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6章 杭州談判 5,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佳胤看著眼前瞬間完成從“鷹視狼顧”到“搖尾乞憐”轉變的小西行長,心中那點因對方“識相”而稍霽的情緒,早已被更深的鄙夷所取代。

他暗自冷笑,真乃世間罕見之小人!

如同川中那些提線木偶,瞬息萬變而無定形。

前一刻還冷若冰霜,目光如鷹隼般銳利,言語間夾槍帶棒,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

下一刻就能笑語盈盈,掏心掏肺般訴苦求情……

見權位強者則脅肩諂笑,恨不得膝行而前舔舐靴履……

若遇寒微者,恐怕立時便是昂頭闊步,白眼相加……

朝秦暮楚不足以形容其善變,反複無常難儘其奸狡,如此無骨無節、無品無德之輩,真可謂人情之蟊賊,世間之魑魅……

更令人齒冷的是,這竟是一國所遣之使!

窺一斑而知全豹,這倭國……哼!

張佳胤心底那份對東瀛的厭惡,此刻如同冰冷的墨汁,徹底暈染開來。

張佳胤聽聞小西行長的話,並未多言,隻是輕笑數聲。

而小西行長還在訴說著他的”請求”

這個時候的請求是真的請求了。

“資敵之事,若不遏製,確如大人所言,必將損害兩國邦誼,貽害無窮!此乃心腹大患,必須根除!”

他完全接受了張佳胤關於“影響關係”的定性,把自己擺在了“求助者”的位置。

眼看張佳胤麵色稍霽,但眼神依舊深邃難測,小西行長立刻拋出了他準備好的“台階”,也是他此行的一個重要備選目標:“大人日理萬機,浙江海防、民政事務繁巨。此事又牽涉甚廣,或許…或許大人一時也覺棘手?”

他小心翼翼地看著張佳胤的臉色,試探著說,“若大人覺得在浙江徹查確有難處,或需朝廷明旨…那不如…不如請大人行個方便?”

他再次深深一揖,姿態放得極低:“懇請大人賜予我等待命使團通關文牒,並奏請天朝皇帝陛下恩準。我等願親赴北京,麵陳天子,將關白殿下之憂憤、東海之危局,以及我等所獲之確鑿證據,一一詳陳於禦前!是非曲直,全憑天子聖裁……”

“如此,既不使大人為難,亦能直達天庭,以求根本解決之道。大人以為…如何?”

他將“麵陳天子”作為了新的訴求,姿態從咄咄逼人的“問責”,徹底轉變為懇請“上達天聽”。

這既是退讓,也是一種迂回策略。

在小西行長的固有認知中,大明朝的地方官最怕的就是涉外事件鬨到中央,尤其是可能暴露地方管理疏失的事件。

小西行長賭的就是張佳胤也不願意讓事情在自己任上鬨得不可收拾,最終驚動皇帝。

“貴使之意,本撫明白了。事關海疆寧靖與邦國交往,確非尋常細務。貴使既有心麵聖陳情……”

他略作停頓,目光掃過小西行長那張寫滿“期待”的臉,清晰地說道:“那便依貴使之請。本撫會即刻擬寫奏本,將今日之事由、貴使所呈之證物情狀、以及貴國關白殿下欲遣使進京之意,一並上奏朝廷……”

“然,在朝廷明旨下達之前,貴使及隨從人等,務必謹守驛館,不得隨意走動,更不得滋擾地方!一切行止,需遵我大明法度!若有違逆,莫怪本撫不講情麵!”

小西行長連忙躬身應諾:“哈依!大人放心,我等定當謹守本分!”

一旁的正使,島津也趕忙躬身應諾,連應兩聲:“哈依,哈依……”

張佳胤微微頷首,但緊接著,話鋒卻是一轉,仿佛隻是隨口提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語氣平淡卻帶著無形的距離感:“不過,有言在先,需告知貴使。我大明朝天子陛下,日理萬機,宵衣旰食,所慮者皆為江山社稷、黎民福祉之大事。貴國使團請求覲見之事,陛下是否得暇召見,何時召見……此皆在聖心獨斷,非本撫所能置喙。”

他端起茶盞,用碗蓋輕輕撇了撇早已涼透的茶水,眼皮微抬,目光如古井般深不見底:“再者,即便陛下最終召見,但此事之裁處,最終多半還是要著落於地方有司辦理。此乃我朝之成例。”

“是以,本撫在此,也需重申我大明之立場,以為貴使所察……“

”寧波港開埠以來,乃至福建月港、廣東粵港,凡我大明所開之口岸,皆奉行‘航行自由,貿易自由’之通則……”

“凡貨物離港,隻要經市舶司,海事司查驗通關,取得合法船引,繳納足額稅銀,其離港之後,所行所至,便與我大明無涉……”

“此乃天朝法度,亦是通行萬國之慣例。貴使所言‘資敵’之事,若真有其事,其源頭,恐不在我大明合法之商船……”

“好了。貴使且回驛館安心等候吧。送客!”

最後兩個字斬釘截鐵,親兵立刻上前,做出“請”的手勢。

小西行長張了張嘴,他還有話沒有說呢。

不過看著張佳胤那副“話已說儘”的淡漠神情,終究把滿腹的話咽了回去,隻能再次躬身行禮,帶著島津忠重,在親兵“護送”下,離開了這巡撫衙門的正堂……

看著那兩個身影消失在甬道儘頭,大堂內凝重的氣氛似乎才鬆動了一些。

一名心腹幕僚上前一步,低聲問道:“大人,這奏本……?”

張佳胤揉了揉眉心,臉上露出一絲真實的疲憊和厭煩:“寫什麼寫,陛下不忙嗎?哪有時間 召見他們 。”

他語氣帶著一絲冷嘲,“本撫公務繁忙,能抽出功夫陪他們演這場戲,已是很給他們臉麵了。”

那幕僚會意,謹慎提醒道:“大人明鑒。隻是……此事涉及外藩控訴,雖其言未必可信,但若處置不當,恐落人口實,被京中某些言官借題發揮。這奏本,還是按規製走的好。”

張佳胤聞言,細想片刻,也覺得幕僚說的有些道理。

“按規製走。不走六百裡加急,走常例,該抄送的抄送,該送內閣的送內閣,慢慢的過去吧,讓他們也多等等。”

“是,卑職明白。”幕僚心領神會。

所謂“常例”,就意味著這份奏疏會彙入每天送往北京那浩如煙海的公文流中,按部就班地排隊等待處理,絕不會被優先處置……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