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大拇指 2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5章 大拇指 2,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用了削藩兩個字,來定義這場大明朝關於宗室調整政策。
實際上,他可以用非常多比較委婉的詞語……來總結這場萬曆十五年正對宗藩的改革。
不過,這個時候的朱翊鈞,就是要從一開始,就要表明大明朝聖天子強硬的政治態度。
讓宗室們不要心存僥幸。
實際上,這是削大宗,救小宗。
在某一方麵來說,取消邊緣宗室的待遇,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對於他們來說,是救贖。
至於削藩策出來之後,產生的問題,在朱翊鈞這裡根本就不是問題。
大明朝的軍隊重塑完成。
說一句自滿的話,就是太宗在世,麵對現在這個局麵,他也吼不住。
朱翊鈞雖然什麼事都管,可至今為止,他從未插手過軍事,特彆是在戰爭持續時間。
他做的就是後勤,督促後勤轉運之時。
也就是說,他從未像那個中正長一樣,瞎指揮,更不會像建文一般對著出征的將領來上一句:“休殺我叔父。”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乾,這一點朱翊鈞是很認同的。
乾清宮中。
被召見的官員在正殿等候。
而朱翊鈞在暖閣中,換下了沉重的袞冕,換上一身赤色織金的常服,隨後,出現在了官員們的麵前。
他年輕的臉上沒有絲毫朝堂上的激昂,隻有一種冰封般的冷靜和不容置疑的威嚴……
等到天子坐定後,申時行帶著此時大明朝的核心領導層,依禮參拜:“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朱翊鈞的聲音不高,卻帶著金石之音,斬釘截鐵,沒有任何廢話:“叫你們來,隻為削藩一事。朝堂之上,朕已言明。此刻,朕要聽的是‘如何做’,不是‘能不能做’。”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張學顏的身上:“張卿,宗祿開支幾何,占天下賦稅幾成,你心中最是有數。”
“陛下明鑒,宗祿之費,歲增無已,至萬曆十年,歲支祿米已逾八百萬石,幾占天下歲供京師糧米之半!且宗室繁衍日眾,若按舊例,十年之後,恐天下歲入儘輸宗室,亦不足供!此誠國家腹心之患也!”
他聲音沉重,將殘酷的數字赤裸裸地擺了出來,殿內氣氛更凝。
朱翊鈞微微頷首,眼神更冷:“很好。既然知道是腹心之患,剜去便是。說說,怎麼剜?”
說這話的時候,朱翊鈞看向了申時行。
早在萬曆九年南巡之時,他便與申閣老商量過這件事情,並且,這些年,申時行也一直跟著自己的幕僚團隊,在打磨這個削藩策。
申時行剛想出身回話,可一旁的王用汲,作為戶部侍郎,也是內閣輔臣,搶先了一步回話:“陛下,臣以為,削藩之要,首在‘節流’。其一,可嚴核玉牒,杜絕冒濫。凡非嫡係正支、年久失考者,停其祿米。其二,可大幅削減郡王以下宗室祿米等級,如鎮國將軍祿米可減至……”
“不夠!”朱翊鈞斷然打斷,“杯水車薪!郡王以下?親王呢?親王歲祿萬石,郡王兩千石,便是削去一半,依舊是國之巨蠹!且隻削祿米,不傷其根本,他們依舊坐擁莊田萬頃,奴仆數千,富可敵國!朝廷的銀子省下一點,又有何用?朕要的是,讓他們再也不能成為朝廷的拖累……”
“陛下!宗室乃天家血脈,太祖太宗定製,意在親親之誼,拱衛社稷。若驟然削奪過甚,恐失天下宗親之心,有損陛下仁德聖名啊,且諸藩雖無兵權,然名分猶在,若群情激憤,聯名上書,或……或有不測之變……”
兵部尚書方逢時出列道,雖然他不敢提“靖難”,但意思很是明顯。
雖然各地的宗藩沒有實際兵權,但他們在當地還是有著一定影響力的,各地的衛鎮將領,大多數都跟宗藩親王是兒女親家,這一點,還是要防備的。
“仁德聖名?是朕的仁德聖名重要,還是大明朝的江山社稷重要……“
”是讓那些躺在祖蔭裡醉生夢死的宗藩滿意重要,還是讓天下億兆黎民能少交幾粒‘宗室糧’重要?至於不測之變……”
“朕剛剛已經說了,朕不想聽能不能做,朕隻想聽你們想怎麼做。”
“朕不是找你們來商量的,朕是找你們商定的。”
“至於朕的兵部尚書所憂慮之事,朕當然清楚,朕登基亦有十六年,平遼東,破蒙古,征西域,朕的威望,是我大明朝的將士們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
“是衛我大明疆土一寸未失掙來的……”
“不是靠對著宗室講什麼‘親親之誼’得來的……”
“在八月六日之前,朕就已經下令,想必此時,各地翊藩衛已進駐各王府。”
“各地督撫、總兵皆朕之股肱,朕倒要看看,哪個藩王,哪個郡王,敢有異動……”
“誰動,朕就剮了誰!朕可不管什麼叔叔爺爺的,正好殺一儆百,為朕的‘削藩策’祭旗!”
方逢時聞言,那可是倒吸一口冷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