩的毛毛蟲,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雪落下後的第七天,太陽剛滑過西山脊,黑暗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白晝。
石墨坐在長屋中央的火塘邊,看著火焰漸漸矮下去。往常這個時候,部落就該結束一天的活動了。女人們收拾未完成的編織,工匠們放下隻做了一半的工具,孩子們被趕回漆黑的屋子裡睡覺。整個部落隨著日落而沉睡,直到第二天太陽升起。
"首領,試試這個。"石錘的聲音從背後傳來,打斷了石墨的思緒。
石墨轉身,看見石錘手裡捧著一個粗糙的陶碗,碗裡盛著他們新提煉的豆油,一根繩浸在油中,另一端搭在碗沿上燃燒。那火苗不像火把那樣劈啪亂跳,而是穩定地散發著橘黃色的光芒,照亮了石錘滿是皺紋的臉。
"這..."石墨接過陶碗,火光在他眼中跳動,"能燒多久?"
"從日落到現在,油才少了這麼一點。"石錘用拇指和食指比劃出一小段距離,眼睛在火光下閃閃發亮,"比鬆脂火把耐用多了,而且不冒黑煙。"
石墨小心地把碗放在地上,火光立刻在地上畫出一個晃動的光圈。他盯著那簇火苗看了很久,一個想法在腦海中逐漸成形——如果他們能做出更多這樣的燈呢?
第二天一早,石墨召集了部落裡最靈巧的陶匠紅泥。這個瘦小的女人手指上永遠沾著黏土,但經她手做出的陶器個個圓潤勻稱。
"要能裝油,口沿這裡要有凹槽放燈芯,還要方便拿取。"石墨在地上畫出他想象中的油燈形狀。
紅泥歪著頭看了一會兒,突然拍掉手上的黏土,跑到她的工作台前。當她回來時,手裡拿著一個奇怪的陶器——底部是飽滿的圓形,上方收口成細頸,邊緣特意捏出一個波浪形的豁口。
"像這樣?"紅泥的眼睛亮晶晶的,"豁口卡住燈芯,細頸防止油灑出來,圓肚子可以裝很多油。"
石墨接過陶坯,驚訝於它的精巧。紅泥甚至考慮到了油燈的便攜性,細頸正好能讓手指牢牢握住。他抬頭看向紅泥,後者正緊張地咬著下唇等待評價。
"完美。"石墨露出罕見的笑容,"今天能做多少?"
"如果有幫手,十個。不,二十個!"紅泥興奮地說,隨即又猶豫起來,"但燒窯需要時間..."
"用那個新窯。"石墨指向部落邊緣新建的土窯,"昨天剛燒過一批陶罐,還保持著溫度。"
消息像火星一樣在部落裡傳開。不到正午,整個部落都動了起來。女人們負責揉製黏土,孩子們收集最好的纖維搓成燈芯,男人們則搬運豆油和搭建新的工作台。就連平時隻負責打獵的白楊也加入了,他用鐵片製作出一套雕刻工具,幫紅泥在油燈上刻出防滑的紋路。
石墨站在忙碌的人群中央,看著第一窯油燈被送入土窯。紅泥帶著幾個學徒小心地把成型的陶坯排列好,然後封上窯口。燒製需要整整一天,但沒人願意離開。夜幕降臨時,人們點燃臨時製作的油燈——其實就是盛油的陶碗——繼續工作。
火光下,石墨注意到部落的樣子變得陌生而新奇。陰影在人們臉上跳動,照亮了平時在日光下看不到的細節:石錘專注時緊鎖的眉頭,紅泥捏陶時微微吐出的舌尖,白楊雕刻時刻意放輕的呼吸。這些細節在黑暗中突然變得鮮明,仿佛油燈不僅照亮了空間,還照亮了人本身。
第一窯三十盞油燈在次日傍晚出窯。紅泥小心地敲開窯口的封泥,熱氣裹挾著陶土的氣息撲麵而來。一盞盞油燈被取出,在夕陽下泛著橙紅色的光澤。石墨拿起第一盞,觸手溫熱,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裝油。"他輕聲說。
白楊立刻捧來一罐豆油,小心地倒入燈中。紅泥選了一根上好的麻繩燈芯,沿著特意設計的豁口放入。當石墨用火把點燃燈芯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火苗跳了一下,然後穩定下來。不是火把那種張牙舞爪的火焰,而是一朵乖巧的小花,安靜地在燈口綻放。光芒比石墨預想的還要亮,照亮了周圍每一張期待的臉。
"再點亮其他的。"石墨說。
很快,三十盞油燈全部亮起,排列在長屋中央的長桌上。那景象令人震撼——仿佛把一片星空搬進了屋內。孩子們發出驚歎,大人們則沉默地看著這前所未有的光亮。石墨注意到,這些燈光加起來比中央火塘還要明亮,卻沒有嗆人的煙霧。
"今晚,所有人都不必摸黑睡覺了。"石墨宣布道。
接下來的三天,部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油燈工坊。紅泥和她的學徒們輪班工作,土窯日夜不停地冒著青煙。到第四天傍晚,部落裡已經製作出上百盞油燈,每間長屋都分到了至少五盞,工匠區和糧倉更是掛滿了燈。
光明徹底改變了部落的作息。夜幕降臨時,人們不再匆匆結束手頭的工作。工匠們借著燈光打磨白天沒做完的工具;女人們編織、縫補到深夜;長老們圍坐在油燈旁,開始向年輕人講述那些過去隻能在冬日火塘邊斷斷續續口述的部落曆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遠古人皇紀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遠古人皇紀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