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浠水會脫胎換骨
楚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浠水會脫胎換骨,官途:權力巔峰從紀委開始,楚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4章浠水會脫胎換骨第12頁 “看你那沒出息的樣子,當個鄉裡的書記就知足了?” “多了不敢想,但我早就看不上劉寶祿了。這家夥早晚會把劉樓鄉斷送,還是趕快讓我來吧。” 就在此時,一位老乾部叫秦雲東,催促著歇夠了,該繼續爬頂峰了。 秦雲東答應一聲站起身,吩咐劉前進跟著走,其他人原地待命,等著他們回來。 眾人一路向上走,秦雲東和劉前進故意走在最後,小聲攀談。 “你說看,劉寶祿都有什麼問題?” “我看出秦書記是個好官,我也就不瞞您了。” 劉寶祿是劉樓鄉的人,之所以被提拔,是因為他是黃浩的小舅子,而黃浩是魏郡的心腹,所以在黃浩的推薦下,劉寶祿從鄉派出所的所長被破格提拔為鄉委書記。 但此人除了吃喝嫖賭之外,並沒有主政能力,除了對錢感興趣,彆的事情都漠不關心。 前兩年,鑫九天派人考察劉樓鄉,說是看中嶽山礦產資源,劉寶祿也不知道得了鑫九天多少好處,從一開始就積極支持,還協助他們違規開采礦石,造成森林資源被破壞。 從今年開始,鑫九天又想在嶽山腳下建立一個平板玻璃廠,因為廠地不足,他們就想要吞掉嶽山村一半的農田。 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劉寶祿擅自同意批地給鑫九天公司。 “我多次明確表示反對,但沒辦法,劉寶祿在劉樓鄉一手遮天,我的反對沒有鳥用。唉,劉樓鄉的日子本就不富裕,又碰到一個貪官庸官,鬨得烏煙瘴氣。” 劉前進早就憋著一肚子火,好不容易有了可以傾訴的對象,於是把一肚子牢騷都發泄出來,還把自己氣得臉紅脖子粗。 秦雲東聽他把話說完,暗自點點頭。 劉前進並沒有造謠汙蔑,他講的內容和秦雲東暗訪調查的情況基本吻合。 “前進同誌,這次我就要批評你了。作為劉樓鄉二把手,你既然發現了劉寶祿如此重大的問題,為什麼不向組織反映,不向紀委舉報?” “秦書記,我不是沒有反映過問題,但都石沉大海,據說是被魏書記壓下來了。我也向紀委的張毅書記舉報過,可是他卻出了車禍……我也就從那時候徹底失望了,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不有顧慮啊。” “你是什麼時候向張毅談了劉寶祿的問題?” “大約是一個月前。” “你反映張寶祿的問題後,張毅是怎麼答複你的?” “他說事關重大,其中牽連了很多人,讓我先不要對外聲張,他再調查落實一下,結果沒有等來結果,卻等來了他的噩耗。” “你覺得張毅這個人怎麼樣?” “張毅書記為人很正直,仗義執言,他也是我信得過的人,所以我才向他和盤托出。” 秦雲東沉默不語向前走。 劉前進不敢打擾他,默默在一旁跟隨。 忽然,前麵傳來一片歡呼,還有人在大聲呼喊秦雲東的名字。 原來老乾部們都已經登頂嶽山最高峰。 秦雲東加快腳步,很快就和老人們在山頂彙合。 “雲東,你這身子骨不行啊,怎麼還比不上我們這些老家夥呢?”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4章浠水會脫胎換骨第22頁 “遲老,您是老當益壯,我是自愧不如,以後真要加強鍛煉了。” 秦雲東笑著回答。 遲老手拄登山杖,眺望四周的景色,一臉的驕傲神情。 “雲東,你是大才子,現在你最先想到的是哪首詩可以契合此情此景?” 這道考題對秦雲東毫無難度,他張開就吟詩一首: “萬裡車書儘混同,江南豈有彆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接著,秦雲龍稍加改動,又吟誦道: “千載是非儘混同,浠水豈容腐鼠生?百萬民眾齊翹首,揮劍嶽山第一峰。” “原詩好,你改得也好,夠霸氣。雲東,你能想起這首詩,說明你有淩雲之誌,胸中有百萬雄兵,我很看好你。” 秦雲東謙虛了幾句,主動為老乾部們合影留念。 下山的時候,秦雲東和劉前進又落在最後。 “前進同誌,我現在要交給你一項任務,希望你能不辱使命。” “秦書記儘管吩咐,隻要我能做到,一定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劉前進似乎是受到秦雲東詩句的激勵,回答得熱血沸騰。 “沒那麼嚴重,還談不到死的程度。但是你做成了,可以加速劉寶祿垮台的時間。” 秦雲東微笑著擺擺手,說得輕描淡寫。 劉前進雖然高興,但也流露出一絲懷疑。 劉寶祿是魏郡的人,秦雲東真的有能力扳倒他嗎? 當天晚上,中山市委家屬院。 趙祥國按響了新任市長吳凡塵家的門鈴。 “師母好,我是浠水縣的趙祥國,吳市長在家嗎?” 看到吳凡塵的愛人,一向腆胸鐵肚的趙祥國點頭哈腰,滿臉堆笑。 五年前,趙祥國到市委黨校學習,班主任就是吳凡塵。 趙祥國當時就有預感,吳凡塵早晚要出山,這位名牌大學的博士,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他利用各種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並百般討好獻殷勤,終於獲得了路凡塵的信賴。 後來,果然如他所料,路凡塵從校園出山,一路獲得提拔,順風順水做到副市長。 最近,市委書記周通平退居二線,原來的市長繼任市委書記,而路凡塵再一次脫穎而出,接任了市長的職務。 書房裡,吳凡塵正在練書法,看到趙祥國進來,並沒有停止寫字。 “祥國,你可有一段日子沒來了。” “老師,浠水縣的老城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我沒有第一時間向您道賀,實在對不住。” 趙祥國畢恭畢敬地站在案幾對麵,臉上難得出現乖巧順從的神色。 “哦?你說的項目就是酒文化廣場工程吧?” “老師日理萬機,卻對浠水縣了如指掌,真讓我既欽佩又感動。按照當初的規劃,酒文化廣場前期拆遷工作已經完成,現在已經進入清理廢墟平整土地的階段。” “嗯,乾得不錯,浠水縣經濟上不去,是因為沒有特色經濟發展,我給你出的主意會讓浠水縣脫胎換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