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8章 成了表率,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帳幔內的旖旎溫存尚未完全散去餘溫,朱翊鈞已悄然起身。

動作輕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李淑貞從短暫的、帶著疲憊與奇異滿足的昏沉中驚醒,感受到身邊溫暖的抽離,心下一空。

她下意識地撐起酸軟的身子,錦被滑落,露出圓潤白皙的肩頭。

寢殿內燭火已漸暗,朦朧光線中,隻見天子高大的背影正由內侍無聲地服侍著穿衣。

玄色的龍袍重新覆蓋了那具蘊藏著驚人力量的身軀,方才的溫存仿佛隻是她的一場幻夢。

“陛下……”她聲音帶著初醒的沙啞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挽留,輕喚出聲。

朱翊鈞係著盤扣的手微頓,側過半張臉。

神情在昏暗光線下顯得有些模糊不清,隻那雙眼睛,深邃依舊。

“你歇著。”他的聲音低沉,聽不出情緒,“不必起身。”

“是。”李淑貞低聲應道,重新躺下,用錦被將自己裹緊,隻露出一雙帶著迷茫和忐忑的眼睛,目送著天子

腳步聲沉穩地遠去,殿門被無聲地拉開又合上。

那象征著無上皇權的明黃色身影,如同來時一般突兀,消失在了深沉的夜色裡。

寢殿徹底安靜下來,隻剩下她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聲和窗外偶爾的蟲鳴。

方才還充盈著暖意的空間,瞬間變得空曠而冰冷。

他走了……

就這樣走了?

夜已深沉,眼看再有幾個時辰天就要亮了。

為何不在她這裡安寢?

是嫌她侍奉不周?

還是……她終究隻是個來自藩屬的貢女,不值得天子留宿?

無數的疑問和不安如同藤蔓般纏繞上心頭。

她當然不會知道,這位富有四海、子嗣眾多的帝王內心深處,那近乎偏執的、對熟睡時可能遭遇暗算的深深恐懼可是刻在心裡麵的。

朱翊鈞雖然比自己的皇爺爺強壯,還有些武術底子在身上,但他卻沒有達到道家那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也就是練的身形如鶴形……

他怕啊。

尤其是被人“勒脖”。

即便在強壯,脖子被人控製住了,也要歇菜。

這種恐懼,讓他幾乎從不留宿任何妃嬪宮中,除了乾清宮的暖閣之外,就隻有坤寧宮能讓他放下些許戒備安眠的地方。

這份帝王獨有的孤絕與多疑,遠非她一個初承恩澤的異國女子所能揣度。

李淑貞擁著被子坐起身,怔怔地望著床邊的一塊白錦上。

那裡有著一小片暗紅的梅花……

她望著那點血跡,又望向窗外深沉的夜幕,眼神空洞,心頭一片茫然。

方才肌膚相親的餘溫尚在,此刻卻隻剩無邊無際的冷寂和難以言喻的失落……

朱翊鈞回到了乾清宮中,在熟悉的龍床上睡下。

不到兩個時辰,天邊剛透出一絲蟹殼青,陳矩便已掐準了時辰,小心翼翼地近前,輕聲喚道:“陛下,卯時初刻了。”

朱翊鈞幾乎是立刻睜開了眼,眼底並無多少惺忪。

他坐起身,任由內侍們動作麻利地為他盥洗、更衣。

明黃色的十二章紋袞服加身,帶上冠冕之後,便準備上朝。

這日是,萬曆十二年,十月六日。

舉行大朝會的日子。

寅時末刻剛過,天色微明。

巍峨的皇極殿在晨曦中顯得莊嚴肅穆。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按品級肅立。

文官以首輔申時行為首,次輔張學顏緊隨其後,其次便是六部,內閣九卿重臣。

武官隊列則以在京師輪值的勳貴及五軍都督府都督為首,戚繼光打頭。

“陛下駕到——” 隨著陳矩一聲高亢悠長的唱喏。

朱翊鈞在侍從的簇擁下,步履沉穩地登上禦座。

百官齊刷刷跪拜,山呼萬歲:“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朱翊鈞的聲音透過空曠的大殿,清晰而威嚴。

朝議開始。

各部院大臣依次出班,奏報各地事務、錢糧賦稅、河道漕運、邊關軍情等。

當兵部尚書方逢時奏報朝鮮調配軍需事務時,朱翊鈞聽得格外仔細。

待幾項緊要事務議定,殿內稍靜。

朱翊鈞的目光緩緩掃過群臣,尤其在武將官員的方向停留片刻,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寧國公李成梁鎮守遼東多年,屢挫北虜鋒芒,保境安民,功勳卓著。”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明確的褒揚,“昨日奏報,其在朝鮮助訓新軍,成效初顯,李成梁練兵有方,軍紀嚴明,示我天朝威德,固我藩籬。此等安邊良將,國之乾城,當為諸將表率,詩雲:‘赳赳武夫,公侯乾城。’……李卿當之無愧啊。”

朱翊鈞的聲音在皇極殿內回蕩,清晰有力地肯定了李成梁的功勳。

話音剛落,武將隊列中便爆發出熱烈的附和。

尤其是遼東係以及與李成梁交好的將領官員們。

“寧國公忠勇無雙,實乃我大明柱石!”

“李帥練兵之法,足為天下師!”

“有此良將鎮守朝鮮,倭寇之患何足道哉!”

一時間,朝堂上充滿了對李成梁的讚譽之聲。

武官們個個與有榮焉,文官隊列中也有不少人點頭稱是……

然而,在這片稱頌李成梁的熱潮中,站在文官隊列靠前位置的幾位山西籍官員,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有些焦慮。

他們互相交換著眼神,眉宇間帶著一絲急切。

兩年了啊。

自從他們張尚書張四維奉旨出使那遠在天邊的英格蘭,陛下在朝堂上公開提及他的次數屈指可數。

雖然知道遠洋艱難,音訊難通是常事,但眼看著同為國之重臣的李成梁被陛下當眾如此褒獎,風光無限,而他們山西的“張閣老”卻似乎被遺忘在了萬裡波濤之外,這讓他們這些同鄉官員如何坐得住?

李成梁這種目無王法,變著法侵吞國家財產的不良分子,都成了大明朝官員的表率了。

那我們敬愛的張尚書,豈不也是表率。

終於,在武將們的讚譽聲浪稍歇之際,一位資曆較老的山西籍禦史,像是鼓足了畢生的勇氣,猛地出列。

“陛下,臣有言啟奏……”

………………

16 17 18 三天老李有事,書友們,這三天不能爆更了,不過,老李爭取三天正常更新,爆更的事情要到下一周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