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1章 簽訂國書,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昖聽完天子的話後,聲音更加“懇切”: “陛下恩德,臣國上下,永世不忘!朝鮮僻處海隅,得蒙陛下如此垂憐,實乃列祖列宗庇佑,臣……臣……” 他似乎激動得有些語塞,隨即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猛地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種近乎諂媚的、豁出去的表情: “陛下!臣……臣尚有一事,懇請陛下恩準!”

“哦?何事?” 朱翊鈞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怎麼還有事情讓朕恩準呢。

李昖深吸一口氣,大聲道: “臣有一王妹,名喚李貞淑,受封貞慎翁主。年方二八,自幼仰慕中華天威,更心係天顏,臣此番來京,翁主殿下依依不舍,言道恨不能親身隨行,一睹陛下聖顏,臣……臣臨行前,翁主殿下千叮萬囑,懇請臣務必轉達其拳拳敬慕之心!”

他頓了一頓,聲音拔高,帶著一種獻寶般的急切: “臣感念陛下天恩,無以為報!已命人星夜兼程,護送貞慎翁主殿下北上!算算時日,船隻應已過登州,不日便可抵達京師……”

“臣……臣鬥膽,懇請陛下念在翁主一片赤誠,允其入宮侍奉!若能常伴陛下左右,得沐天恩,不僅翁主三生有幸,更是我朝鮮舉國之無上榮光!”

此言一出,武英殿內瞬間陷入一種奇異的寂靜。

所有明朝大臣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李昖身上。

海瑞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鄙夷,申時行目光深沉,若有所思……

武將勳貴們則多是露出玩味或了然的神色。

獻妹!朝鮮國王竟在朝堂之上,那麼多大臣麵前,公然向天子進獻自己的王妹!

這多少有些沒底線了。

按照道理來說,這應該是私下說的事情。

朱翊鈞顯然也愣了一下。

他目光深邃地看著殿下躬身不起、姿態謙卑到近乎諂媚的李昖。

這位朝鮮國王,還真是……

不過這倒也符合藩屬國尋求庇護的常例,也顯示了他李昖的“至誠”。

短暫的沉默後,朱翊鈞臉上緩緩綻開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沒有立刻表態,但那笑容中的滿意和一種儘在掌握的掌控感: “嗬嗬……李昖你拳拳之心,朕……知曉了。”

“貞慎翁主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待其抵京,自有禮部官員妥善安置。一切,待其入京後再說。”

朱翊鈞的語氣平淡,卻為這場獻妹之舉定下了基調——他收下了這份“禮物”。

這不僅是對李昖懂事的獎賞,更是將朝鮮王室更深一層綁上大明戰車的象征。

“臣!叩謝陛下隆恩!”

武英殿內,這場決定朝鮮命運的朝會,最終在一種混合著威壓、算計、交易和一絲桃色意味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

大明帝國天子得意誌,如同無形的巨網,已經將朝鮮半島牢牢籠罩。

而朝鮮國王李昖,在付出了尊嚴、未來財政和一位王妹的代價後,終於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援助”。

隻是這援助的滋味,究竟是苦是甜,恐怕隻有他自己,和即將踏上朝鮮土地的李成梁,才能真正體會了……

這個結果,大明朝官員們同意,朝鮮國王同意,算是雙方都能接受的……

禮部官員捧上兩份早已備好的、用明黃綢緞裝裱的國書文本,置於禦階之下特設的案幾之上……

首輔申時行率先起身,步履沉穩地走到案前,代表內閣,鄭重地取出一方刻有“建極殿大學士”的象牙大印,飽蘸朱砂,在國書末尾“大明帝國”落款的下方,端端正正地鈐上了鮮紅的印記。

緊接著,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在朱翊鈞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紫檀木匣,打開金鎖,取出那方象征著至高皇權的“皇帝之寶”玉璽。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馮保深吸一口氣,將玉璽穩穩地按在了朱砂印泥上,隨後,帶著千鈞之力,將它清晰地蓋在了申時行印璽的上方!

那方方正正的鮮紅印記,如同烙鐵,宣告著大明帝國對這份協議的認可。

輪到李昖了。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複雜情緒,在禮官引導下走到案前。

他身後一名隨從恭敬地捧上一個紫檀木盒,李昖親手打開,取出一方同樣材質上乘、但規製明顯小了一號的玉印——這正是大明冊封朝鮮國王時所賜的王印。

他雙手微微顫抖,卻異常堅定地將王印重重地按在了屬於“朝鮮國王”的落款處。

鮮紅的印文,與上方那兩方巨大的朱印相比,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沉重。

它代表著朝鮮李氏王朝,親手將未來數十年的財政命脈和部分軍政大權,抵押給了北方那個龐大的宗主國……

國書交換,一式兩份。

一份由馮保恭敬收起,存入大內秘檔,另一份則由李昖雙手捧過,如同捧著千斤重擔,卻又像是拿到了救命稻草。

塵埃落定。

數日後,得到天子“恩準歸國”旨意的李昖,歸心似箭。

離京前,他做了一件在所有人意料之中、卻又顯得格外“殷勤”的事情——親自遞上名帖,前往寧國公府拜會即將成為他“太上王”的李成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