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明倭戰爭 2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5章 明倭戰爭 2,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萬曆十八年到了之後,沿海的緊張氛圍越發濃厚……
倭國在萬曆十八年的二月份,好似已經準備好了大舉入侵朝鮮的準備。
而此時朝鮮的李成梁準備好了,這一次跟另外一個時空中完全不一樣,遼東的明軍並沒有大舉進入朝鮮支援的打算。
朝鮮人要獨自完成他們自己的曆史使命,不能一挨打,就喊爸爸。
隻是在戚金的調配下,調遣了兩千餘名遼東鐵騎與寧國公麾下聽令,也是充當護衛親兵。
這些遼東鐵騎的父輩大多數都是跟著李成梁在蒙古廝殺過的。
現在又到了老帥的身邊,臨行之際,各家的父輩都是不斷叮囑,千萬不要給自己丟人。
而李成梁也早就開始了對於朝鮮的全麵備戰。
巨濟島,釜山等眾多重要位置,都部署了重兵防守,李成梁擬定的戰略就是,在沿海一線就與倭寇分個高下。
豐臣秀吉想象中的戰場是漢陽王都,甚至是遼東沈陽……
但李成梁想要的主戰場,卻是釜山,巨濟島,這些海疆附近的地形,朝鮮三軍早就摸得清清楚楚。
而李成梁也不愧為見過大世麵的人,仿佛倭國的大舉入侵,不算什麼大事,一開始便把自己的前線指揮部搬到了釜山來。
當然,李成梁這一舉可不是破釜沉舟,在內陸依然保持著強大的軍力部署。
巨濟島有超過萬名精銳,一萬多名隨從軍。
釜山更是部署朝鮮軍主力三萬餘人,以及所有的戰船,隨時得到調動……
至於李成梁為何敢將大部分主力部署在東南,是因為山東水師,以及衛所軍隊承擔了大明朝與朝鮮內海的防務,即便有小規模的倭寇從西南登上朝鮮本土。
李成梁在本土上的部署,也能讓登陸的倭寇吃上一壺……
鉛灰色的天幕低垂,仿佛隨時要壓向翻滾著白沫的墨綠色海麵。
凜冽的東北風帶著刺骨的寒意,呼嘯著掠過海麵,卷起冰冷的浪花,拍打在船舷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這片位於朝鮮慶尚道巨濟島與倭國對馬島之間的海域,此刻正醞釀著一場即將撕裂寧靜的風暴。
倭國龐大的遠征先鋒艦隊,如同一條臃腫而凶戾的惡蛟,正艱難地破開波濤,向著朝鮮海岸線蠕動。
這是是九鬼嘉隆引以為傲的精銳水軍。六艘戰船,以及二十五艘運兵船組成的前鋒船隊,以巨大的安宅船“日向丸”為核心,兩側護衛著靈活的關船,破浪前行。
船帆被海風鼓脹,繪著各家大名猙獰家紋的旗幟獵獵作響。
甲板上,身披具足、手持長矛和鐵炮的倭國水軍士卒,臉上混雜著對未知戰場的緊張和對“建功立業”的狂熱期待。
九鬼嘉隆的心腹家臣、先鋒副將鬆下義弘站在“日向丸”高大的船樓上,手按刀柄,目光陰沉地掃視著前方霧氣彌漫的海域。
“義弘大人,前方就是巨濟島了!”一名了望手指著左舷遠方隱約可見的陸地輪廓喊道,“按計劃,我軍將在此清理航道,建立灘頭據點,接應後續大軍登陸!”
島津義弘點點頭,嘴角扯出一絲獰笑:“好!打起精神!朝鮮水師?哼,真是是一群駕著澡盆子的漁民!我們不足數裡便到了他們的島上,竟然還未發現迎戰的戰船。”
“傳令各船,保持陣型,全速前進!發現敵船,無需請示,立刻擊沉!”
然而,他話音未落,異變陡生……
“右舷!發現敵船!數量…數量極多!”另一側了望突然發出淒厲的尖叫,聲音因極度震驚而扭曲!
“後麵……”
“左側……”
“不是澡盆,都是大船……”
鬆下義弘的輕蔑尚未消散,薄霧中那片“移動森林”的輪廓已驟然清晰!
那不是幻影,而是實實在在、殺氣騰騰的戰艦集群!
數十艘朝鮮戰船,以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破霧而出,瞬間填滿了倭國先鋒艦隊右舷的視野……
而左側,後麵,亦有數艘。
“敵襲!全艦戰鬥準備!”鬆下義弘的嘶吼帶著變調的驚惶,瞬間被淹沒在海風與驟然響起的低沉號角聲中……
朝鮮艦隊旗艦“忠武號”上,朝鮮水師統製使元均麵色冷峻,但眼神深處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他身邊,並肩而立著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年約四旬開外的明朝將領。
此人一身玄色魚鱗甲,外罩緋色戰袍,腰間懸著禦賜的雁翎刀,正是山東水師調任朝鮮助防的水師參將——徐鐵麟。
而巨濟島的防務,大軍指揮權並不在水師統製使元均的手上,而是在徐鐵麟手上。
當然,這一點元均是求之不得,要不是徐將軍要求,他甚至都不會登上忠武號上隨大軍出海……
徐鐵麟,登州世襲軍戶出身,自幼習武,熟讀兵書,青年時隨父輩在遼東與女真、蒙古諸部作戰,屢立戰功,尤擅火器運用……萬曆初年,曾在東南沿海參與清剿殘餘倭寇及海盜,積累了豐富的水戰經驗……後調任登萊水師,負責海防,期間接觸並精通大明新式火炮的使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