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朝鮮東南倭患 3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9章 朝鮮東南倭患 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驛館夜宴,燈火通明,絲竹悅耳。
朝鮮使團拿出了看家的本領,珍饈美饌流水般呈上,更有精心挑選的舞姬獻藝助興。
李昖頻頻舉杯,言語間極儘恭維,感謝李成梁的仗義執言。
李成梁亦是來者不拒,談笑風生,推杯換盞間,將國公的威儀與豪爽展現得淋漓儘致,仿佛內廳中那番暗藏機鋒的談話從未發生過。
賓主儘歡,直至深夜。
在驛站中,李成梁是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可謂是儘興而歸。
當李成梁回到天津衛官衙為他準備的房舍時。
李成梁便叫來了書伴。
這個時候是大明朝高級官員身邊處理文書、起草奏章的私人幕僚或吏員,屬於官員私人聘用,非朝廷正式官職。
早已在廂房候命的書辦,立刻應聲而入,躬身聽命。
他深知國公爺深夜召見必有急務。
“備筆墨!寫密揭” 李成梁坐到書案後,手指用力按了按額角。
“是,大人。”
不一會兒,筆墨備好,李成梁開始在房中邁步,一邊走著,一邊口述……
“臣李成梁謹奏……”
“臣奉旨赴天津迎迓朝鮮國王李昖。於驛館密晤間,李昖除例行禮節外,特向臣陳情,言其國東南沿海倭患日熾,情勢堪憂……”
“蓋因倭島內亂不休,尤以羽柴秀吉勢力坐大,統一之勢漸顯。其潰兵敗將多流竄海上,屢犯朝鮮,劫掠甚酷。朝鮮水師疲弱,難以抵禦。**
“李昖憂懼之心甚切,竟向臣妄請,欲調我山東都司水師一部,移駐其國巨濟島。以遏倭寇,拱衛其疆。”
“臣當即嚴詞告之,水師駐藩,事關國體兵製,非臣可擅決,更需陛下聖裁,部議詳商,然察其情狀,倭患之烈,恐非虛言……”
“李昖提及倭島情勢,言之鑿鑿,似有確鑿探報……”
“其言羽柴秀吉此人,野心勃勃,一旦統一倭島,恐生東顧之患,不可不防。”
“竊以為朝鮮倭寇小患,倭國者大患也。山東水師不宜動,誠宜先查其國之內情,謀定而後動也。。”
“臣深知此事關係東南海疆安危,牽涉甚大,不敢稍有延誤。故星夜具本密奏,伏乞陛下聖鑒!朝鮮國王李昖一行,臣將於明日依禮護送啟程返京。”
書辦運筆如飛,字跡工整而遒勁。
李成梁口述完畢,接過墨跡淋漓的密揭,逐字逐句仔細審閱,確認無誤後,用力吹了幾口氣,加速墨跡乾涸。
“來人!” 李成梁沉聲喚來兩名最精銳、最可靠的親兵。
“你二人,持此密揭,即刻啟程,快馬加鞭,直奔京城!”
“記住!此乃十萬火急之軍情密報!中途不得停留,不得交於任何人!抵達京城後,直趨東華門,亮出國公府腰牌,求見司禮監秉筆陳矩陳公公,言明乃本公親啟密奏,務必親手交到陳公公手中……”
“是,卑職等誓死送達!”
不一會兒,馬蹄聲在寂靜的天津街道上急促響起,向著北京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而等到兩名親兵離去後,李成梁皺起了眉頭。
朝廷正在西進。
若是此時再有東顧之憂,那西進還進不進,西北大好形勢,豈不耽誤了……
………………
清晨的陽光透過精致的窗欞,灑在光潔的金磚地麵上。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和食物的清香。
大明皇帝……
朱翊鈞正坐在一張紫檀木小膳桌前用早膳。
他的飲食正如其性格,偏好清淡、克製。
桌上是幾樣極簡單的食物,一碗熬的金黃的米,一碟切得細如發絲的宮廷醬瓜,幾塊小巧玲瓏、鬆軟潔白的奶餑餑,還有一小碗清燉的“白鳳烏雞”湯——
這些早膳裡麵,隻有白鳳烏雞湯算是貴重些的。
白鳳烏雞這是一種極其名貴、被視為滋補聖品的珍禽,羽毛潔白如雪,冠如丹砂,在宮廷苑囿中精心飼養,每月皇帝也不過能享用四五隻。
湯色清澈見底,隻飄著一片參須,不見絲毫油膩。
朱翊鈞穿著杏黃色的常服龍袍,神情平和,用小銀勺慢慢舀著小米粥,偶爾夾一筷子醬瓜,動作斯文而專注。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馮保侍立一旁,低眉順眼,輕聲細語地彙報著一些宮中的瑣事和朝臣動向。
“陛下,昨日內閣遞上來的奏本,奴婢已初步分揀,符合規製的,已經批了紅,用了印章,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奴婢已經放在了您的案頭上了……”
馮保的聲音輕柔,如同耳語。
朱翊鈞微微頷首,並未多言,隻是專心對付著碗裡的米粥。
他剛用完最後一口粥,拿起絲帕擦了擦嘴角,準備起身。
就在這時,陳矩來了,說是有李成梁的奏疏。
朱翊鈞動作一頓,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李成梁連夜發回密揭?
等到朱翊鈞接過密奏後,目光迅速掃過,隨著閱讀的深入,他那原本平靜無波的臉上,眉頭漸漸蹙起,形成一個深刻的川字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