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6章 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孩子們,一會一個主意,一會一個想法。

椅子鋪好了,朱雲舒又不想坐了,說想去內殿玩會。

朱翊鈞看著古靈精怪的朱雲舒,笑著點頭應允:“去吧,可千萬不能鬨出太大動靜,要是吵到了父皇和海都禦史議事,以後就不帶你來了。”

朱雲舒一聽,忙不迭地點頭,像隻歡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跟著宮女向內殿跑去,嘴裡還小聲嘀咕著:“雲舒最乖啦,肯定不吵父皇。”

待朱雲舒的身影消失在內殿,陳矩便上前,迅速將椅子撤下。

恰在此時,海瑞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乾清宮,隨後,撩起衣擺,行禮道:“臣海瑞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

“謝陛下。”海瑞站起身後,朱翊鈞也就開門見山的朝著一直侍立在旁的馮保道:“將麻貴的戰報拿給都禦史看看。”

“是,陛下。”

馮保聞言,拿著捷報奏疏,走下禦階,雙手遞交給了海瑞。

在海瑞看的時候,朱翊鈞也將賞賜諸事告知了海瑞,當然,也有對陣亡將士們家眷安置到西安等地,要讓都察院也派出禦史監管。

至於自己有經略西域的想法,甚至李成梁提出的設置西域經略使官職的提議,還有張居正對自己說的南巡之事,朱翊鈞沒有全部說出口。

海瑞看完奏疏,聽完皇帝陛下的話後:“陛下,兵法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然戰事不可不察,有可戰之事,亦有不可戰之事。遼東、薊門,乃國之門戶,其地關乎社稷安危,敵若犯之,此為必戰之事,不可不全力相抗,以保疆土之完整,護百姓之安寧……”

“而西北之地,雖時有邊患,卻非急切必戰之所。其地廣袤,山川險阻,局勢錯綜複雜,貿然興兵,恐陷泥沼,徒耗國力……”

海瑞說了這麼多,朱翊鈞臉色沒有半分不滿,隻是靜靜聽著。

“此次麻貴總兵獲勝,賞賜自是應當,以彰其功,激勵將士之心,然陛下亦當有所權衡……”

“臣以為陛下需約束麻貴總兵,切不可再輕易大興兵革。兵者,凶器也,戰事一起,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且耗費錢糧無數,於國於民皆有大損……”

朱翊鈞聽完,臉上還是沒有露出絲毫怒意,反而笑著說道:“海卿所言,朕亦明白。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

這句話實際上不是給領兵在外的將領們準備的台詞,而是,給皇帝準備的台詞……

“西北地勢複雜,外有蒙古諸部虎視眈眈,西域又有羌人諸部各懷心思,瞬息萬變……”

“若麻貴事事皆要請示朝廷,戰機轉瞬即逝,何以克敵製勝呢……”

“朕賦予將領一定的自主權,實乃形勢所迫。朕雖無法事事約束,但也時刻關注著西北局勢,會在大局上把控,斷不會讓戰事肆意蔓延,累及百姓。”

海瑞微微欠身,恭敬道:“陛下聖明,臣自是擔憂戰事頻發,國力難支,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實乃我大明之福。然臣仍懇請陛下,在戰事之餘,亦當注重民生,興修水利,勸課農桑,如此方能固本培元,使我大明長治久安。”

“興修水利,勸課農桑,這些事情,朕不一直在做嗎,工部萬曆六年,萬曆八年,支走了一百五十兩白銀,用作治水,修壩……萬曆六年,各地賑災,在加上免得秋收,也有一百多萬啊……朕一直都是以民為本,朕相信,愛卿也是看的到。”

朱翊鈞這話說的在海瑞這裡,一點毛病都沒有。

三代以來,也就隻有眼前的皇帝陛下,像是一個大明君,在海瑞這裡,皇帝陛下什麼都好,就是對戰事,放的太開了。

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道理,皇帝陛下到現在都無法領會。

在冊封李成梁,戚繼光為國公的事情上,為何海瑞沒有一句反對的言語,說到底,是因為李成梁這就是喜歡在邊疆找事的,留他在遼東,太平不了,不如,給了國公爵位,將嗜血的惡狼關在籠子裡麵。

可國公也封了,大明西北戰事,又起來了。

雖然在麻貴的奏疏上,寫了很多緣由,但海瑞根本就不信,一直相安無事,麻貴到了西北,當了寧夏總兵,人家就不老實了,這擺明就是借口。

“陛下,您是想著重啟絲綢之路嗎?”

朱翊鈞聞言笑了笑:“絲綢之路是什麼,對,對對對……漢唐古絲綢之路,朕平日讀的書太多了,倒是把絲綢之路給忘了……”

皇帝陛下不承認。

那海瑞就又換了一個說法。

“那陛下是想著重新經略西域,恢複漢唐故土嗎?”

朱翊鈞聽完海瑞發問,臉上的輕鬆笑意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嚴肅,他挺直脊背,目光堅定地說道:“我大明開國,收燕雲十六州,納雲南、貴州,收複交趾故郡,這些皆為漢唐故土,西域亦是,朕為何不收?”

海瑞一聽,心中大急,剛要開口勸阻:“陛下不可呀,陛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