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萬裡之遙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2章 萬裡之遙,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態度決定一切。
實際上,此時的大明朝每年的賦稅是完全能夠支撐龐大的軍費的,光海事一項,每年都能給朝廷帶來上百萬兩的銀稅,再加上商賈的興起,南方手工業的旺盛,雖然還沒有超過大明朝的基本盤農賦,但朱翊鈞很有信心,在萬曆二十五年左右,大明朝的稅收占比,可能會發生些許的變化。
“起來吧。”
“謝陛下。”三人再次起身。
“高適有詩雲……”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彆離後。”
…………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朕不能虧待他們,朕理解諸卿之憂,諸君也要理解朕之憂愁。”
“是,陛下。”三人趕忙躬身應道。
三人話音剛落,司禮監執筆太監陳矩疾步而入,玄色蟒袍下擺掃過鎏金門檻,手中明黃封漆的奏報泛著微光。
他徑直走到禦案前,垂首至禦前,壓低嗓音:“陛下,福建八百裡加急戰報。”
朱翊鈞原本微蹙的眉峰驟然舒展,龍袍袖口掃過青玉案幾,接過奏報時指節輕叩案角,發出清脆聲響。
展開的刹那,墨香裹挾著南洋海風撲麵而來——戰報末尾朱紅印泥尚未乾透。
原來早在一個月前,明軍已踏破爪哇全境,將荷蘭殖民者的堡壘化為焦土。
朱翊鈞看完之後,忽而撫掌大笑
“好!好!”
龍目掃過跪坐階下的內閣首輔申時行、方逢時,張學顏等人。
“諸卿傳看一遍!”
說著將戰報交給了陳矩。
而陳矩趕忙交給了申時行。
申時行展開看了一下,隻見戰報上字跡淩厲如刀:明軍跨海奇襲爪窪,斬敵三千餘,生俘荷蘭甲士一千二百三十七人,其戰船十七艘儘皆繳獲……
更令人咋舌的是戰利品清單……
太誇張了。
五十六艘大明巨艦,再加上荷蘭人的十七艘戰船,此次滿載四十五萬兩白銀、十萬枚威尼斯金幣,更有十幾箱金葉子,堆疊如浪,還有自南洋諸邦搜刮的珊瑚樹、火漆匣,以及荷蘭人引以為傲的佛郎機炮。
當然,除了這些,戰報上更多的還是解釋為何明軍在海外會有這場戰爭。
更多的筆墨都是在寫荷蘭人的無理,率先開槍,開炮,我軍極力克製,忍無可忍之下,被迫還擊。
福建水師關於爪窪的戰事,申時行是知道的,但了解的並不多。
此時看著這些戰利品,一時有些呆滯。
在以往他的認知中,戰事一開,大明朝就要金山銀山的往外搬,可從來沒有想過金山銀山的往家裡麵搬啊。
當然,申時行的認識是在北方進行傳統的戰爭,大明的邊軍去進攻蒙古,鎮壓女真人,說白了,在戰場上撈不到太大的好處,因為這兩個地方並不富裕,所以朝廷要給賞賜。
而這次陳璘在爪窪的戰爭,隨著征戰的士兵將領們,在戰事的進展中,就已經“收獲頗豐”,盆滿缽滿了。
土著的財富,荷蘭人的財富,都要先經過明軍搜刮一遍,遇到大頭的,才交給朝廷。
去年福建水師的軍費並未提升,月港幾乎能夠承擔,每年還有結餘,移交朝廷。
申時行盯著戰報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喉結不住滾動,指腹無意識摩挲著“四十五萬兩白銀”的墨跡,連方逢時急切的躬身都未察覺。
直到對方第三次壓低嗓音:“閣老,可否容下官一觀?”
申時行才如夢初醒,將其轉交給了方逢時,卻仍喃喃自語:“竟有這等……”
方逢時展開戰報,張學顏也湊了過來,二人算是一起查看。
倒抽冷氣聲混著張學顏的低呼在殿內炸開。
威尼斯金幣,這些隻在邸報上零星見過的名詞,此刻化作實打實的戰利品清單,刺得人眼眶發燙。
回過神來的申時行,突然抬起頭來,看向此時一臉輕鬆的皇帝。
“陛下,西夷素性貪婪,此番折了總督、失了艦船,恐不會善罷甘休。臣憂其卷土重來啊……”
朱翊鈞斜倚龍椅上,聽著申時行的話後,多少有些不滿意。
這個從仕二十年便登頂的官員,難不成就這麼膽小怕事嗎。
朱翊鈞剛想開口,卻又見申時行繼續說道:“陛下,臣覺得應該急調山東水師,南下……此時他們並無戰事,每日也隻都是日常航行巡查。若是西夷來了,兩軍何為一處,定叫他們有去無回……”
朱翊鈞聞言仰頭大笑,他伸手點向申時行,眼中笑意帶著幾分讚賞:“朕就說!三十歲出頭便跟著張居正丈量天下田畝的申閣老,豈會是怯戰之輩,那些朝中說你一路順風順水便失了銳氣的話,在朕看來,當真是荒謬!”
笑聲漸止,朱翊鈞撫著腰間的螭紋玉佩,神色轉為鄭重:“山東水師無需南下。福建水師經此一役,士氣正盛,足以震懾西洋宵小,京師乃天下根本,山東水師須得嚴守渤海灣,護我京畿周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