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山長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5章 山長,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本,朱常澍聽見父皇召喚,立刻挺直了小小的腰板,幾步便從後麵跟了上來,站到了敞亮的課室門口。
十歲的少年,身形已有幾分抽條的趨勢,穿著與父皇同色的靛藍錦袍,玉帶束腰,更襯得他眉目清朗,眼神明亮如星。
他膚色是宮中養出的細白,此刻因著新鮮與興奮,雙頰泛著健康的紅暈。
鼻梁挺秀,唇色紅潤,尚未脫去孩童的圓潤,但那微抿的唇角和不自覺挺直的肩背,已隱隱透出一股不同於尋常稚子的沉穩氣度。
聽到父皇問自己願不願意來這裡當教書先生,朱常澍那雙明亮的眼睛眨了眨,長長的睫毛像小扇子般撲閃了一下。
他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先側過頭,飛快地瞥了一眼侍立在父皇身側、麵容沉靜的申時行,又看了看一旁神情端凝的戶部尚書張學顏。
萬曆十七年年初朱翊鈞下旨,讓申時行,張學顏兩人,為朱常澍的兩名老師。
雖然,這個時期說設皇太子,為時過早。
但按照大明朝的傳統,朱常澍的皇儲之位,穩如泰山,即便是他老子不想讓人家接班,也是要費些功夫的。
更何況,天子對這個皇嫡子,總體上來說,還算滿意。
“父皇,兒子在這裡當個教書先生?倒也不是不可,但兒子當個兩三年的先生,便要做山長。”
“當了山長之後,要管先生、管廚子、管賬房采買,還要跟鄉裡的保長、縣裡的老爺們打交道……兒子要做,就做這整個蒙學的‘山長’!”
明代地方官學或大型書院負責人常稱“山長”或“學正”,此處用於規模較大的蒙學負責人……
不過,山長還有隱士的意思,在這官立蒙學的校長稱作為山長已有些過了。
不過,朱常澍他此時了解的內容不多,隻當山長便是校長。
朱翊鈞聞言,眼中笑意更深,帶著考較,“你可知這山長要做些什麼?擔子可不輕。”
“兒子知道!山長就是管總的!要管先生們好好教書,不能偷懶誤人子弟,要管賬房先生把朝廷給的米糧錢鈔都用在娃娃們身上,不能克扣,要管廚子把飯食做得乾淨管飽,還要管著娃娃們彆打架鬨事,好好念書。”
“更要緊的是,得讓這蒙學順順當當的,真正把朝廷的恩典落到每個娃娃頭上,讓老百姓都念著父皇您的好!”
他越說越流利,眼神晶亮,最後還不忘把話圓回父皇最關心的地方。
“哈哈哈!好!有誌氣!”
朱翊鈞龍顏大悅,伸手在兒子肩頭重重一拍:“做先生是雕琢璞玉,做山長是掌舵一方!朕準了!待你學問再紮實些,身體再壯實些,朕就讓你到這樣一處蒙學來,好好做幾年山長!”
“乾得好了,朕給你記功!將來,給你實打實的官做……讓你做個總山長……”
朱翊鈞這話說得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帝王意誌,顯然並非一時興起的戲言。
話音落下,課室門口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瞬。
申時行垂手侍立,麵上依舊是恭謹沉穩的風範,但那雙深邃的眼眸深處,卻掠過一絲極其複雜的光芒。
欣慰、激賞,如潮水般湧動——皇子殿下年方十歲,便能有此擔當、此格局,更難得的是那份體察下情、著眼實務的心思,再加上還能討的上心,不錯不錯……
然而,欣慰激賞之下,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也悄然浮起。讓未來儲君,大明的嫡長子,親臨這鄉野之地,與泥腿子的孩子、落魄的秀才、甚至廚子賬房為伍?
這……這豈非混淆了天家血脈的尊貴?
打破了千百年森嚴的等級?
教化萬民自是聖德,可儲君親涉微末……怎麼想都感覺有些不對勁。
而朱常澍的話,倒是給朱翊鈞提了醒。
官立蒙學的行政,是掌握在地方手中的,也就是說,他們想安排誰來管事,誰就能管事。
這感覺有些不妥當。
“山長……”朱翊鈞咀嚼著這個稱呼,目光下意識地再次掃過這間課室,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山長之名,古已有之,多指那些隱居名山、主持一方書院、學養深厚、德高望重的鴻儒隱士。
其門下弟子,或為求取功名的士子,或為鑽研學問的英才。
即便是地方官學的主事者,也稱“教諭”、“訓導”,罕用“山長”。
用這個帶著濃厚隱逸與學術色彩、甚至有些超然意味的稱謂,來稱呼一個管理百十個農家稚童開蒙、管著廚子賬房采買的基層學官?
朱翊鈞心中失笑,這確實有些名不副實,甚至……有些滑稽了。
澍兒到底年幼,隻知“山長”似乎是管事的,便拿來用了。
但澍兒這看似童稚、不甚貼切的話,卻也引來朱翊鈞的一段沉思。
是啊!
這遍布四省、近四百處的官吏蒙學,每一處都是一個不小的攤子!
有學生、有先生、有廚子、有賬房,每日消耗錢糧米麵,牽扯地方官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