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1章 天子南巡 15,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此時的臨時行宮,就是在大明湖畔,這裡,早在三個月前就被禁軍圈起來了……

朱翊鈞吃過飯後,很是滿足,而後,便在寢宮中好好的看了看朝廷轉運過來的奏疏。

其中,便有麻貴的謝恩奏疏……並且,在奏疏上,請求朝廷設置哈密總兵職……將其軍政級彆提高。

不過,朱翊鈞在看完這封奏疏後,便沒有立即同意。

而是,思考了許久。

才做批示,朕歸京之後,與諸卿商議後,再做決斷。

設置哈密總兵官,朝廷便要花費非常昂貴的代價,這個時候,掛在寧夏總兵下最為合適,當然,錢花在哪裡,哪裡就穩如泰山,如果真的按照麻貴的請求,設置哈密將軍,那對於經略西域來說,會簡單許多。

朱翊鈞沒有第一時間答應,是在權衡,他忙活了一上午,將全部的奏章,以及馮保在這些時日用印的記錄全部看完之後,便又午睡了一會兒。

剛剛醒來,便想著到時候召見三王了。

可在三王還未到行宮之時,申時行先到了,這哥們來此,主要目的是專門過來瞧著皇帝陛下又跑了沒。

等到見到朱翊鈞之後,便奏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朱翊鈞明白他心中所想,也不點破,自己在申時行這裡啊,已經喪失了信任度。

等到申時行退下後,朱翊鈞便召見了三王。

馮保垂著雙手,佝僂著背卻又透著幾分利落勁兒,領著三位王爺沿著九曲回廊往行宮正殿走去。

青石板路上,腳步聲輕緩而有節奏。

魯王朱頤坦的蟒袍下擺隨著步伐微微晃動,腰間玉帶泛著溫潤光澤……他已近中年,臉上多了些許的沉穩,少了些浮躁輕浮。

衡王朱載封三十多歲,此時雙手交疊於袖中,不時抬眼打量兩側雕梁畫棟,眼底藏著幾分好奇……

德王朱翊錧最為年輕,此時也走在最後麵,他垂首慢行,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衣襟上的暗紋,略顯局促……

行至殿前,鎏金銅獅昂首蹲坐,紅漆大門上的銅釘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馮保輕咳一聲,轉頭對三人笑道:“三位王爺,再此稍後,我先進入稟告陛下。“

“有勞公公。”魯王朱頤坦拱手道。

馮保微微點頭,而後進入寢殿,稍候一會兒後,馮保重新走了出來。

“陛下正在殿內,諸位跟我來吧。”說罷,便轉身朝著殿外走去。

而三個親王也緊跟其後。

殿內檀香縈繞,朱翊鈞斜倚在檀木雕花椅上,玄色龍紋常服襯得他麵容剛毅,案上攤開的奏章還未收起,朱砂筆隨意擱在硯台邊……

三位王爺屏息踏入,瞧見朱翊鈞之後,便齊刷刷跪地。

魯王朱頤坦聲音洪亮,帶著常年禮佛誦經的醇厚:“臣魯王朱頤坦,攜衡王朱載封、德王朱翊錧,叩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衡王與德王亦俯身在地,脊背繃得筆直,額間幾乎要貼上冰涼的地磚……

這個時候,朱翊鈞微微坐直身子,龍紋袖口滑落。

他目光掃過三人,餘光瞥見馮保悄悄退到自己身邊來,這才慢條斯理開口:“平身。”

“謝陛下!”三人謝恩,動作整齊地起身。

朱翊鈞靠回椅背,瞧著魯王鬢角的白發、衡王挺直的腰板、德王低垂的眉眼……

“太祖高皇帝定藩王世係,魯王一脈自魯王檀始,傳至王叔這一代,已是第六世。”

朱翊鈞之所以沒有說第一代魯王朱檀的諡號,是因為他荒淫無度,癡迷煉丹,被太祖高皇帝厭惡,在其死後,太祖高皇帝給了一個荒唐的荒字為諡號,魯荒王怎麼說,也不好聽。

“聽聞魯王曾六受璽書嘉獎,世宗、穆宗二位先帝皆讚你孝行仁德,捐田濟民、賑濟宗親,這般賢名,朕早有耳聞。按輩分,朕該喚你一聲王叔,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朱頤坦聞言趕忙躬身行禮。

話音落下,朱翊鈞又將目光轉向衡王朱載封,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當年憲宗皇帝封衡恭王就藩青州,至今也曆經數代。按照輩分,也該喚一聲族叔……”

朱載封同樣躬身行禮。

最後,他看向德王朱翊錧,語氣稍顯溫和:“德王世係源自英宗皇帝所封德定王,王與朕同輩,朕理應喚一聲族兄……”

朱翊鈞說罷,端起案上的茶盞,輕抿一口,“今日難得與二位王叔、王兄相見,咱們雖是君臣,但也是一家人,不必太過拘謹。”

“謝陛下。”

“大伴……”

“奴婢在,給三位王爺賜座上茶,朕啊,要好好跟他們聊聊家常……”

“是,陛下。”馮保得命,隨後下去召人準備椅子。

而在朱翊鈞話音落後,三王也趕忙躬身謝恩:“臣等謝陛下賜座。”

不一會兒,馮保便領著六個小太監魚貫而入,兩人合力搬著一張楠木太師椅。

三張椅子呈品字形擺定,正對著朱翊鈞。

魯王朱頤坦謙讓片刻,終在正中落座,衡王朱載封位於魯王左手邊,而德王便作於右手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