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庫爾勒之戰 4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8章 庫爾勒之戰 4,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月的驕陽炙烤著大地,每一處水源、每一片可供紮營的綠洲,都成了雙方斥候小隊反複爭奪、喋血廝殺的小型戰場。
麻貴嚴令各部,依托提前搶占的幾處關鍵要隘深溝高壘,堅壁清野。
明軍的火炮營,配合騎兵,以及步兵的步陣,輔以大量火器構建起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雙方各有試探。
但短時間之內,也隻是局部的小規模戰爭。
在葉爾羌汗國主營王帳內,葉兒羌汗國的主將,阿都剌因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聖戰”大軍,其內在的脆弱性,在持續的僵持和初期的挫折下,如同戈壁灘下隱藏的流沙,開始悄然顯露……
葉爾羌汗國也終究不是大明朝,他不算是一個合格,甚至正常的政權組織。
在麵臨較大的戰爭時,這一點,才能顯現出來。
話說回來,葉爾羌汗國立國這麼長時間,這是他們唯一一次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也是阿都剌因第一次指揮這麼大規模的軍團。
民族的拚盤與信任的裂痕,在這些天南地北湊成的部隊中間,非常明顯。
波斯傭兵與古拉姆,他們是葉爾羌汗國重金聘請的“外援”,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忠誠度僅限於金幣和戰利品。
在兩軍陷入長達兩個月的對峙情況下。
傭兵首領們私下聚會,抱怨糧餉偶有拖延,對汗國將領的指揮也頗有微詞。
汗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的蒙古諸部。
他們勇猛剽悍,是騎兵主力,但部落意識強烈。
一些實力較強的部落首領,隻是懾於其兵威和“聖戰”大義才出兵。
如今受了征召前來,確實在這裡對峙兩個多月,推進受阻,他們開始計較本部人馬的損失,對阿都剌因要求他們承擔最危險的前鋒偵察和襲擾任務,私下裡,部落首領們抱怨阿杜拉因偏心,讓“異教徒”波斯人拿走了最好的賞賜。
在之後,便是這次東征大軍的主體。
本地突厥部族與“聖戰者”。
然而,他們的裝備和訓練相對參差。
部分狂熱的教法官和謝赫(宗教領袖)組成的“加齊”隊伍,堅信真主庇佑,渴望通過“吉哈德”獲取榮耀與進入天堂的資格。
他們往往輕視戰術,崇尚個人勇武和正麵衝鋒,對阿都剌因相對謹慎的推進策略,比如等待後勤、尋找戰機感到不耐煩,認為這是對信仰的遲疑。
他們與講究戰術紀律的波斯傭兵、重視部落利益的蒙古首領之間,隔閡日深。
就現在這個階段來說,阿都剌因本人是維係這個龐大而複雜聯軍的唯一核心。
他憑借個人威望、宗教號召力和對賞罰的掌控將各方勢力捏合在一起。
然而,在具體指揮層麵,語言不通(波斯語、蒙古語、突厥語)、戰術理念差異以及潛在的互相輕視,使得協同作戰效率低下。
最為重要的是,補給。
數萬大軍和無數牲畜的消耗是驚人的。
水源、草料、糧食的分配,成為各部爭執的焦點。
蒙古部落抱怨分到的糧食不夠細,草料不夠鮮,波斯傭兵要求優先保證他們的精糧,本地部族則認為資源應該先滿足“為信仰而戰”的加齊。
負責後勤的麻黑馬焦頭爛額,阿都剌因不得不頻繁出麵彈壓。
兩股大軍對壘了兩個多月。
進入九月,來自北方的寒風開始卷起戈壁上的沙礫,白晝依舊酷熱,夜晚卻寒意襲人。
大規模的會戰沒有爆發,但小規模的衝突、伏擊、反伏擊、水源爭奪戰幾乎無日無之。
也就是到了大明萬曆十五年的十月底。
真正的戰爭開始了。
葉兒腔汗國終於忍耐不住。
他們開始進攻明軍。
但每一次進攻失敗後,聯軍內部互相指責的聲音就更大。
蒙古首領指責加齊(聖戰者)無腦送死,聖戰者指責蒙古人怯戰,波斯人則抱怨其他部隊配合不力導致他們暴露在明軍火力下。
阿都剌因的權威在一次次失敗和爭吵中悄然流失。
後勤的壓力也日益增大,戰馬開始掉膘,部分非核心的附庸部族開始出現逃兵……
在這個時候,阿都剌因要麵臨選擇了。
像楚霸王一般破釜沉舟,全麵壓上,還是暫且收兵,退回庫厄勒……
持續的消耗戰對成分複雜的葉爾羌聯軍極為不利。
士氣低落、補給困難、內部矛盾加劇。
反觀明軍,背靠相對穩固的河西走廊補給線,依托工事以逸待勞,火器優勢在防禦中發揮得淋漓儘致。
阿都剌因意識到,在平原上與明軍決戰,勝算渺茫。
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傳入王帳:明軍一支精銳的騎兵分隊,在西北方向成功突襲了葉爾羌一支重要的後勤轉運點,焚毀了大量為過冬準備的糧草和禦寒物資……
這個消息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阿都剌因召集心腹將領和主要部族首領、傭兵頭目,進行了一次氣氛凝重的會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