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4章 待遇,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居正神色恭謹,有條不紊地進言:“陛下,依臣之見,李成梁雖有軍功,但性情驕縱……”

“若封為國公,以他的性子,恐在遼東更加肆意妄為,朝廷日後再想約束,難上加難……”

“不如封他兒子李如鬆一個伯爵,一來可表朝廷對他軍功的肯定,二來也能避免李成梁因國公之位權勢過盛,如此折中之法,既能安撫李成梁,又不致破壞朝堂綱紀,實乃兩全其美啊……”

官員們聽著張居正的話後,紛紛交頭接耳,不少人暗自點頭,覺得閣老所言在理……

可朱翊鈞卻聽笑了。

張居正真是會做生意啊,一個伯爵換一個公爵,如此折中,真是不管李成梁願意不願意啊。

“封了國公他還能在遼東待著,朕既然封他為寧國公,自然是要他留在京師,常伴在朕的身邊了……”

張居正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拱手道:“陛下聖明,將李成梁置於京師,便於朝廷時刻監管……可我大明朝百餘年間,都無新添國公爵,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封了兩個國公,是否有濫賞之嫌呢……”

“百餘年間,我大明朝也沒有像今年這般大勝啊,所以封賞兩個國公,絕無濫賞之嫌。”朱翊鈞笑著說道。

他是鐵了心把李成梁留在京師了,就算給了國公的爵位,他也舍得……

而張居正聽完皇帝陛下的這番話後,就知道,他是下定決心了,當下不再言語,拱了拱手重新坐下,不言語了。

雖然,張居正在給李成梁的書信上,承諾要助他登上國公爵位,但,他是這樣承諾的,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這樣做。

而後,朱翊鈞環視了一周下麵的官員,注意了一番下麵官員的神情,片刻後,輕聲道:“朕意已決,等戚繼光,李成梁回京以後,不日便會下旨封戚繼光與李成梁為國公……”

數位臣子接連出列勸阻,矛頭指向的對方,還是李成梁。

“陛下,斷不可封李成梁為國公,他在遼東任職期間,縱容家丁搶掠民財,致使百姓苦不堪言,這般惡行累累,怎配得上國公這等尊榮爵位……”

“陛下,李成梁虛報戰功之事也屢見不鮮。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他常常誇大殺敵數量,騙取朝廷的賞賜,如此欺君罔上之人,若封為國公,恐怕會寒了眾多忠良將士的心,也讓天下百姓對朝廷失望……”

“李成梁在遼東,謀取私欲……實乃國之蛀蟲,怎能封他國公……”

一頂頂大帽子就這樣蓋了下來,也不管李成梁能不能擔得起。

朱翊鈞卻麵不改色,隻是輕輕拍著桌子,沉穩有力地說道:“靜……肅靜……”

隨著這一聲“肅靜”,官員們的聲音逐漸停止。

朱翊鈞神色沉穩,目光如炬,掃視諸臣,朗聲道:“左傳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戰事軍功,關乎國本……是我大明朝的根本……“

“戚繼光與李成梁,功在社稷,勳勞卓著。孫子兵法亦言,‘賞罰孰明’,賞罰分明,方為治軍治國之要。若有功不賞,寒的是天下忠義之士的心,亂的是我大明根基……”

“朕深知賞罰之道,亦清楚李成梁的過錯,但功是功,過是過,功朕要賞,過,朕自會罰。”

朝堂上瞬間安靜下來,眾臣見皇帝態度堅決,皆不敢再言。

在皇帝陛下定下基調之後,一直沒有說話表態的海瑞出列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希望海瑞能夠說服皇帝,甚至還有些人 ,期盼著剛直的海瑞,說出一些驚為天人的犀利言辭……

朱翊鈞看著海瑞出列,隻是點了點頭。

“陛下決意封李成梁與戚繼光為國公,臣敢問,這國公之賞,年俸定兩千擔,還是五千擔,如今折色之法下,不到一千五百擔便可折換……”

“依臣看,新封國公,年俸一千五百擔賞賜已然足夠,爵位既已賜予,便不應再以過多金銀加重朝廷負擔,還望陛下三思。”

聽完海瑞的話後,官員們內心頗為失望,海瑞終究是被皇帝陛下滴水穿石,磨平了棱角……

朱翊鈞聽聞,眼中閃過一絲異樣,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說道:“朕所想的,也正是如此,就依海都禦史所言,封國公後的待遇,定為一千五百擔。”

實際上,朱翊鈞也一直在考慮待遇方麵的賞賜,現在人口密度大,不能像開國之初大肆地賞賜土地,年俸呢,也不能像開國之初賜予地那般豐厚。

而海瑞此番在乾清宮中地言語,算是給了朱翊鈞一個台階下。

海瑞聞言,拱手行禮道:“陛下聖明,能從善如流,實乃我大明之福。”

國公的待遇從兩千到五千。

封頂的就是魏國公徐達的五千擔,不過,這個年俸待遇也就隻有魏國公徐達一人享受過……

一千五百擔現在市價折銀應在一千二百兩銀子……比一品大學士的八百兩年俸高了四百多兩。

當然,這是年俸,屬於是合法收入,能見的光。

大明朝的國公是最高等級的爵位,人儘皆知,其待遇包括朝廷地位、實際特權、禮儀規格等多方麵,但具體細節因時期和受封者身份有所不同。

國公為超品,高於一品官員,地位尊崇,但大明朝嚴格限製勳貴乾政,導致國公實際權力有限。

國公的爵位通常世襲罔替,後代承襲爵位時需通過朝廷審核批準。

皇權對勳貴的“尊而不重”,這也是事實情況。

通過高規格禮遇彰顯皇恩,又通過限製參政和世襲防止威脅皇權……

其實際地位隨明朝政治變遷起伏,明初顯赫,到了大明朝的中後期逐漸衰落……

不過,最終解釋權是在皇帝的手中。

皇帝要是重用他封賞的國公,也是人之常情……

李成梁這樣的人放在邊疆當然合適,可在皇帝陛下麵前當差,也是一番彆樣的海闊天空嗎……

當然,這個時候正在騎馬趕往北京城的李成梁還在亢奮中……戚繼光帶著李如鬆入京,而李成梁帶著麻錦入京……

萬曆八年六月初一,戚繼光率先回到北京城,兩日後,李成梁也到了京城。

當夜,李成梁便去馮保的私宅拜會……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