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5章 情報 2,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茶香嫋嫋,卻掩蓋不住室內的交易氣息。

石田三成身邊一個負責整理文書的中級文吏吉川明博,此刻正襟危坐,額角卻滲出細汗。

他對麵坐著一位氣度沉穩、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自稱鬆下,來自堺港。

“吉川大人,”鬆下抿了口茶,聲音平和,“聽聞石田奉行大人近日操勞國事,殫精竭慮。我堺港商會,對關白閣下的宏圖大業甚是仰慕,願儘綿薄之力。隻是…這博多灣大軍雲集,糧秣轉運、船隻調配,頭緒萬千。不知奉行所近期可有什麼…特彆的難處?商會或許能疏通一二?”

話語間,一個沉甸甸的錢袋被不著痕跡地推到了吉川明博的手邊。

吉川明博的手指在錢袋上輕輕一按,感受到那令人心安的份量。

他咽了口唾沫,左右張望一下,壓低聲音:“鬆下君有心了。難處…唉,一言難儘。關白閣下鐵令如山!可…島津家送來的鐵炮火藥摻沙,德川家給的船是破船,長宗我部拖欠糧賦,陸路糧道還天天被‘山賊’劫掠!石田大人焦頭爛額,天天在奉行所裡咆哮,…”

他頓了頓,想起石田三成最近對小早川部幾艘快船去向的疑慮和碰壁,“…都有些壓不住場麵了。糧草轉運不暢,後續大軍的供給怕是要出大問題。石田大人甚至私下提過,若實在不行,登陸後隻能…‘就地取糧’於朝鮮了。”

鬆下眼神一閃,追問道:“哦?就地取糧?這…恐非長久之計吧?朝鮮又能支撐多久?關白閣下雄才大略,想必後續方略早有定計?”

吉川明博搖搖頭:“後續?現在隻求先鋒能按時登陸,打開局麵!石田大人承受的壓力太大了……”

鬆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推過去一小錠金子:“吉川大人辛苦了。這些消息,對我們商會判斷商路風險至關重要。若再有關於大軍動向、糧草轉運,或是…其他大人物的特彆安排的消息,還請不吝告知。酬勞方麵,絕對讓大人滿意。”

“好說,好說。”吉川明博將金錠和錢袋迅速收起,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他不清楚這個商會的鬆下老板。是朝鮮人 了,還是大明人,不過,對於他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他要得是銀子。

是金錢。

實際上,大明朝在萬曆十四年,在天子的指示下,就已經開始對倭國建設情報網絡了。

不過,因為語言,文化的些許差異,情報網大多用的都是仇恨豐臣家族的倭國本國人,隻有極少數的漢人。

所以,這種情報傳遞上去,是需要經過層層篩查,來確定他的準確性。

而浙江商人,毛利家的河村助,以及現在這個來自堺港商會的鬆下,都是情報人員。

不過,他們隸屬的組織卻不同。

浙江商人是浙江巡撫衙門。

毛利家的河村助隸屬於朝鮮,釜山營。

堺港商會的鬆下,上線卻是北京城在錦衣衛內部專門成立的海外情報機構東洋司。

情報的彙聚與暗流的指向,紛紛都在告訴大明朝,倭國有了大動作。

河村助的信鴿穿越風浪,終於抵達釜山的秘密聯絡點,隨後情報被火速翻譯,那份關於倭國大軍萬曆十八年必攻朝鮮、以及小早川隆景意圖對大明某地發動突襲的警報,釜山營的主將,將這份情報連同其他佐證,八百裡加急送往漢陽城寧國公府李成梁本人處。

漢陽城,寧國公府。

凜冽的寒風從遼東吹了過來,讓人骨子裡麵都感覺到寒冷。

國公府大堂,高闊軒敞,黑檀木的梁柱透著沉凝的厚重感。

牆壁上懸掛著巨大的《海東全輿圖》和《倭國山川略圖》,在這兩幅地圖的上麵,還懸掛著一幅李成梁的畫像,比地圖都要大上不少。

旁邊則是一套擦拭得鋥亮的明光鎧與一柄出鞘半寸、寒光凜冽的戚刀。

堂內燃著數個碩大的炭盆,劈啪作響,驅散了寒意,卻更烘托出一種緊繃的、蓄勢待發的氛圍。

李成梁,這位年逾七旬卻依舊目光如電、腰背挺直如鬆的大明寧國公、朝鮮經略使,正端坐在主位的虎皮交椅上。

他身著常服,但那股久經沙場、執掌生殺的氣度,讓整個大堂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幾分。

下首左右,分列著數十位將官。左側是清一色的大明將校,甲胄鮮明,神色剛毅,眉宇間帶著大明邊軍特有的剽悍與自信,右側則是以李舜臣為首的朝鮮將領,雖服飾略有不同,但同樣神情肅穆,眼神中燃燒著保家衛國的火焰。

多年的共同操練與李成梁的鐵腕整訓,早已將他們鍛造為一支令行禁止、可堪一戰的勁旅。

大堂內並非議事,而是李成梁在聽取各處軍報。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帥爺召集他們一同過來聽取軍報,當是有要事發生。

空氣安靜得能聽到炭火爆裂的聲音,隻有偶爾將領調整坐姿時甲葉發出的輕微摩擦聲。

就在這沉寂幾乎要壓得人喘不過氣時,一陣急促卻刻意壓低的腳步聲由遠及近。一名身披風塵、腰懸“釜”字令牌的信使,在親衛的引領下,幾乎是衝進了大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